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汝泉+葉倚歆+劉洪灣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苗木培育技術逐漸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傳統培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工作者的技術性不強、移植方法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具體等等。針對以上情況,相關人員應該選擇優質的木苗進行培育,規范種植面積,從灌溉、除草、施肥等方面細化管理內容。因此,本文以綠化苗木培育技術作為切入點,對其重要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綠化;苗木;培育技術;探討
苗木綠化的意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園林景觀布局的有效方式。第二,有利于植樹造林。第三,技術的優化能夠使社會市場得到合理規劃。因此,工作人員應該根據不同種類的苗木特征進行選擇,體現技術優勢。同時,也要及時的灌溉和施肥,保證苗木能夠吸收到充足的養分。
一、苗圃及苗木的選擇
1.苗圃選擇
苗圃的選擇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就坡度而言,一般要優先考慮地勢低下,并且坡度較緩的向陽避風口,這樣才能夠使苗木吸收足夠的養分,并且保持土地的可利用度。第二,就土地狀況來說,則要選擇酸堿度比較適中的部分,土壤可以偏酸,但不能夠有結節的硬塊,這樣會阻礙水分的滲透。通常情況下,0.8m到1.5m是地下水位的整體深度,這樣能令水源充足并且易于灌溉。
2.苗木的選擇
在苗木的選擇中,工作人員應該對以下幾點內容進行優考慮:第一,應該注重市場的整體動向,根據觀賞者的心理需求而定。因此,應該從外觀、實用性等兩個角度進行考慮。第二,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氣溫,選擇成活率高的苗木,保證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第三,結合苗圃的地質情況來設定苗木的種植位置,并防止土地利用率不當的現象發生。例如:在培育紅楓、紫藤等苗木之前,應該對排水溝的深度和距離進行規劃,以達到完善管理方式的目的。
二、整地坐床
1.深翻土壤
顧名思義,深翻土壤主要是指對土地進行翻整,結合根系的抵抗力確定時間和具體范圍。工作者應該在苗木栽種之前進行松土,并保證土地中沒有結節和硬塊的出現,能夠令水迅速的滲入。一般情況下,翻整的深度一般在20cm到30cm之間,這樣才能夠是土壤的通透性得到保證。另外,工作人員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處理,如果該地區的溫度低下,甚至容易出現大面積的凍土區,應該注重溫度加強與肥力的把控,使得土壤團粒結構能夠得以改善。
2.土壤消毒與苗木坐床
在種植之前,工作人員應該對土壤進行消毒,以減少病蟲侵害的概率。首先,要對農藥的比例進行調節,在1L的水中加入200kg的硝酸鈉,反復晃動2min,使二者混合。最后,為了有效抑制蠐螬等害蟲,也可以在農業制劑中再添加2%的氧化磷酸,達到土壤消毒的目的。第二,從苗木坐床的角度來講,工作人員應該著重對樹根進行保護,將苗圃附近的雜草清除,在枝芽中涂抹一層分解肥,使苗木能夠吸收其中的養分,令成長速度加快。
三、綠化苗木種植
1.起苗
起苗是苗木綠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步驟之一。首先,如果種植土壤相對濕潤,苗木的根系發達,則說明現有的生長條件良好,便于相關人員的栽培工作。綠化者應該利用鐵鍬將苗木連根拔起,并保證土壤不會附著在苗木的移植部分,在輕輕抖動的情況下進行修整。其次,要結合實際條件來選擇具體的起苗方案。如果苗木的移植方式屬于“帶土球狀”,培育者應該從苗木的左右兩端出發,在邊界處開挖,令土壤松動,從而達到起苗的目的。
2.苗木栽植和移植方式
從實際情況來看,苗木的栽植方法有兩種:第一,穴植法。工作人員根據苗木的總量以及每兩株苗木之間的距離來確定穴位的多少。一般情況下,應該將苗木之間的距離固定在20cm左右,這樣才能夠保證樹苗的透氣性。第二,裸根移植。工作人員應該根據苗木種類的不同來確定移植范圍以及密度。例如:木槿所占的體積較小,在生長發育初期呈現叢形,可以將這類苗木的種植密度保持在15cm到18cm之間,這樣既能夠體現空間的有效規劃,也使苗木的產量得以提升。
四、綠化苗木管理
苗木綠化管理是技術實施的重要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樹木的成活率得到了保障。從具體的過程來說,苗木管理主要分為遮蔭、除草、施肥、等幾個部分。遮蔭是其中比較簡單的內容。工作人員應該根據莖葉的粗細來決定遮蔭面積。同時,要定期除草,再將腐爛的苗床拔出,防止質量問題的出現。第三,從施肥的條件來看,一般的肥種包括氮肥、無氧化磷、氧化鉀、硝酸銨等等。以氮肥和無氧化磷的施肥量為例:通常在150kg每畝到250kg每畝之間。
五、混交培育技術
混交培育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喜光苗木與稍耐陰苗木的混交。以廣玉蘭和單干桂花為例:二者的生長速度都比較快,前者對陽光的需求量足,后足屬于稍耐陰苗木。因此,工作人員可以將苗木融合在一起,以混交的方式調整種植密度,將行距固定在1.5m左右。同時,將土壤溫度控制在10攝氏度以上,保證樹苗的穩定生長。第二,庇護性混交。其培育技術的重點在于“行間混合”。種植人員將兩種不同種類的樹苗以穿插的方式進行培育,充分發揮混合苗木間相互促進的作用。
六、結語
綜上所述,綠化苗木培育技術對于園林建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具體的苗木數量進行選址,并確定起苗與移植方式,依照苗木的種類來分析種植范圍。同時,也應該加強對混交技術的研究,為苗木質量與產量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王仕保,張維,王世國. 綠化苗木培育中實用技術探討[J]. 園藝與種苗,2013(09).
[2]馬田余,羅宏偉. 油松綠化苗木培育技術[J]. 中國園藝文摘,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