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瓊
【摘 要】初中思品課教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良好的思品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所以當代的思品教師任務艱巨,要不斷開創、積極探索,找出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本文通過案例,介紹了融入性教學的教學方式,并對其在初中思品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教學方法;初中思品;課堂應用
引言
所謂的融入性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中所處地位的轉變,要走入學生當中,與學生融為一體,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學習時的重要環節,在此環節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信息引導學生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融入性教學法的教學案例
1.教學內容:世界各國不同文化
2.教學目的:要求學生掌握我國傳統文化禮儀的同時還要了解外國文化禮儀,明白文化的多樣性和其表現形式的豐富性。
3.教學方法:融入性教學法。通過向學生展示各國文化差異,讓其在自由討論中得出教學結果。
4.教學過程:
(1)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視頻課件,比如:外國人吃餃子的故事。該視頻的主要內容是一位外國人在中國餐館吃餃子,卻把餃子皮和餃子餡分開來進行品嘗, 當被人問及餃子好不好吃的時候,這位外國游客答道好吃,還表示如果加上果醬和奶油會更棒。
(2)當視頻播放結束,在多媒體投影儀上提出問題:這段視頻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回答,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統一其答案——飲食習慣的不同是文化差異導致的。通過解答這個問題引出本課的教學主題:世界文化差異性帶來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3)讓學生列出關于我國節日及其由來、表現形式的表格,并通過小組討論,列出所知的其他國家的文化及其表現形式。
(4)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依次在大屏幕上顯示與之相關的節日,待學生回答完之后,再將學生沒有提出來的節日進行補充和歸納。
(5)在大屏幕上向學生展示各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物品的圖片,例如:萬里長城、悉尼大劇院、埃菲爾鐵塔、獅身人面像、金字塔、倫敦眼等,并向學生提問,讓學生講出看到這些事物會聯想到哪個國家或者哪些故事。
(6)課后討論和作業。讓學生通過網上查詢,找出一些能夠代表某個國家文化特色的人物及其事跡,古今皆可。
5.教學結果:人們在保持我國文化傳統的同時,也要尊重別國文化的表現形式,讓文化的多樣性能夠平衡穩定的發展下去。
二、融入性教學法的教學環節
(一)同處
思品教師要做到與學生和平共處,不光是空間上的,還應該在心靈和思想上保持一致。在初中思品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做到與學生處在同一環境中,課后也要對學生進行了解,和學生打成一片,這樣才能實現在授課時因材施教,使教學效果有所提高。
(二)同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聽取學生的意見,遇到問題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在這個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與學生面對面平等交流,這樣能夠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距離感,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提高教學效果有所幫助。
(三)同思
教師在教學中根據課程會出現一定的情緒表達,要讓學生通過接受融入性教學,在情緒上和思想上與教師產生共鳴,這樣更易于學生汲取教學思想和知識,也讓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融入性教學法的這三個環節是循序漸進形成的,教師要漸漸地對學生有所了解和熟悉,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順利的交往,使共同進步的目的得以實現。
三、融入性教學法在思品課上的應用
在初中思品的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教師應該讓融入性教學法在課堂上得到廣泛應用。在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成為一體,使教學途經隨之發生改變。
(一)教師在教學中的帶領作用
這里的帶領作用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光要融入到學生當中去,在學生的群體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發揮良好的帶頭作用。教師作為學生的“領頭羊”,所做的不光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團結同學,同時要做好自我調整,在各個方面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二)教師在教學中的“攪動”作用
其實說的就是鯰魚效應,該效應廣泛應用在企業管理和團隊管理當中,可以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以提升工作效率。將這一效應的管理方式用在初中思品教學中,通過對學生穩定的學習狀態進行攪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很有幫助。教師在這一效應中,扮演“鯰魚”的角色,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維持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保持積極地學習心態。
(三)教師在教學中的推動作用
引領學生找到前進方向的時候,需要教師扮演“領頭羊”,而需要推動學生前進時,教師就要扮演好“牧羊犬”了。教師在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或者學習方向產生了偏差的時候,要及時對其進行糾正。要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在學習中掉隊,更不能放棄任何一名學生,這樣才能使全體學生都不斷進步。
四、總結
總的來說,將融入性教學法應用到初中思品教學當中去,在能夠有效教育學生的同時,還能使教師的教育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初中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一個大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階段,相關的教育工作者要對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產生足夠的重視,以有效的教育方式,來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王彥禎.問題式教學法在農村初中思品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5.03:66
[2]巨秀紅.探究融入性教學法在初中思品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