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慧
【摘 要】現代化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社會各界對小學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班主任工作則顯得十分關鍵。小學班主任工作性質較為特殊,現代化社會飛速發展下,更是存在諸多困境,制約了小學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對小學教育質量與水平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學班主任工作困境,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確保小學班主任各項工作有序展開,提高小學教育質量與水平。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困境;對策
班主任為班集體必不可少的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亦是學校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教育方針的重要組份,與學生們的身心健康正常息息相關。傳統班級管理均是以班主任、教師為管理工作的主體,導致學生個性化發展被限制,班級管理效果亦低。教育改革后,各級教學都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傳統班級管理模式根本適應不了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據此,班主任要深刻認識其中存在的各方面問題,并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依具體情況改善管理模式,確保班級管理工作有序展開。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困境
1.管理觀念傳統
小學生的心智并未發育成熟,其更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使得些許小學教師覺得相關教育并不需要將學生作為主體,以傳統管理觀念進行班級管理,便導致管理工作與教學改革進程脫節,并嚴重抑制了小學生思維發展。教師不經意間就使得小學生遵循成人的思維與邏輯,導致其諸多天性被扼殺,影響小學生的個性發展,更談不上對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久而久之,小學生便成為了學習機器,班主任是其操控者,導致班主任和小學生間的嫌隙不斷被拉大,小學生會對此種學習氛圍感到無趣,逐漸便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2.管理模式簡單
我國教育事業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許多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僅選擇一種方式或模式,比如監督管理、督促學生學習等方面內容。班主任給學生的形象或感覺始終都是刻板、嚴肅的,這對小學生自身素質培養影響較大。班主任亦沒有依不同學生的特點,為其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大都選擇總體管理模式,導致小學生個性發展被抑制。而此種教學管理模式會使得教師任務繁重,其管理作用與效果根本不能發揮。班主任定期組織班會后,并未對優秀學生進行相應的表彰,民主管理理念并未充分融入管理目標體系中,小學生長時間處于該管理狀態下,會逐漸失去主體意識,對其未來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3.管理工作多
小學班主任工作內容繁多,通常小學班級設置較大,多為四、五十人數每班,這使得班主任需花費太多時間進行班級管理,不僅是工作時間長,工作量也很大。國家近些年來頒布了諸多政策法規,以期經此保護小學生的權益,導致許多傳統管理方法被限制,班主任管理難度亦隨之增強。這些問題都導致小學班主任工作量多、辛苦,難度與壓力的持續加大而使其忽略了小學生管理的諸多細節問題,其工作積極性亦隨之不斷降低。
4.管理能力缺乏
小學班主任從事一線教學的同時,還要對班集體進行管理,而這對其自身專業能力要求眾多。班主任應有組織管理方面的知識,并具備相應的組織管理能力,需學習心理學方面知識,要懂得溝通協調,但實際工作中,大多數班主任都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導致其許多管理工作無效果。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困難突破對策
1.創新管理觀念
班級管理時,班主任不僅應是管理者,更應是教師與協調者,要懂得處理協調學生間存在的矛盾及復雜關系,要真誠熱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用自己的愛心感染他們。日常教學中,班主任要善于使用欣賞、鼓勵性言詞,并為學生們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不過班級管理中不可僅是使用此種方式。班主任要懂得以學生角度分析相關問題,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不能冷嘲熱諷,要適當的予以鼓勵。班主任要與學生們建立相應的規則,做到身體力行、循循善誘的教導學生。經此方式可有效約束小學生的不規范行為,并可有效改善師生關系。
2.創新管理制度
小學生的自控力、自律力不強,學習效果影響因素諸多,班主任要對每個學生做綜合分析,總結其學生效果影響因素。若是不可控因素影響小學生學習效果,班主任要深入其日常學習及生活,及時掌握小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情況,再依據所獲結果制定科學適宜的規章制度,確保班級管理工作針對有效。班級規章制度制定時,不可總想著一蹴而就,要給小學生們適應制度的時間,要以足夠的耐心對小學生們進行因材施教,確保所制定的規章能夠獲得良好的預期效果。
3.創新管理模式
班主任可依靠小團體來提高班級管理效率,通常班級中會出現些小團體,其形成因素諸多,比如因興趣愛好、學習情況、性格、社交圈等。班級中出現的小團體,班主任不可打壓或強制性解散,應選擇適宜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與指導,使小團體發揮帶頭與指導作用,確保班級內的氛圍是和諧的。班主任應懂得將自己的權利放下,依實際情況將相關管理工作分配給小團體中的領導人兒,讓他們以自身穩定的地位去樹立權威。可選擇些存在于好幾個小團體中的學生幫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使其成本班主任與其他學生聯系的橋梁,并逐漸將班級中的小學生們團結、凝聚起來。
4.創新工作考核制度
學校通常均是以考核方式來評價班主任的工作效果,而評價與價值判斷時互相關聯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的科學有效十分關鍵,校方不可僅注重客觀評價,要注重將小學生價值取向引至正確方向。小學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建立要強調規范與透明,確保各項工作考核客觀公正;并將師德、德育工作成績、學生心理以及行為問題輔導與工作實績納入考核中,確保考核制度具有一定的導向,并為其建立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學校要依自身實際情況,將班主任績效與考核掛鉤,再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待遇。充分發揮待遇杠桿作用,經此調動小學班主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主動展開各項班級管理工作;將班主任工作于教師考核、職稱評聘中的比重加大,強調其要像普通教師一樣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并依實際情況對班級中的各方面事情有效組織與全面管理。
三、結束語
小學教育為基礎教育,其與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思想品德形成均是于此期間奠定基礎,可見小學班主任對小學生的終身發展意義重大。小學班主任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非常關鍵,其自身要深刻認識到專業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小學班主任要樹立自我發展意識,經此促使自己不斷去反思并總結自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分析期間需改善的問題,再依實際情況為自身專業素質提升爭取機會,確保其專業能力不斷提升,并有效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水平與教學質量。本文對小學班主任工作困境進行了簡析,并著眼于創新管理觀念、創新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模式、創新工作考核制度這四個方面,探討了小學班主任工作困難突破對策,以期為小學班主任工作有序展開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張亞杰.試論新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學習,2014(4):153.
[2]徐艷.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26-27.
[3]章燕.小學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干部落實班級自主管理[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8):136.
[4]牛玉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質量[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4):68-69.
[5]劉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方法創新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5(1):201.
[6]劉紅娟.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