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華玲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教學方法、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等都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革,以此來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而現代小學數學教學除了強化基礎知識教學以外,還需要重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的目標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基礎能力,也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才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滿足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如何才能夠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呢?我認為教師應該從這樣一些方面做起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建議;新課改
現代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應該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是計算。計算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良好的數學計算能力能夠保證學生在數學的學習的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構建是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和關鍵,因為小學數學是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基礎。完善的知識體系為學生數學潛力的發揮提供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對相關的概念定義等進行深入的分析,幫助學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再其次,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靈活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證學生的思維發展。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這樣能夠真正的保證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和發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1、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尤其重視對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計算能力的培養可以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中都對計算能力的培養特別重視,從一年級至六年級都應該強調對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培養。除了課堂教學時間以外,教師還應該強調學生課后時間的學習,比如通過布置課后作業來保證學生在課后時間也會進行一定的計算鍛煉,通過不斷的鍛煉來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比如說在課堂教學剛開始的幾分鐘,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出幾道練習題,然后給學生5到10分鐘的時間來處理這些題目,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通過長時間的持續性的練習,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夠得到比較大的提升。
2、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知識體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既需要重視基礎能力的培養,也需要重視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為學生日后的數學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有比較多的概念和定義的教學,教師在教學概念和定義的時候尤其需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比如說在教學體積的時候,教師可以同時進行,周長面積等的教學,通過對比讓學生認識到周長面積體積等的不同,避免學生對這些概念產生混淆。或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圖片展示。
3、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應該是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的,因為學生的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能力、發展情況制定自己的教學方法,而教材內容都是根據學生的智力體力心理能力的發展而制定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出發點應該是教材,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靈活地制定自己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自己擁有的課時數量,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保證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根據教材進行教學,還要求教師要多注意進行問題教學。問題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問題讓學生主動的分析反思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自由思考的時間,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向教師提問,教師要避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嘗試來獲得答案。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能夠對知識有更加細致的理解和掌握
4、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達到這些目標教師應該做到這樣一些事情。
5、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因為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對課堂學習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會有針對性,因為學生通過預習已經知道了書本的重點和難點,了解到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有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學生會主動進行提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效果會更加的理想。而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堂作業、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檢查的方式,強制性的要求學生進行預習,而當學生體會到預期的好處的時候,就會主動進行預習。
6、鼓勵學生勇于思考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其實是難度比較大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遇到困難而產生消極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會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出現一定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養成勇于思考的好習慣,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解決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得到提升。比如說,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問題,而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或者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提點,通過科學的引導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總結:除了上述方面,教師還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總而言之,教師必須要針對課堂教學實際情況靈活的調整教學方法,尋找提升教學質量的最好途徑。
參考文獻:
[1]谷巖.巧用提問,化難為易: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提問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6(5):24.
[2]蔡芝剛.淺談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育模式的轉變[J]. 新課程·中旬, 2016(2):12-13.
[3]厚義.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