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升堂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學生學習態度等出現了諸多變化,所以給教師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為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改所帶來的變化,高中地理教師在實踐教學期間應抓住有效性課堂的基本特點,創設課堂情景,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問題,最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從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特征分析入手,詳細闡述了有效性教學實現路徑。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有效性
當前,很多學生抱怨地理難學。而導致此問題發生的原因主要歸咎于教師教學手段滯后,無法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讓學生認為地理難學。對此,教師應結合新課改所提出的要求,不斷改進當前教學方法,同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繼而通過差異性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地理課堂學習積極性,達到有效性教學效果。
一、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的基本特征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的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即新課改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對學生理性思維、逆向思維、創新思維等進行培養。所以,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求,并依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分層次設計課堂問題,從而保證在高中地理課堂上人人有事做,時時被課堂內容吸引。
第二,關注教學效果。即在新課改理念下,“以學生為主體”成為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準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大收益,需關注地理課堂上教學設計、課堂提問、師生互動、學生反饋等教學效果,就此更好地依據學生實際需求,科學安排學習內容。
第三,關注教學策略有效性。即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高中地理教學必須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所以,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應關注教學策略的激勵性、可操作性、交互性、針對性,就此滿足學生學習能力培養需求。
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
1.創設課堂情景
在新課改導向下,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應注重創設課堂情景。例如,在天氣系統課時講解過程中,可創設生活情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當地的天氣預報,讓學生在觀看當地天氣預報視頻過程中,分析有哪些天氣系統。同時,結合教材內容,判斷當地未來天氣變化趨勢,加深對這節課內容的理解。如,掌握寒潮、暴雨、沙塵暴等屬于哪種天氣系統。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開展期間,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也應注重創設故事情景。例如,在寒流等相關地理知識講解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可導入學生所熟知的企鵝生活在南極的故事。然后提出,為什么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會發現企鵝呢?為什么南極寒冷地帶的企鵝會出現在赤道附近呢?這些企鵝為什么既可以生活在-25 ℃的嚴寒地區,又可以生活在38 ℃的亞熱帶地區呢?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思考答案,而后得出科隆群島在寒流的影響下降水稀少,氣溫偏低,可滿足企鵝生活需求的答案。
2.確立教學目標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必須確立教學目標。首先,在教學目標確定過程中,應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入手,設計具體的教學計劃。然后,結合地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即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差異性、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看法差異性等等,制定差異性教學目標。其次,在差異性目標制定完成后,遵從新課改教學要求,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了解、理解”等詞語轉換為“學會、會學、分析”等詞語,以此實現對學生學會閱讀地圖的訓練,并由此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3.設計教學問題
為了消除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問題的枯燥性,應注重設計具體、形象、趣味性的課堂問題,培養學生對地理問題的分析能力。例如,在講解洋流時,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引入二戰期間德國潛艇經常在地中海神出鬼沒,出入直布羅陀海峽,在大西洋襲擊盟軍的事件。由此引出問題,德軍是如何做到的,然后,給學生10~15 min的課堂討論時間,讓學生利用地理知識,即洋流中的風海流與密度流,解決這一問題,增強課堂趣味性,并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綜上可知,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地理知識學習需求,同時,讓學生產生了消極的學習情緒。為此,為了打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應注重參照新課改標準,實施層次化教學,并在課堂教學中,導入生活情景、故事情景等,增強課堂趣味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地理知識學習中,深化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覃淑惠.微課程輔助用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2016(12):184.
[2]李金群.淺探微課程輔助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 中外交流,2016(35).
[3]秦利娟.關于地理教學有效性微探[J].考試周刊,2013(67):149.
[4]趙微微.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
[5]徐衛星.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