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芹
【摘 要】在現代教育中,“人文”體現一種人格、理想、信念和道德的精神。歸納起來,人文關懷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的方式去關心、理解、尊重人的價值特別是人的生命價值和精神價值。人文,一個是關懷人,一個是關懷文。關懷人,作為老師要了解中職生的心理特點,既關心他們,又讓他們學會關心人;人文關懷還要關懷文,關懷中職生的文化教育,提升其人文素養。人文關懷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中職;語文;人文;重要
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被稱為所謂的雙差生,不受人待見。這部分學生在初中時,成績不是很好,個人表現也不是很好;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又由于當前嚴峻的升學形勢,導致多數人認為上中職學校沒有前途,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被挑選后剩余的。所以大部分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鉆研精神,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上得過且過、效率低下。同時現在是信息社會,網絡等外界誘惑又非常之大,導致厭學情緒嚴重,無心學習,卻熱衷于網絡、游戲、追星、玩樂。他們表面自信,內心自卑,裝酷擺闊,忽視規則,敏感而又自大。有的同學由于基礎不扎實,成績進步不很明顯,學習勁頭不足,心理的傾斜度較大,為了尋找心理平衡,經常會尋找機會表現自己,不惜裝嫩擺酷,肆無忌憚的違反課堂紀律,挑戰規則。那么,這些學生是不是就無可救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這也正是具有豐富人文情懷的語文教學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所以,中職語文教育,應該發揮自身學科優勢,重視人文關懷。
什么是人文關懷呢?具體講,人文關懷是指“以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為目標,以‘以人為本為精神內核,從人自身出發,切實尊重人的需要,肯定人的價值,不斷完善人的個性與人格,提升人的生存意義的一種重要實踐行為。”可見,人文關懷不僅體現為一種精神,更側重于一種實踐。注重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探求人的理想與命運等。歸納起來,人文關懷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的方式去關心、理解、尊重人的價值特別是人的生命價值和精神價值。
怎樣做到人文關懷呢?人文,首先是關懷人,其次是關懷文。關懷人,就是在中職語文教育中,老師要針對中職生的心理特點,用心關懷學生的身心健康。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正確的目標意識,自我意識,擔當意識,表現意識等等。人文關懷的實質就是以關懷人為主體、以關懷人為對象的思想和行為。學校是學生身心發展和成長的搖籃。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在生活中積極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用最崇高的感情,最神圣的師德讓學生受到人文熏陶和感染。因為身教勝于言教嘛。同時要重視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要把學生當做鮮活的生命,而不是受管理的對象,或者接受知識的機器。把生命發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細節上呵護學生的身心,讓校園充滿愛與尊重,給學生以尊嚴感,恢復學生的自信心。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嚴格要求每一個學生。從學習、生活、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指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高尚的情操,具有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懂得為人處世,以便畢業以后在社會上有所建樹;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實課余生活,發展興趣愛好,寓教于樂,做到生動愉快地學習。也要告訴學生,學習本身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要學好是要付出艱辛的努力的。教師要善于在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上對其提出嚴格的要求,更要善于在嚴格要求的過程中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關愛,即嚴中有愛愛中有嚴,愛而有度,嚴而有度。不因為愛而放縱,不因為嚴而冷酷。積極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指導。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正確的關懷,同時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學會怎樣正確的關懷別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一點對現在的中職生尤其重要。
另外,人文關懷還要關懷文。我們是不是應該提倡讓學生沉住氣讀一部經典,去滋潤他的心田?讓他們讀讀《簡愛》,區別美丑,把握善惡;讓他們讀讀《安徒生童話》,知道什么是同情,什么是善良;讓他們讀讀孔老夫子,讀讀老子,讀讀古代經典,了解中國文化的根,知道自己從哪兒來,要到那兒去。我們是不是應該提倡讓他們練練書法,練練繪畫,練練樂器,練練唱歌?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讓他們關注人類文明,人類文化?是不是組織一些社團,多組織一些活動,讓他們釋放多余的精力,鍛煉他們的能力?是不是嘗試弱化文化知識學習,多拓展他們的課外文化,實踐技能?同時老師也應該提升人文素養,在課堂上多給學生些人文關懷,多一些愛心,多一些耐心,在課堂上不僅僅是把一點知識、一個概念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把一種文化,一種文明,一種理念傳授給學生。潛移默化的給學生以人文關懷。其實中職生還是需要知識的,但他們更需要的是尊重,是善待,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老師要制定切實可行人文教育規劃,多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多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學生會有所變化的,是能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的。他們的人文素養肯定會有所提升的。筆者曾嘗試讓他們讀《弟子規》,講古代先賢的故事,講一些歷史故事,讓他們談出自己的感受,對照自己的行為,直到他們獨立思考,收效甚好。
總之,加強中職語文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就是要倡導智商與情商并重的教育理念,使學生成為既有知識又有文化的新一代中職生,而不會成為既沒有知識也沒有文化甚至沒有技能的人。今天,我們的社會并不缺乏有知識的人,真正缺乏的是一批既有知識,又有思想和人文情懷的現代知識分子,更缺乏一批既有知識,又有技術和人文情懷的現代技術工人。試想,如果我國的中職學生若能擁有廣博的人文情懷,那么當他們離開學校步入社會,不管遇到什么,他們的內心深處永遠都會是陽光的,是燦爛的,是正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