蔡毅丹
摘 要: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引導老師,興趣可以調動孩子的好奇心,使學生思維得到充分調動,同時有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更有助于孩子記憶所做、所學的事物。在興趣的引領狀態中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尤其是需要大腦皮層活躍的科目,如數學。數學教學通過培養學生對數學科目的興趣,不僅能讓教師輕松、愉悅地達到數學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做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初學者;數學教育;學習興趣;培養方法
針對不同類型孩子的數學入門教育,采取的方式不同。但有一點是初學者學好數學的關鍵,就是要以興趣愛好為引導,將學生領入初學者數學的大門。傳統教育中,數學教學枯燥乏味,需要從對數字的認知開始,而以興趣愛好支撐的現代教學方式則是以學生從小學階段接觸的積木等玩具為指引,逐步開發,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同類型孩子學習數學的方式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初學者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激發孩子的潛力,刺激孩子數學思維的形成,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一、學生普遍覺得數學學科較難的原因
學生普遍覺得數學學科較難,其原因可以分為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兩部分,其中直接原因即為學生自身的因素,而間接因素可以理解成學生自身以外的因素。
1.學生因素
在當今社會,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電子產品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強,而學生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會讓學生注意力分散,影響學生學習質量。雖然網絡使學生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變得易于解決,但也正是網絡的存在,使學生在查閱資料的同時,不知不覺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瀏覽新聞網頁、看娛樂節目等,使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縮短,學習效率嚴重下降。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當學生把問題輸入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后,答案就直接顯示出來,學生更減少了對所面臨問題的思考。學生長期以這種低效率方式進行學習,會讓很多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失去信心。此外,數學是一門思維運用靈活的學科,課堂上學生需要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授課,跟隨教師的思路,課下,需要自主復習加練習,能夠回顧課堂上所學習的思維模式。但目前越來越多的補習班、課外班、特長班占據了學生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樣樣知,卻做不到樣樣通,使學生不能足夠熟練應用各項所學到的知識點。
2.非學生因素
數學課堂是學生思維能力鍛煉的重要場所,教師對數學學科的教學方式時刻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思考數學教具的使用、數學場景模擬等能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式方法引導初學者,讓初學者對數學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能主動接近數學學科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學習。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如何能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是研究的關鍵。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位導師,在學生的幼兒階段,家長可適當讓孩子接觸數學模型。
教師教學模式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教師活躍的教學方式或是積極的引導能讓所有學生接受新的知識點、知識層面,是教師教學的成功所在。初學者的接受程度不同,針對不同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可以針對接受能力接近的學生安排相應的練習,而針對接受能力較差,需要更多課后練習的學生,教師應更加注重找出相同類型知識點考查的題型供接受較慢的學生練習。這種“區別對待”的教學方式僅適合教師對班級里所有數學初學者的學習狀態和數學知識點接受快慢程度熟知的數學初學者群體。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與常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有助于數學思維的貫通。
數學是一門連續、循環、融會貫通的學科,因此它需要連續地學習。對于沒有掌握前一知識點的學生而言,急需學生家長和學生教師的幫助,若在學生學習數學學科解決數學難題,鉆進“死胡同”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能讓學生走出誤區,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技巧,則能增強學生自信,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否發現學生是否處于瓶頸階段,是初學者數學學科道路上的關鍵點,也是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過程中的難點。
目前很多學校已經能自己選用教材及相關配套練習題,那么,是否能選擇難度適中的數學學科資料是學好該門科目的另一個關鍵點。
數學學科是我們每個人從學生階段經歷過程中必須接受的課程,數學思維對我們今后的一生都會產生積極主動的影響,因此學好數學是需要我們積極培養的,是學生家長、教師、學生三者共同努力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平先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數學大世界,2011(5).
[2]劉金海.展示數學魅力激發學習興趣[J].甘肅教育,2009(7).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