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珊珊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在過程過程中進入了轉型時期,在這一時期內,群眾文化的發展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因此,無法充分發揮出社區群眾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鑒于此,筆者立足社區群眾文化相關的工作實踐,對其構建的制約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其理念的選擇展開談及,以期可以為我國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轉型時期;群眾文化;工作實踐;制約因素
前言:近年來,整個社會對文化給予了更高、更多的關注,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化對豐富人民生活,促進經濟發展,維持國家穩定,以及增強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文化是國家最為寶貴的財富,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區群眾文化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社區群眾文化,是社會文化的分支,是社會文化的重要構成,對社區穩定,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有著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圍繞社區群眾文化的相關內容展開探究。
1社區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淺析
1.1發展不均衡,落后社區活動單一
社區群眾文化與社會文化一樣,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限制,眾多因素中,影響力最大的便是經濟發展水平因素。社區是城市中一部分,是城市文化的構成,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經濟的影響。近年來,中國經濟整體快速發展,但是仍然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一線城市發展水平高,經濟富裕,為社區群眾文化發展提供充足的經濟基礎,在大城市中,每一個街道都設有一定規模的文化站,與之相對的是,在一些二線城市,以及一些更為落后的三、四線城市當中,例如、通化市、白城市,教育事業落后,文化資源匱乏,城市建設發展資金不足,沒有能力購買大型的公眾文化設施,也沒有開展公共教育的能力,圖書館、藝術展覽館、大型的話劇社、音樂廳、科技中心更是無從談起,地區能夠提供的文化供給,無法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1.2管理主體關系模糊混亂,管理人員素質低
現階段,我國社區居民的劃分,主要是以街道和居委會兩種形式進行劃分。街道和居委會,也是當前社區建設中的主體。我國的社區管理,基本上是由街道辦事處,以及居民委員會進行的。因此,筆者認為,社區群眾文化,也是社會文化中的組成部分,不僅要有微觀組織的管理,同時,還要有宏觀上的管理。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城市中,沒有建立宏觀的社區群眾文化管理體系,無法協調社區文化發展與城市政府總體規劃兩者之間的關系,一定程度上而言,對社區群眾文化文明建設構成了一定的阻礙。
2社區文化的發展完善對策
2.1提高社區群眾文化品味
筆者認為,政府對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有著重要影響,因此,這要求政府對社區群眾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認識到其對城市社區和諧、安全、穩定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社區中的管理人員,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在管理工作中,將社區精神文明的建設作為工作的導向,并立足所處社區的實際,為社區內的居民提供更加生動、更加有趣,更有吸引力的文化精品。舉例而言,針對法輪功這一邪教組織,社區管理人員要舉辦以反法輪功為主題的展覽活動,將信奉法輪功人員自殘、自殺的真實案例,以及真實的圖片信息,展示給社區群眾,引導群眾自覺抵制法輪功[1]。
2.2發揮地區文化站作用,豐富社區文化活動
社區群眾文化,是大眾的文化,因此,也具有通俗性的特定,并且帶有強烈的自娛自樂精神。社區群眾,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娛樂,并滿足自身對文化的需求,這也是社區群眾融于社會,參與社會,充實、提升自我的過程。而城市中的文化館,其性質是公益的,是目標是服務于城市大眾,滿足城市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轉型時期的社區群眾文化,深受大眾喜愛,參與人數眾多,是新時期中國精神滲透與傳播的主要途徑與重要載體,對精神文明在基層的建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在社區群眾文化構建過程中,地區的文化站可以對其進行指導,幫助社區文化工作人員,開發更符合適合社區實際的文化活動[2]。
2.3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素質,借助群眾藝術館的力量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區群眾文化的魅力日益彰顯,在其社區群眾文化發展構建的過程中,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對其自身的管理素質有著決定性作用,部分城市中的社區群眾文化從業人員,自身素質過低,無法滿足工作需求。因此,社區群眾文化相關從業人員,要樹立終生學習意識,不斷的進行學習,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精神覺悟,養成為社區群眾服務的意識,樹立服務理念。具體而言,相關從業人員可以到其他社區進行交流學習,同時,也可以到群眾藝術館進行深造學習,學習更加科學、更加先進的群眾文化內容。群眾文化藝術館,其職責是指導和促進地區文化發展,因此,群眾藝術館也應該積極主動的幫助社區群眾文化從業人員提高素質[3]。
2.4創新服務模式,增加社區群眾的選擇性
我國網絡信息科技快速發展,外來思想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強,社區接收到的思想文化信息,也更加多樣,其接收速度也越來越快,接收到的文化內容也更加的復雜,此種情況下,主流文化受到挑戰。尤其是我國農村經濟社會在快速發展,農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因此,如何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文化需求,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文化資源的配置也與經濟掛鉤,目前的文化工作無法滿足群眾不斷增加的文化需求。所以,社區群眾文化相關部門,要以群眾的文化需求為依據,創新服務模式,提供更多樣的文化精品,為社區群眾提供更多的選擇[4]。
總結:綜上所述,現階段,中國正處于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社區群眾文化構建,對國家經濟發展,以及國家文化建設,維護社會秩序,化解社會矛盾等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相關人員要立足工作實踐,探究更好的構建社區群眾文化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楊宗軍. 轉型期社區群眾文化構建的制約因素及其理念選擇分析[J]. 經紀人學報,2006,03:104-105+103.
[2]吳常柏. 邊疆民族地區城市社區治理運行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3]趙萍. 風險社會理論視域下中國社會治理創新的困境與出路研究[D].山東大學,2014.
[4]朱慶躍. 中國共產黨反腐敗政治體系構建的歷史實踐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