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輝
摘要:初中物理的學習對學生來講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這個難度也是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可是,目前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產生了誤區,沒有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本文就關于初中物理學習易陷的誤區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誤區;分析
物理是初中生最頭疼的一門學科,許多學生都是“上課一聽就懂,下課一做就蒙”,這就使得學生的物理成績始終不夠理想。這一現象的產生肯定是有原因的,這就需要老師從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思維方式等多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 學生學習動機過于功利性
物理是這門學科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容小覷的,因此,許多學生為了在中考中取得高分,就對物理公式死記硬背,課后還做大量的練習題,凡事能提高物理成績的題目都進行反復的聯系,而考試中不常出現的就不予重視,這種功利性的學習,是不能得到高效的物理學習的。初中物理是進行物理學習的第一扇大門,在進行物理學習的伊始,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趨勢下學生才能積極、主動的對問題進行探索。除此之外,物理的高效學習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之上的,興趣能發學生主動思考,開啟學生的心靈,發散思維,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在進行物理的學習時,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讓學生不再只以分數作為物理學習的目的,通過興趣的培養,對物理更加的熱愛,從而加深理解,做到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本質。
二、 學習思維不夠靈活
在進行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很強的邏輯性,所以說,思維對物理學習的效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普遍的學生都走進了一些思維的誤區,物理是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通常過于依賴一些生活經驗,然后按照他們所認為成熟了的固有的思路對問題進行思考,用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這就很容易造成學生養成盲目解決問題的習慣。除此之外學生對物理公式進行機械化的運用,也是目前學生在物理學習上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具體來講,初中物理的思維誤區有這幾個表現:
(一) 形象思維淡薄
形象思維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學生在腦海里沒有對物理的現象和實驗過程進行形象的構想,就無法用文字、數字和圖像表達出來,當然也就不能對物理知識進行正確的分析、推理和判斷。比如說,在學習小孔成像這個知識點時,學生就需要對構建形象的光的直線的路線圖,然后將其用圖像和文字描繪出來。在這個知識點的學習中,如果沒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學生就不能對知識點進行透徹的分析。又比如說在學習“感應電流”這個知識點時,電流是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那么就需要學生對這個抽象的東西,進行形象的思維構建,在腦海中,需要將其想象成和水流一樣的東西,并且帶有方向箭頭,有了這種形象的思維模式,學生就能加深對物理的學習。
(二) 不懂得逆向思維
一般人的思維順序都是由原因倒結果的,幾乎沒有人是根據結果找原因的。但是在物理的學習中,好多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利用逆向思維。大多數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不能的到提高,就是因為缺少這種思維的能力,被以前的思維模式定位了,產生思維定式(有時也叫思維慣性)。逆向思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站在問題的對立面思考問題,以未知的東西作為起點,逐漸的進行分析,推理,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路徑。比如說,在學習“受力”這個知識點時,對于踢足球這個現象的分析中,從表面上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踢出去的球時因為受到一個“踢”的力,但是,對這個問題需要借助逆向思維,如果有這個踢力的話,那么這個力的施力物理又是誰呢?除了力學,在電學以及其他的知識板塊的學習中都需要借助這種逆向思維。
三、 教學方法不夠創新
新課程的改革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改變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與學生互動、共同發展,在實踐中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培養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初中物理使學生認為相對較難的一門學習,如何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每個老師應當肩負的責任。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不好,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傳統的教學中,主要是以老師為主體,學生只負責對老師講知識點吸收,沒有互動環節,沒有思維的拓展,更沒有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考察。這種教學方式,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在這個不斷新課改的時代里,創新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首先可以巧設課前導語,借助提問互動、實驗演示、故事講述、情景創造等方式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能使學生以一個好的狀態投入課堂的學習中。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借助多媒體技術學生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的具體化,進而更好的得到理解。課堂教學方法沒有得到優化,學生的學習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嚴重違背教學宗旨。
總結
對于這些誤區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剖析、改正的話,學生的物理學習狀況的變得越來越差的,因此,找到問題所在,并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是每個初中物理老師所肩負的職責。
參考文獻
【1】張娟.《初中物理學習中的誤區分析》,新課程學習,2010年9期
【2】曾慶容.《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及策略分析研究》,教育科學,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