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凱+羅立新+潘家財+袁傳剛+周玲麗+吳昌艷
【摘 要】學前教育資源影響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在黔南州的鄉鎮區域之間、園際之間學前教育資源極為不平衡。為加快學前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教育主管部門需要考慮鄉鎮區域的公辦園與民辦園、城區幼兒園與鄉鎮幼兒園在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等方面的差異,通過完善制度建設、提高教師待遇等手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加強監管力度,加大財政補貼,保障資源配置均衡發展。
【關鍵詞】黔南州;學前教育;資源
一、黔南州學前教育資源狀況
1.入園難的問題
黔南州12縣市共有幼兒園所713所,入園幼兒143173人,幼教職工10417人,毛入園率90.2%。黔南州所有縣市都是以公辦幼園為主,民辦幼兒園為輔,少數小學有學前班。如××縣有幼兒園29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1所,民辦幼兒園8所,學前班39個。鄉鎮幼兒園15所占51.72%。鄉鎮區域的幼兒園所主要是公辦幼兒園,集中在鄉鎮政府所在地,民辦幼兒園很少。加上小學撤并,使原來在小學就讀學前班的這部分兒童入園困難,家住農村兒童情況更為突出。
2.幼兒園班級人數現狀
根據貴州省幼兒園基本辦園標準(試行),幼兒園規模不宜過大,以6-12個班為宜,最多不超過15個班。人口較少的鄉(鎮)、村幼兒園規??蛇m當減小。但黔南州鄉鎮區域的幼兒現狀是園小班多幼兒多。如××縣小班人數多為40人(國家規定:小班25人)以上,中班人數多為50人(國家規定:中班30人)以上,大班多為50(國家規定:大班35人)人以上。班級人數大大超過省規定的幼兒人數。
3.保教人員與幼兒人數比例失調
黔南州鄉鎮村幼兒園所的師生比例及不合理。如××縣5個鄉鎮中,小班18(全縣58)個,幼兒數803(全縣2015)人;中班25(全縣54)個,幼兒數979(全縣2351)人;大班20(全縣52)個,幼兒數880(全縣2309)人。園長14(全縣37)人,專任教師112(全縣297)人,保育員0(全縣42)人,合計126(全縣376)人。按國家要求:幼兒園每班配專任教師2人,保育員 1人,顯然這樣的比例黔南州的鄉鎮村幼兒園很難達到。幼教人員和幼兒入園人數集中在縣(市)城鎮區域,城鄉幼兒園各方面差距進一步加大。
4.鄉鎮幼教管理現狀
鄉鎮學前教育發展存在以下主要問題:沒有科學的規劃,鄉鎮區域間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政府在鄉鎮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不足,使學前教育發展缺乏物質保障;鄉鎮幼兒師資不穩定,幼兒教師和保育人員專業素質較低;教育主管部門的管理不到位,學前教育缺乏有力監管。導致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責任意識淡薄,政府行為的自利性,責任定位不清,管理制度的缺失。各項管理中,做得比較到位的則是安全管理了??茖W有效的管理將成為今后我鄉鎮幼教事業發展中努力探討和亟待提高的一項工作。
二、建議與措施
1.優化鄉鎮區域園所布局,完善改建工作
依照國家頒布的幼兒園建設面積定額標準對公辦幼兒園實施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確保公辦幼兒園建設布局合理、規模適宜、設施標準、安全可靠,實施農村幼兒園建設提升工程。按照州幼兒園辦園標準,對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進行提升改造。每個鄉鎮建設1所獨立建制的公辦中心幼兒園。校中園式的鄉鎮中心幼兒園應逐步剝離,獨立建制,并合理配置公辦幼兒教師。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提供學前教育服務,人口多的行政村可以獨立辦園;生源不足的行政村進行聯合辦園,實行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因為上下學路途遙遠,最好建立寄宿制幼兒園,一周接送一次。
2.利用政策和資金調節鄉鎮區域幼兒園的均衡發展
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鄉鎮幼兒園建設可以引入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大量吸引社會資本加入,建立滿足不同層次需要的特色幼兒園,但農村幼兒園必須全面依靠政府建立和完善。政府出資辦好鄉鎮中心幼兒園,發揮中心園在規范管理方面的輻射作用。建議縣(市)級政府將“辦好鄉鎮中心幼兒園”納入對鄉級政府的責任目標考評體系,強化政府職能。落實鄉鎮村幼兒園建設、管理和使用政策。鄉鎮配套幼兒園的規劃建設按照《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規劃建設,經驗收合格后無償移交給園所辦學。
3.大力發展民辦幼兒園
