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水
摘 要:中長跑學習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耐性和毅力,而且是一種綜合型的身體鍛煉方式。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體育教學中需要重視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因此重點開發初中中長跑教學,并以新課標要求為主要的教學方向,通過激發學生興趣,維持運動熱情,練習運動技巧,培養運動精神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育鍛煉能力。通過對已有教學經驗的總結,以及從學生身上發現的運動特點等,針對教學策略做進一步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中長跑;教學
對學生進行中長跑教學指導也不一定非得完全按照跑步的形式進行,可以穿插其他的教學元素,使之形成綜合運動的概念。再者,要注意對學生中長跑興趣的培養,讓中長跑成為一種簡單的運動方式,并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團結向上的精神,定期的活動組織也是有必要的。
一、初中中長跑的特點分析和教學現狀
從中長跑運動整體來說,運動強度并不大,只是持續時間比較長,是一項有氧運動。運動過程簡單,容易掌握,而且對場地的要求不高,只要有可以跑步的路,就能夠進行這項運動。也是學生最開始接觸的一項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要求也不高,可以全員參與、學習和掌握。但是中長跑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單調,能夠展示的運動元素比較少,特別是對于初中生這樣精力旺盛的孩子來說。很多人喜歡中長跑,將其作為一項長期運動,是因為能夠在跑步時沉思,有生活精神境界、平靜心情的作用。這方面可以在初中教學中略加嘗試,有助于完善初中生易沖動的性格特點。再從中長跑的運動作用來說,可以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培養意志力,是終身鍛煉的一種方式。初中生掌握中長跑技巧,可以在集體中獲得歸屬感,掌握基本的跑步技術,并且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持續性的快樂和對自己心境的影響等,也能夠促使其更好地融入集體,培養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感。
當前初中中長跑的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初中生具有理解能力強,模仿性好,身體素質高的特點,但是在中長跑練習中卻表現出興趣不高、散漫的運動特點,甚至有些學生會產生抵觸和厭煩心理,使得學生對中長跑運動難以堅持,害怕疲勞。這就啟發教師,在開展中長跑教學時,要注意調整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將單一教學變成趣味性教學,更好地完成學科任務,逐漸增加運動量,從而達到提升體質和心理素質的運動教學目的。
二、初中中長跑教學的具體策略
1.合理利用示范法,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示范法是體育教學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但是并未做到真正的“科學有效”。主要原因是,教師只是示范而并未觀察學生練習結果、未與學生共同練習、未給學生感性認識、未樹立榜樣。這給教學策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方向和指導,主要的示范法應用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示范法是給予學生真實的、動態的、正確的運動形象和概念,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模仿和練習,擁有感性認識。因此示范時,需要輔助語言講解,將語言符號與運動特點結合起來,保證感性和理性的統一,加深學生的理解和相關印象;示范結束并不代代表示范教學的完成,還需要注意學生的練習情況,如果出現共同的錯誤或是比較突出的錯誤,還需要給學生進行二次示范,并讓學生重新模仿和練習,教師再予以細致的指導;教師示范完成之后,不是教學任務的結束,還要在一旁觀察學生運動,必要時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運動當中。特別是作為中長跑的運動練習,如果教師也能夠參與進去,學生的運動欲望會更加強烈,也自然地接觸較長時間的中長跑練習,并認為這是應該的。如果教師在一旁看著學生跑步,學生心理的變化是可想而知的,這就是教師的榜樣作用。再者教師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節奏與跑步速度的變化”,讓學生盡可能地平穩呼吸;給學生樹立中長跑的運動榜樣,在示范完成之后,選出動作比較標準或是長跑耐力比較強的學生,作為“領頭羊”,發揮良好的帶頭作用,并且有利于提升整體的速度,帶動整體的運動氛圍。在彎道方面,也能體現出彎道技術的優勢,帶領學生以正確的姿態進行中長跑
練習。
2.合理利用啟發法,學習知識,了解運動原理
許多人對體育運動存在錯誤的認識,認為這是一項不需要腦力的運動,其實這是非常錯誤和可笑的。世間恐怕沒有一件事情是不需要腦力的,只是用的多少、層次高低、主要方面的區別而已。更何況體育作為一項教學學科,自然有其科學性。雖然在實際練習中,很少凸顯運動原理對運動的作用,但是這只是沒有表現出來,很多都已經內化到肌肉記憶當中,不需要“冥思苦想”,就能立馬反映出來。
對于中長跑教學,教師要合理利用啟發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這項運動,增加學生對這項運動的認識,并且以此來激發他們的興趣,也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豐富常識見聞等。例如,在中長跑教學中,“極點的克服”是一個難點,更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點。人的極點是不斷在克服的,只有克服了某階段的一個極點,才能夠有可能進入下一運動階段。在中長跑運動中,極點的表現是非常明顯的,學生感覺到非常疲勞,特別想要休息,感覺自己很難再堅持等,如果這時候輕易放棄,就難以擁有良好的運動效果。所以在開展教學前或是在長跑練習中,教師可以運用啟發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極點”的概念以及克服它的方法和好處,從而使其從原理上相信自己,并努力克服。除此之外,啟發法教學還是一種運動智慧的引入,在一些運動技巧的教學當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出運動方案,這樣他們更容易投入自己設想的運動方案中,積極性和熱情更加高漲。啟發教學法,同樣要求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認真活動,要符合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特點。
3.合理利用游戲法,趣味化教學,豐富學習過程
游戲教學法,能夠帶動整體的課堂氛圍,不斷鞏固技術的同時,還能夠降低身體的疲憊感,而且可以將一些簡單的游戲引入生活當中,成為學生樂于進行的一種鍛煉方式。特別是一些集體游戲,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集體協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識等。趣味游戲能夠有效降低中長跑運動的枯燥感,特別是一些分解動作,變得更加有趣味。例如,練習主要的“后蹬階段”的動作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然后每組的第一位同學做十組標準的后蹬動作,然后再進行往返跑,并與第二位同學拍手接力,重復第一位同學的動作。要求后蹬動作迅速而積極,結束時,髖膝踝三關節要伸直,后蹬角度為55°左右。小組之間的成員可以相互監督,這樣能夠熟記這些技巧,沒有輪到的學生也能夠進行積極的模仿。而且鍛煉往返跑也是一種跑步的形式,還能夠實踐所學習的后蹬階段的技巧,進行鞏固提升。中長跑的學習是一種耐力的比拼,教師還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來設計游戲。并且鼓勵學生在平時可以進行晨跑運動,能夠發現更多生活中的美。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晨跑的氛圍,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中長跑的運動能力。
總之,初中中長跑的教學策略要考慮中長跑的運動特點,并且挖掘學生的運動愛好,實現比較科學的結合。同時,發揮榜樣的帶頭作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于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鄧麗鵑.增強體能訓練 豐富體育課堂:初中體育課堂中長跑教學策略探析[J].江西教育,2014(9).
[2]王定標.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積極參與中長跑的策略研究[J].關愛明天,2014(11).
[3]楊華法.初中生長跑訓練變被動為主動的教學策略微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7(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