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生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已廣泛運用于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優化認知過程,突出重點,化解難點,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要努力克服過度使用多媒體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揚長避短,避免走入誤區。
關鍵詞:多媒體;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已成為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有機融合多媒體技術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能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還能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教師地教、學生地學變得更加有效。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融合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體會,以期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小學生更好地參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媒體集聲音、圖片、動畫、視頻、文字于一體,能方便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倍數與因數》時,筆者運用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上課伊始,筆者用課件出示唐僧師徒四人的圖片,并讓學生說一說他們之間的關系,如唐僧是孫悟空的師傅,孫悟空是唐僧的徒弟。筆者利用學生熟悉的情境,為學生理解倍數與因數相互依存的關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練習時,筆者又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練習題制作成動畫,播放出來。筆者創設了豬八戒吃西瓜的動畫,讓學生通過三關練習,幫助豬八戒吃到西瓜,最后卻被孫悟空發現,提醒學生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解決問題,不僅增加了課堂的活力,而且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帶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加快了學生理解知識的進程。另外,課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板書方式和速度的影響,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把一些圖形、題目,以及題目的分析或解答過程等適時地展現出來。
如在教學《年、月、日》時,為了讓學生發現閏年與4的關系,筆者統計了從1993年到2004年所有年份除以4的結果,這個統計表信息容量比較大,如果一個一個地板書出來,會浪費很多時間,而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直接展示結果,加快教學進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閏年與4的關系。
三、化抽象為形象,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而中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以形象思維為主,這就造成了中小學生在接受抽象數學知識時的困難。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直觀展現教學內容,從而生動形象地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
如在行程問題的教學中,要使學生正確理解“同時”“相對”“相遇”“速度和”等概念,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確“起點是否是同地”“方向是否是同向”“出發的時刻是否同時”等問題,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根據題意創設相應的動畫情景,讓學生借助生動具體的形象進行思考,從而形成清晰的數學概念。
四、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優化學生的認知過程,化難為易,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在教學實踐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形、聲、情結合,積極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功能,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理解透徹,印象深刻,從而掌握重點知識,實現教學難點的突破。
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知識點是一個難點,很難用傳統教學手段講清講透。因此,筆者制作了一個演示課件,先顯示兩個相同的角,然后任意改變兩個角的邊長,讓學生觀察角的大小是否隨邊長的變化而變化,從而深刻領悟“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無關,而與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的道理。
五、揚長避短,增強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1.正確把握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圖、文、聲、像等載體有機整合在一起,生動形象,其優勢和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多媒體歸根結底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我們要始終堅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把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師授課的工具之一,而不是讓多媒體教學手段簡單地取代教師的地位。
2.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教學方式優勢互補
雖然多媒體教學手段有許多優勢,但它并不是萬能的,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法,例如板書、教師的肢體語言、情感滲透等。要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實際需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最大效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在多媒體課件制作和使用上,要服從教學目標,避免形式主義
有些教師過于強調課件的觀賞性,導致課件顏色過多,背景復雜,畫面變化頻繁,致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對畫面的欣賞上,反而沖淡了對新知識的感知和接受。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要根據教學實際,嚴格把握多媒體演示的形式、時機和步驟,避免過多過濫,嚴防華而不實,流于形式。只有適當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確保獲得最佳效果。
六、由靜態變動態,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動態展示課本里原本靜止的畫面,而且可以把一些比較難理解的抽象問題通過圖形、圖像、圖表、聲音、動畫等形式展現出來,使課堂變得生動多彩,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結語
有機融合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通過融合多媒體技術的課堂教學,筆者體會到,教師只有把多媒體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才能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給中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我們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把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使中小學數學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使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精彩、更有效。
參考文獻:
[1]魯小平.淺談多媒體課件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3).
[2]賈永高.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學周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