各鄉鎮要優化民辦幼兒園布局,積極鼓勵有合法資質、良好信譽的社會團體、企業和公民舉辦幼兒園。創新扶持方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減免租金、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h(市)教育局根據民辦幼兒園的實際,有計劃地實施各類培訓,推行公辦幼兒園帶動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民辦園的辦園水平。保障民辦幼兒園在審批登記、分類定級、評估指導、教師培訓、職稱評定、資格認定、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具有同等地位。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民辦學前教育服務點的安全、衛生等日常管理責任,縣(市)教育局負責業務指導并監管。完善和落實幼兒園年檢制度,加強對無證民辦幼兒園的清查和資格重新認定工作,對未達到基本標準的民辦幼兒園加強指導,限期整改,整改合格的給予認定。
4.擴大學前教育優質資源
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加大引進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力度。鼓勵優質幼兒園以辦分園的形式進行集團式辦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三、培訓保教隊伍,提升師資素質
1.配齊鄉鎮幼兒教師
根據省編制標準,合理核定鄉鎮幼兒教師編制。按編制、人事管理有關規定,選調、調整或公開招聘幼兒教師,配足公鄉鎮辦幼兒園教職工。采取定編定人、定編不定人等方式,建立鄉鎮幼兒教師補充機制,滿足正常教育保育工作需要。
2.擴大鄉鎮幼兒教師來源
執行幼兒教師準入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除公開招聘具備條件的畢業生充實到幼兒教師隊伍外,鄉鎮中小學富余教師(年齡不超過40周歲)愿意轉崗到幼兒園工作的,轉崗教師的身份和待遇依法予以保障。鄉鎮中小學任職的教師,具有幼教專業畢業證,根據需要,可優先考慮安排到幼兒園。
3.加強鄉鎮幼教師資培訓
建立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培訓機制。將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培訓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體系,整體規劃實施。完成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培訓任務,實現幼兒教師專業合格率達到95%以上,保育人員持證上崗率達95%。
四、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
實行學前教育經費預算單列,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可設置學前教育專項經費。按照省定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統籌安排,劃撥不足部分,保障公辦幼兒園的正常運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公辦園發展,對辦園規范、質量合格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給予以獎代補。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五、加強管理
1.安全管理
加強園所安全設施建設,配備保安人員,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落實各項措施。由縣(市)教育、公安、衛生等有關部門按職能分工,加強協作,加大聯合檢查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幼兒園檢查,建立全覆蓋的幼兒園安全防護體系。
2.教育和保育同步
貫徹落實教育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精神,樹立以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幼教以游戲為基本的活動形式,為幼兒提供安全、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全面禁止使用幼兒教材,禁止幼兒園所舉辦各種幼兒特長班、興趣班等,避免和防止片面追求超前教育和幼兒教育“小學化”。
3.健全學前教育管理體制
黔南州應健全鄉鎮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政府職責定位要清晰、職能轉變要到位、各級政府與政府各部門間職權責劃分合理、管理機構和人員設置要健全等,確保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體制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劉珍芳.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狀況探究——以浙江省部分地市幼兒園調查為分析基礎.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年11期
[2]徐捷,丁桂蘇.農村鄉鎮幼兒園教育資源配制問題及應對策略.廣西教育.2012年第33期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