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莉莉
摘 要:如何上好主題班會課,是每一個班主任必須面對的課題。主題班會公開課是一種很好的示范、交流形式,將其制度化,可以以點帶面、逐步推廣、共同提高,把班級德育工作落到實處。文章在崇左市職業技術學校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主題班會公開課的意義和作用,總結了主題班會公開課的設計原則、一般步驟、方法、形式、內容和實踐效果,并就其制度建設和學校德育工作長效機制進行探討。
關鍵詞:主題班會公開課;長效機制;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一、主題班會公開課的設計
主題班會公開課是圍繞一個專題,在班主任的組織和指導下,由班主任主持開發、設計的校本課程和班級特色教育課程,以班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為依托、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而開展的一種生動活潑的自我教育活動。
1.主題班會公開課的設計原則、一般步驟和方法
(1)原則。
①教育性原則;②科學性原則;③自主性原則;④藝術性和趣味性原則;⑤連續性和系統性原則。
(2)一般步驟和方法。
開展調研—精心選題—搜集資料—制作課件—精心授課—課后研討—完善提高。
2.主題班會公開課的形式
(1)專題報告式主題班會。
專題報告式主題班會主題明確,具有明顯的教育和導向作用,容易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在組織這類主題班會時,班主任要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選擇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和希望解決的困惑來主題。這種班會主要是對問題進行論證和闡述,以統一、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2)經驗交流式主題班會。
中職學生各有長短,可以利用主題班會這個平臺,有步驟地安排各種經驗交流活動。這種主題班會主要是學生間相互學習和借鑒,也可以請其他班級或校外的相關人士與學生交流。開好經驗交流式主題班會的關鍵是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引發學生思考,提高德育水平。
(3)文體活動式主題班會。
它是通過采用文藝體育形式進行的主題班會,具體形式有講故事、歌舞、朗誦、演講、攝影展示、表演等,這些形式的主題班會是學生展示才能、發揮創造性的好機會,也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鍛煉學生組織能力的好機會。
(4)總結歸納式主題班會。
根據需要,可以不定期地召開以總結歸納為主題的班會,及時總結班務工作,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指出問題,以促進學生優良思想品質的形成,推動班級工作順利開展,進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5)其他。
還有節日紀念式主題班會、模擬式主題班會、現場體驗式主題班會、專題辯論式主題班會等形式。
3.主題班會公開課的內容
主題班會公開課的內容必須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①民族精神教育。②理想信念教育。③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④遵紀守法教育。⑤心理健康教育。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內容,還要根據經濟、政治形勢開展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
二、主題班會公開課的實踐效果
1.學生方面的效果
(1)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普遍提高。
針對“90后”中職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存在的問題,班主任應聯系班級實際,選準突破,確定教育專題,找到合適的教育素材,對問題進行論證和闡述,把“理”說透,使學生信服,引起共鳴,從而統一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2)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增強。
班主任在組織主題班會公開課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特長,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和求知欲望,不斷開發學生的潛能。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參與欲、表現欲,班主任為每個學生的能力鍛煉搭建了平臺,在活動過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
(3)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斷增強。
班主任聯系實際設定管理目標,并通過宣傳教育,統一思想,使之成為全班學生的共同目標。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選拔合格的班干部,分工落實,逐步推進,并加強監督和考評。在這一過程中,對班干部加強指導與培訓,找出偏離目標的問題和原因,并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確保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
(4)學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人格逐步形成。理想教育宜從最具體的能激勵學生的職業理想方面入手。理想教育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為實現自己的崇高目標而努力,為實踐自己的理想而重新安排、調節自己的學習生活。
2.班主任方面的效果
(1)引導和促成全體班主任達成共識。通過“中職學校主題班會公開課的設計與制度建設研究”的課題研究活動,學校全體班主任充分認識到主題班會課的重要作用。主題班會公開課要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通過灌輸教育、模范激勵、活動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養成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情操。
(2)明確班主任在學生品德養成和職業人格塑造中所起的作用。在學生品德養成和職業人格塑造過程中,班主任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班主任引導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調整。
(3)班主任的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質和能力對班會課起著主導作用,同時也成為檢驗班主任專業知識與專業素養的重要載體。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的綜合素養、帶班理念、與學生的交往方式、對理想班集體的管理構想能力會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三、加強主題班會公開課制度及相關制度建設,構建中職學校德育工作長效機制
1.建立主題班會公開課的評價機制
主題班會公開課的授課主題要通過正規程序且認真研究后加以確定,并要提交教案、課件及相關材料。聽課對象除了學生,還必須有其他班主任、學生管理人員,課后按規定認真評課,填寫評課表,并進行現場交流。
2.完善班主任工作交流機制
主題班會公開課的主要對象是學生,而不是班主任,具有真實性、直觀性、交流性,同時使聽課師生受到啟發和觸動,可謂一舉多得。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是一種德育創新,有良好的示范和交流效應。將它制度化,可以完善班主任工作交流機制,提高交流效果和質量。
3.健全班主任工作考核與激勵機制
學校制訂了《班主任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對班主任的工作職責、聘任方式、職范圍權、待遇、考核辦法、評優及工作交流分析制度等內容做出了明確規定。該辦法進一步科學細化了班主任的工作職責,明確了考核的標準和辦法,提高了全體教師的福利待遇,并與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數量和質量緊密掛鉤,從而使班主任工作考核與激勵機制得以健全。
參考文獻:
羅粵粵. 如何發揮主題班會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6).
黃玉珍. 如何發揮主題班會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廣西教育, 2011(27).
王立強.完善學校制度建設構建區域德育工作長效機制. 思想理論教育,2009(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