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艷
摘 要: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的不斷投入和關注,小學科學課在小學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新課改的提出游戲教學在小學科學課堂中逐漸融合,改變之前應試教育下死板單一的授課模式,從而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對科學課產生興趣,豐富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內容,最終提高教學質量?;谶@樣的認識,以游戲教學在小學科學中的應用為題,一同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科學課;教育教學
一、小學科學課堂游戲教學的阻力
1.缺乏課堂教具等教學資源
現在小學科學的課本內容大多以實驗為主,如一些物理、化學等基礎的實驗,使學生對探索大自然產生好奇心理,由于科學課涉及的實驗內容較多,所以需要大量的實驗器材、教具等作為輔助教師教學的手段。
例如:在學習動物有哪些特點時,教師可以借助課堂教具,讓學生通過動手觸摸等方式進行觀察和體驗,從而能夠根據直觀感受來掌握所學的內容,而不是之前應試教育下的死記硬背。教師要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小學生正處在直觀感知的發展階段,若沒有直觀的教具,通過教師抽象地講解課本內容,會使小學科學課程難以進行,使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具的使用。
2.教學方法和課程安排欠妥
按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大多數小學生對科學課程不夠重視,認為語數外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提高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有些學校還受之前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按照課本的內容照本宣科地進行教學,使學生不能夠很好地理解課堂內容,從而失去原有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教師雖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教學方法和課堂活動,但最終達不到所預想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教學模式。
二、游戲在小學科學課堂的應用策略
1.根據教材內容,引入游戲
課本才是課堂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游戲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而在進行課堂活動時,首先教師要明確教材的內容和主旨,從而有準備地針對教學目的去選擇合適的游戲進行導入。游戲環境要保證學生感興趣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時還不能脫離教材的中心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較好地把握游戲的節奏,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斷發現科學帶來的奇妙之處,探索科學的魔力,最終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講授蘇教版小學科學《力在哪里》一課時,啟發學生進行游戲導入,出示掰手腕圖片提問:同學們,他們在做什么?你知道怎么掰手腕嗎?向學生說明掰手腕的游戲規則。
全班學生分成兩隊,每隊各派3個代表上臺比賽掰手腕,其他學生為各自的代表加油。根據教材設計的游戲不僅能使學生感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后導入新課:認識力的大小和方向,提問學生:他為什么能贏?(力氣大)相反的,為什么他會失敗呢?(力氣小)這說明了力有什么特點?(力有大?。┳詈髥枌W生:僅僅力氣大就一定能夠取勝嗎?如果這樣掰手腕能不能取勝呢?(請兩位學生上臺讓他們都向同一個方向掰手腕)讓學生思考:這又說明了力還有什么特點?(力有方向)提問:掰手腕時力在哪里呢?(請兩學生示范掰手腕時,一個學生握的是對方的手肘)請學生來指一指兩種情況力在哪里。通過游戲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思考和分析,在這個游戲中,我們發現了力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力還有作用的位置。這時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找出生活中力的現象,讓他們感受到力是普遍存在的,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開展的教學實驗內容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小學科學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實驗知識,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使學生通過自身的觀察和實驗去發現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科學現象,從而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開闊學生的眼界,通過科學的實驗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例如:在講授蘇教版小學科學“顯微鏡下的世界——做酸奶”一課時,問學生們是否喜歡喝酸奶?知道酸奶是怎么做的嗎?想動手嘗試嗎?用問題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實驗,而后教師示范做酸奶的方法。提醒學生制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如:牛奶加熱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酸奶做成后放入冰箱不可太久,變質的酸奶不可以飲用等。引入酸奶的制作原理。在小學這種直觀感知做實驗的方法才是適應學生發展的,能夠使學生通過自身實踐來提高動手能力,使學生深入體會到科學帶來的快樂。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中要多加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進行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利用小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的特點,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和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秋生.新時期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94.
[2]董瑞芹.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反思情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68-6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