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明
摘要 隨著依法治國理念的提出與逐步落實,法制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黨的十八大再次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在這樣的背景下,依法治校成為了高校在治校育人過程中所遵循的理念。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但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還存在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不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顯等問題。亟需通過深化法治理念的教育、強化教育環境、優化教育方法等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 依法治校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34
隨著大學生在校人數的增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壓力加大,伴隨著社會多元化、信息化、復雜化的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不良價值觀沖擊,思想政治教育狀況良莠不齊,如果不轉變思維,不改進教學方法,勢必會導致大學樹德育人目標難以實現,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路徑缺失。
所以,在依法治國大背景下,緊緊圍繞依法治校這個主題,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把握立德樹人這個目標,轉變思維、改進辦法,大力推動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將大學生不良思想扼殺在搖籃之中,為大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本文也是基于以上目的,提出些許建議和思考。
1依法治校背景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1)是大學立德樹人目標實現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育高級人才的中心環節,要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放在首位。社會在不斷進步,然而許多大學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等迷茫和模糊,導致各種社會問題不同程度地呈現出來。大部分當代大學生擁有明確的人生目的、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積極規劃未來發展;認知、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況良好:主動參加理論學習和政治活動,思想認識深刻,理想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不斷增強。但是近年來隨著“00后小石榴”們相繼入學,新的思維方式,新的成長環境,使得有些學生思想狀況開始變化,問題也在不斷地出現。如果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幾乎就不可能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所以我們務必構建良好的環境,持續跟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順利實現大學立德樹人的目標。
結合國家依法治國的方針政策,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將會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規范發展。依法治校可以優化學校的治安環境,同時還可以保障我國高校師生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還可以加速我國高校管理制度統一化。經過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的持續變遷,現在的大學已然成為知識最為密集、網絡信息技術運用最為充分、思想最為活躍的前沿陣地,高校在教育教學模式及管理創新層面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自主的校園管理制度,校園的各方面工作已經漸漸開始執行,按部就班地實施依法治校的各項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這樣就便于規范高校師生的學習和生活,提高管理水平。
(2)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有利于營造知法守法的校園環境。校園猶如一壇泡菜,味道的好壞直接影響泡菜的質量,學校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立德樹人質量的高低。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重要的、關鍵的。知法守法的校園環境對于依法治校背景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渲染大學生學法用法理念,培育學生法制觀念,做一名遵守校規校紀、遵守法律法規紀的合格大學生;它能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讓更多人知法用法保護自身利益不被侵害。據不完全統計,校園安全問題往往發生在不懂法的人的身上,法律意識淡薄,通常會天真地認為在校園里出現的問題不是什么問題,殊不知,一旦出現大的問題將會是無法彌補和挽回的,而通常在這個時候,法律不僅保護受害者,也會保護施害者,法律手段是此時最佳最高效的手段,然而很少有學生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所以利用依法治校來營造校園的法治氛圍,推進高校師生知法用法,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校園環境至關重要。
(3)依法治校背景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于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歷史的車輪不會留給懈怠者絲毫的機會,固步就是自封,如今的科技日新月異,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改變,需要不斷適應持續變化的形勢,拿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樣,當今大學生跳躍式敏銳的思維、開闊靈活的視野,使他們不斷接觸新事物。然而,他們也存在抵抗誘惑能力不足,辨別能力不足,易沖動不理性,價值觀立場不堅定等問題。而依法治校,建設法治校園,營造法治氛圍,培育法治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依法治校教會學生理性思考問題,冷靜面對問題,能有效推進素質教育進程,讓新一代青年學子健康成長。
2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高校學生法律意識淡薄,不懂得如何有效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進度。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方針政策出臺以后,國家推進依法治國進度,現如今社會己然成為一個法制社會,但依然存在許多隱患,譬如電信詐騙等行為,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法律意識淡薄的學生不懂得如何利用法律保護自己,可能會出現輕生念頭,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因此要加快推進全面依法治校,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緊緊聯系社會現實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展開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2)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校園環境仍不夠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了解青年學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非常重要因素。學校的主要職能就是依托一定的教育設施和預設的環境來教育學生,塑造社會所需的人才。目前許多高校往往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就業狀況,可能會忽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學生思想教育的體系,也未真正落實依法治校相關要求,法治校園環境未能營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校園環境,會對學生產生一種巨大的鞭策力,對于防止和干預學生中可能出現的不良思想、行為和風氣,能夠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這種約束功能增強了學生自我約束、自我教育的能力,培育了他們的理性思維,會使他們更加健康地成長成才。
3解決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
(1)全面深化依法治校的理念。開展依法治校需要牢固養成依法辦事、依規辦事、法律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構造公正合法及體系完善的制度程序,確保學校之治學目的、教育教學和制度規范切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之社會主義法治要求。切實維護大學生的最直接、最現實、最根本的合法權益,將這些觀念傳遞給更多大學生,深化依法治校理念,讓更多學生了解依法治校的本質。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營造公正法治。深化依法治校理念,推進理念至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同學都了解依法治校,并且讓更多人知法懂法,以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2)營造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在一個毫無法治觀念的環境中任誰也不會使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但在一個充滿法治的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感染,自然會使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不僅僅要加強法制教育,努力提他們的法制意識,做法制建設的努力推行者、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同時也要著持續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傳播法治精神,為依法治校創造優良的學校環境。只有好的環境作支撐,才能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開展。
(3)進一步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有序推進依法治校進程。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切工作的有序進行都依賴于規章制度,高校的制度制訂者、制度執行者、制度解釋者往往合而為一,制定合理的制度對高校管理有很大的幫助,基于高效管理的原則上,必須有序推進依法治校,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為了確保相關規章制度的完善,教育部還在今年新修訂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新的學生管理條款修改了原有的一些陳舊的內容,增加了保護學生合法利益的規章,而且還加入了學生反映訴求的渠道和機會,以及如何申訴等內容。以上更能看出國家對于依法治校的決心和信心,也再次證明,要想真正做到依法治校,必須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作保障。
4結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復雜的、多元化教育過程,而以依法治校為背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當今大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方式,它是順應社會發展變化、大學生成長成才需求、高校立德樹人目標實現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如何在依法治國大背景下,充分發揮依法治校理念去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它是一個需要在探索中不斷摸索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并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