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碧慧

【摘要】按照制造技術與設計發展趨勢來說,工程制圖三維建模一定會替代二維設計手段,工程應用和課程體系在出現偏差大體環境下,三維建模技術在工程制圖改革內必然趨勢。對傳統教學體系所存在的缺陷進行了解,進而對三維建模技術在工程制圖內應用模式進行了解,選擇合理教學手段,提升工程制圖教學質量。
【關鍵詞】三維建模技術 工程制圖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223-01
工程制圖學科是工科學生必修課程,對學生工程創新意識進行培養。伴隨著三維建模技術在不斷完善成熟情況下,三維建模技術在工程制圖內應用,三維實體模型構建更加簡單,最為重要的是與人們認知規律相吻合。
1.三維建模環境下工程制圖教學模式
按照三維建模設計實際要求,提升學生空間想象及三維建模能力,是工程制圖現代化發展建設必然趨勢,并且是數字化設計制造對于制圖教育發展所提出的要求。三維建模技術在工程制圖教學內應用,可以借助變量化技術與參數化方法,進而構建三維模型,并且在整個教學活動內落實。如表一所示,三維建模工具在實際應用之后,工程制圖教學內容及模式所發生的變化。
2.工程制圖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的改革
2.1有關知識點之間結合
學生在對三維建模有關基礎知識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對三維建模軟件有關指令進行了解,例如實體建模、坐標系、投影等知識,保證學生可以以三維作為切入點,構建實體這概念,進而對實體模型內畫法投影進行講解,借助體教學單元作為教學改革,以三維形體作為投影特征,按照實體模型內所具有的幾何元素,增加學生對投影及空間位置等關系了解程度。制圖基礎教學內容在講解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繪圖軟件有關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在對圖樣畫法了解內,添加三維觀察器及視圖縮放等內容,有效增加學生對圖畫法了解程度,通過三維建模軟件構建工程圖。
2.2簡化課程難點
工程制圖教學內,教學重點及難點為組合體及相貫線,但是由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十分低下,進而組合體及相貫線教學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借助三維建模軟件構建三維空間實體模型,與二維建模軟件相比較更加簡單,應用三維建模軟件構建模型,借助步爾運算理念形式演練操作,這樣組合體及相貫線有關知識了解也就更加容易,簡化工程制圖課程教學難點。
3.優化教學方法及手段
網絡手段在教育體系內應用之后,可以有效豐富工程制圖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教學信息,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延展。構建零件庫及模擬庫,借助網絡環境開放性特征,學生可以應用模擬庫內所具有的模型,有效解決傳統模型教學所存在的缺陷,轉變傳統工程制圖教學模式,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3.1網絡教學體系
工程制圖網絡教學體系可以將部分教學活動放在網絡平臺上落實,進而提升校園網及互聯網工程制圖教學資源利用效率。學生在做教師留下的工程制圖作業內,就可以利用電子模型庫,提升對實踐環節重視度,從多個角度了解三維模型,真正認識到不同平面之間所存在的關聯。與此之外,教師可以將學生優秀作業發表到網絡環境內,學生相互對優秀作業進行評估。
3.2拋錨教學法
主義理論在構建內,學生想要對不同事物性質及規律等關聯深入了解,進而構建完善知識結構框架。知識結構框架在構建內,最為有效手段就是幫助學生借助實際生活經驗進行學習,并不僅僅通過教師單一枯燥講解。拋錨式教學是以真實問題或者是事件作為前提條件,因此也被稱之為實例式教學。三維建模技術在工程制圖內應用,具有較強實踐性,特別適合在工程制圖教學內應用[1]。
三維建模技術在工程制圖內應用,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上面具有十分顯著優勢,學生創新能力可以得到顯著提升,借助拋錨式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教學資源,進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淑榮.三維建模軟件在《工程制圖》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OL].電子制作,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