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玲
【摘 要】班主任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三者之間的協調者和組織者,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是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成員之一。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沖突協調者和決策者,每天要面對學生各種不同的問題,因此,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必然直接聯系著班級整體工作的進行。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水平;指導者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領導核心,班主任的個人魅力對學生具有約束、激勵、感化和間接教育的作用,通過班主任的精細化管理,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從而有力地保障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逐漸構建和諧班級。
一、細化小學生一日常規,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年紀普遍偏小思想單純,且班級有一些平時比較活躍的同學,所以使得整個班級氛圍較為良好。但由于學生大多情況下規范性不強,所以行為習慣較差。要想使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習慣,需要結合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形成學習觀念和習慣。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班級集體活動,樹立團結、班級榮譽等意識。通過良好的班級風氣和學習氛圍來對學生形成一種無形的約束和規范。學校積極組織各種講座和大合唱比賽等。針對一些平時經常遲到早退行為散漫的同學,可以用談心的方法引導他們規范日常行為。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則,通過規范自身行為來起到帶頭作用,以個人魅力來面對處理班級事務,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約束學生的日常學習,使學生逐漸形成科學的學習理念。
二、常到教室,監督學生上課情況
身為一名負責任的班主任,就需要經常到教室去,積極關注每位學生的上課聽講情況,及時與各位任教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換意見,并且及時處理解決班級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例如:對于課堂遲到和早退的同學,班主任應給予其相應的思想教育和處罰,使學生養成按時上下課習慣。一旦發現學生在上課聽講中有交頭接耳、睡覺等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和思想教育。平時對學習困難的部分學生進行檢查作業等情況。通過日常督促,使學生們基本上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積極開展文體娛樂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為了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班主任可以向學校申請學生課余開展體育活動用的體育器材。可以積極參加各學校之間的課外實踐,也可以定期組織一些班級內部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學校資源來增加班集凝聚力,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既為班級爭得了榮譽,也可以達到樹立良好班級形象等目的。
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秋季運動會,鼓勵學生積極表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展示學生特長,形成班級凝聚力。也可以開展班內的籃球比賽、五子棋、象棋、等比賽,豐富學生課外生活;與其他班級開展拔河賽、籃球賽等,增強班級凝聚力。對于班級活動的組織:提前制定好具體實施計劃,明確活動中的各種細節,并及時總結活動中的問題。準備不好的活動就不搞,活動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效果,給學生的頭腦里打下烙印。
四、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學習狀況
由于小學時期學生的年齡較小,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與心智還尚不成熟的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就成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充分利用學生的在校時間,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等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地與家長溝通,幫助學生其解決困難,與家長共同管理。
五、結語
通過日積月累的相處,班主任跟學生們之間會逐步取得彼此的良好信任和溝通。其次,要想最快地了解學生們的性格、心理等特點,制定出有效的管理計劃。通過嚴抓行為習慣、關心學生身心,幫助困難學生、溝通聯系家長等措施來精細化管理班級。長此以往,學生就不僅能在學校學到一技之長,也會逐漸學會做人處世,將來擁有一個好的前途與光明未來。
參考文獻:
[1]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