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鼎
摘 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的提出,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分析視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高效度,必須從供給側破解難點熱點問題,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創新方式方法,提高教育者的素質和工作能力,改進教育供給,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滿足作為需求側的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和自身發展訴求。
關鍵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發展 改革路徑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新常態語境下的重大理論創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主動之舉,這是一次發展理念的重要轉變,其核心要義在于制度供給與制度創新,也就是供以政府為主體進行系列的制度創新與制度供給,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政府管理經濟和社會方式的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的提出,同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分析視角。如何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啟示
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的提出,意在通過從總需求管理轉化為供給側調整與需求側管理的結合,以矯正發展中可能出現的供給和需求要素配置的比例失調,進而化解有效供給不足引發的結構性矛盾,更大限度地促進創新活力的釋放①,旨在調整經濟結構的供給側改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在諸多方面是融會共通的。把這一理論具體運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是要突出問題導向,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構,用在問題意識引導下的積極的思維方式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
時代的發展催生著教育的體制機制、內容方式、發展模式路徑的變革。在經濟新常態的語境下,宏觀環境的變化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結構調整、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的新挑戰。更新觀念、豐富內容、改進方法、提升目標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師生之間實現單向的理論指導與被指導,而是構建相互作用、相互規定的良性互動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具體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就是要尊重作為需求側的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配置規律,通過優化教育結構,改進教育供給,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持續創新發展的動力②。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卑迅咝K枷胝喂ぷ魈嵘阶裱幝傻母叨?,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新發展,又是對高校廣大干部和教師提出的新要求③。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就要與當今社會和人們新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相適應,教與育互動、理論與實際結合、教育與研究共進,實現道理、事理、情理融合的理論教育新形態④。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不只是一種手段,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新的思維。這種思維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至少可以提供以下幾種新思路。
首先,要用改革的辦法優化教育工作的結構,多從供給側思考破解難點熱點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實現預期的目標,作為從業者要有“本領恐慌”意識。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導大學生形成正確思想、行為的科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學增才,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增強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吸引力。
其次,要進一步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升其品質和針對性,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特點和青年學生的思想需求。大學生的需要和呼喚,是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時代聲音。從根本上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績效如何,最終取決于受教育者作為需求側對教育者作為供給側的認同、接受和落實的程度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供“引領性”的教育供給、“精準性”的教育供給、“有效性”的教育供給,即“科學的供給”,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協調平衡和良性互動,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而達到提高思政教育質量與效率的目的⑥。
再次,以實現師生之間思想上的良性互動為目標,不斷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應當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給質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要素的綜合效能,在教育模式上要實現從教師單純講授到學生主動學習領悟的轉換,推動師生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和有效對話,并在更多的互動和對話中實現思想的生長⑦。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初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提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是一個釋疑解惑的過程,應該幫助學生認識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樣的人。推進改革創新,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貼近青年,潤物無聲地給學生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要在供給側發力,首先要在內容上適應時代發展的變化,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引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力、感染力和感召力。要在尊重作為需求側的青年學生個性化、差異化成長需求的基礎上,準確地把握其思想發展脈搏,根據時代發展的特點,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關注時代發展條件下青年學生良好心態的培育,關注青年學生價值觀念的變化,更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青年學生學會用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地面對社會的變化發展。要重視青年學生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培育,關注當下創新文化的價值引領,利用好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或大學生創業園等平臺開展“雙創”教育,通過顯性和隱性教育方式相結合的實踐育人模式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重視青年學生的網絡公民意識和網絡倫理教育,通過互聯網思維的話語體系轉化實現意識形態的傳播⑨,善于運用互聯網分析和研判青年學生思想,善于運用來源于青年學生的網絡話語資源傳播主流價值觀,實現道理、事理、情理的有機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要在供給側發力,必須革弊布新,創新方式方法,不斷增強針對性、時代感和吸引力⑩。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涉及方方面面,首先就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近年來,信息技術的興起和迅速發展,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和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的環境下青年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并開始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雖然信息技術對社會進步的推動顯而易見,但信息技術對課程教學的推動卻相對滯后。盡管網絡公開課早在幾年前就已在國內出現,但由于其僅是將課堂視頻、資料、課件等公布在網上,供學習者學習使用,而很少考慮學習者的交流和反饋因素,缺少互動和評價過程。目前,某些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開展混合式教學實踐,旨在探索建立MOOC、APP、微信、課堂、社會實踐五位一體的橫向混合式教學框架。在實踐過程中總結有益經驗,尋找改進方法,探索出順應互聯網時代的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加強課程內涵建設,有助于研究和解決信息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問題。通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創新和發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組織形式,采取更靈活的課程教學方法、考核方法和學分認定辦法,使教學更生動,考核方式更多元,進而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參與度。通過建立教學過程互動機制、教學評價激勵機制、教學管理創新機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要在供給側發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要提升自身素質,加強學習,勤學善思,學以致用。勤學深思,才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博采眾長、廣泛涉獵,才能優化知識結構,夯實知識基礎,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1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關鍵在教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過自身不斷地學習,提高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的能力,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提升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既要掌握豐富全面的理論知識,又要對社會現實問題有準確而全面的認知,把理論和觀點講透徹講到位,并始終跟蹤在輿論第一線,在紛雜的思想交鋒中引導學生形成一個明確的、正確的認識{12}。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斷滿足青年學生作為需求側從理論到實踐的多領域、多層次的動態訴求。
注釋:
①②⑤⑦湯濤.略論供給側改革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1).
③鄭永廷.把高校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若干思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思想理論教育,2017(01).
④⑨李曉莉.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6.
⑥{12}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應有“供給側改革”思維[N].光明日報,2016-03-16.
⑧{10}人民日報評論員.沿用好辦法 改進老辦法 探索新辦法——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1.
{11}人民日報評論員.依靠學習 走向未來[N].人民日報,2015-02-28.
參考文獻:
[1]湯濤.略論供給側改革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1):81-84.
[2]鄭永廷.把高校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若干思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思想理論教育,2017(01):4-9.
[3]李曉莉.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6.
[4]人民日報評論員.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1.
[5]人民日報評論員.依靠學習走向未來[N].人民日報,2015-02-28.
[6]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應有“供給側改革”思維[N].光明日報,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