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克芬
【摘 要】隨著教育的發展,幼兒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在幼兒教學中除了注重對幼兒的知識教育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幼兒的人格和各方面潛能的發展,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開展音樂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兒還處于認知能力比較弱的階段,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發展,因此幼兒音樂教師必須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讓學前專業的音樂課程得到整合,建立更多有特色的音樂專業課程體系,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學前專業音樂課程的獨特價值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整合策略,對幼兒音樂教學有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師;音樂素養;學前教育;課程整合
教師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更好的適應學前教育發展的趨勢。目前,很多幼兒園音樂教學基于傳統化,在音樂課程設置、培養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不能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不能對幼兒學習品質提升及幼兒成長提供更大的價值,為了促進幼兒音樂教師具備全面和扎實的音樂素養,必須圍繞“專業性”、“整合性”和“創新性發展”,最大限度提升幼兒教師的音樂教學的創新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幼兒學前專業應該主動對音樂課程目標、課程理念、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重構,促進學前教育的更好發展。
一、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獨特價值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把它應用到教育中是非常有價值的,除了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外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音樂課程在教育領域受到了關注。學前教育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前教育的主體是幼兒,幼兒園音樂教學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可以促進幼兒人格的健全和發展,由此可見學前專業音樂課程是具有獨特價值的。很多學者認為,音樂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可以促進人們藝術性和美感的發展,但是從目前的學前專業來看,音樂課程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很多音樂教師自身不具有很強的音樂知識和素養,無法滿足現階段學前教育的發展,因此幼兒教師應該在提升自身音樂素養的基礎上把音樂課程與幼兒園其它相關領域進行有效的整合,積極創新教學模式,讓幼兒園音樂教學更加生動化、游戲化。
二、幼兒教師音樂素養角度下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整合策略
1.科學定位教學目標
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進行整合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這需要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的定位,簡單來說就是讓教師通過音樂教學實踐來提升教師的音樂能力和課程整合技巧,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積極掌握教學規律,吸收和積累教學經驗,充分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提高學前教育的理論水平,促進幼兒教師音樂素養的提升。幼兒音樂教師的發展與幼兒的學習興趣有直接的關系,只有在教師音樂素養提升的基礎上對音樂課程進行整合,幼兒音樂教學才會具有更多的特色,充分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的身心得到發展。
2.構建體系化教學課程
幼兒音樂課程的整合最重要的是構建體系化的教學課程,在實際的幼兒音樂教學中,可以對音樂課程的內容進行豐富和創新。幼兒音樂課程的變化是很大的,教師要隨時關注音樂知識的變化,朝著主流方向發展,對那些落后的音樂知識和內容進行整合和創新。現目前的幼兒音樂課程比較復雜,包括了音樂創作、音樂欣賞、聲樂等,幼兒音樂教師的音樂技能是有限的,無法對所有的課程進行單獨教學,而將所有的課程整合起來,構建體系化的教學課程不僅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還能促進幼兒音樂素養的提升。
3.強化音樂實踐教學
目前,幼兒音樂教學都是停留在理論層次及傳統教法上,忽視了音樂的實踐教學,幼兒的眼界沒有得到開發,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強化音樂實踐教學,讓學前專業的音樂課程得到更好的整合。教師應該給幼兒更多的自由空間,為他們提供音樂實踐的機會,比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組織的音樂活動和音樂比賽中,提升幼兒的表現能力;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幼兒在音樂實踐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幼兒提供更好的學習氛圍,強化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引導幼兒對音樂知識進行內化;最后教師還應該積極創新幼兒音樂教學模式,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體驗式學習模式、自編表演的學習模式等,讓幼兒的學習思維更加活躍,真正達到提升幼兒音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三、結語
音樂課程是幼兒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課程,在培養幼兒的人格和潛能開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幼兒教師要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在這個基礎上對幼兒音樂課程進行整合,構建更有價值和特色的音樂課程體系,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為幼兒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石琳.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改革探索[J].音樂時空,2015年01期
[2]閆昱.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課程整合的探索與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