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申云
[摘要]隨著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推進及黨中央關于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安徽省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從區域差異的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層次分析法等方法,運用SPSS軟件,對安徽省各地級市的投資環境進行比較分析及綜合評價,并結合其自身發展特點,提出相對的政策建議,以圖增強各地級市的投資環境競爭力。
[關鍵詞]投資環境;主成分分析;綜合評價;SPSS
[中圖分類號]F29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6-0064-04
一、引言
投資一直都是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投資環境的優劣是影響投資活動安全和收益的關鍵,直接影響到地方招商引資的效果。隨著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推進及黨中央關于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安徽省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因此,為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安徽省區域經濟協調增長、總體經濟健康發展,而對投資環境的內涵、分類及主要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和評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般而言,投資環境是指伴隨投資活動整個過程的各種周圍情況和條件的總和,包括影響投資活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以及法律環境等。
通過參考吳亞燕、楊晉超對江蘇城市投資環境的研究[1]以及朱相平對山東省城市投資環境的綜合評價等研究[2],運用層次分析法,根據安徽省資源基礎分析以及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作用和指標選擇方法,基于全面性、系統性、差異性、科學性和綜合性等原則,選取了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基礎設施、社會服務環境作為子系統層,結合安徽省投資環境以及相關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對無數據支持的指標進行刪除或替換;再對具體指標體系相關性分析,考慮指標層對子系統的影響程度,盡量選擇內涵豐富又比較獨立的指標[3],結合所能找到的數據,最終構建的安徽省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三、安徽省投資環境主成分分析
1.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
通過安慶統計信息網以及各地區政府工作報告等途徑搜集所需數據,并通過計算獲取無直接數據的指標數據,數據主要來源于《安徽省統計年鑒2016》[4]。將數據導入到SPSS軟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處理。
(1)相關系數矩陣:由于各個指標的類型和單位都大不相同,因而需要將原始數據標準化,消除量綱使其具有可比性。對于標準化后的數據很容易就得到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見表2)
(2)確定主成分:在確定主成分過程中,得到這次主成分分析從原始變量中提取的信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X11保留最多,而外商投資總額X16損失最大。
基于SPSS軟件生成的總方差解釋(見表3),系統默認方差大于1的為主成分,所以只取前四個,四個主成分累積占到總方差的79.86%,且兩個主成分的方差依次為7.005、3.544、2.598、1.228。
2.城市投資環境綜合得分比較
(1)計算主成分得分:因子得分的輸出結果與原始數據一起顯示在數據窗口里面,而主成分的得分是相應的因子得分乘以相應的方差的算術平方根,即:
主成分1得分=因子1得分×7.005,主成分2得分=因子2得分×3.544
主成分3得分=因子3得分×2.598,主成分4得分=因子4得分×1.228
(2)計算綜合得分:得出各市主成分的得分后,依據下列公式計算各市的綜合得分:
綜合得分=7.0057.005+3.544+2.598+1.228×主成分1得分
+3.5447.005+3.544+2.598+1.228×主成分2得分
+2.5987.005+3.544+2.598+1.228×主成分3得分
+1.2287.005+3.544+2.598+1.228×主成分4得分
最后對各地區的主成分得分以及綜合得分進行排序[5],結果如下:
由綜合得分的排序可知,安徽省各地級市投資環境的綜合實力由強到弱依次為:合肥,蕪湖,馬鞍山,黃山,阜陽,蚌埠,銅陵,淮南,亳州,安慶,宣城,六安,淮北,池州,宿州,滁州。
四、安徽省各地級市投資環境綜合評價
1.合肥。綜合各個主成分得分及成分矩陣來看,不難發現除了第三主成分排名較靠后外,其余主成分得分均名列前茅,這表明合肥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額、高校學生數等指標上占據優勢,投資環境優良,發展空間很大。
2.蕪湖。蕪湖地處長三角西南部,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其第一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得分位列榜首,尤其是經濟環境非常發達,投資環境顯然十分具有發展潛力[6]。
3.馬鞍山。從主成分得分來看,馬鞍山第一、四主成分排名較靠前,但第二、三主成分排名倒數,可以看出其在自然環境與社會服務環境方面稍顯弱勢,但馬鞍山作為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的所在地,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其經濟環境方面占據一定優勢,投資環境優化方向可以考慮發展環保經濟。
4.黃山。黃山市是安徽省著名的旅游城市,第二主成分得分很高,社會服務環境優良,但工業方面較弱,投資環境優化方向可以偏向大力發展旅游業。
5.阜陽。阜陽位居長三角經濟圈的直接輻射區,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具有承東接西、呼南應北的獨特區位優勢。其第二、三主成分排名靠前,但一、四主成分排名靠后,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高校學生數方面稍顯不足。
6.蚌埠。蚌埠地處淮河中游,京滬鐵路、淮南鐵路的交匯點,同時也是京滬高鐵、京福高鐵、哈滬高鐵、京臺高鐵的交匯點,因而其交通流量較大,第一、二主成分排名靠前。
7.銅陵。銅陵的第一主成分相當靠前,主要是由于其位于長江下游,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銅經濟發達,經濟環境優渥,高校學生數亦不顯劣勢,但其他三個主成分方面則略有不足。
8.淮南?;茨系靥庨L江三角洲腹地,是華東工業糧倉以及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市。因而第一主成分得分靠前,經濟環境優良,但其他主成分得分稍顯落后,人才資源方面略有不足。
9.亳州。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其第二、三、四主成分排名較前,但第一主成分較后,表明亳州市固定資產投資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等方面有所不足,高校學生數相對不足,人才資源供應相對較少[5]。
10.安慶。安慶是皖西南區域中心城市,其第三主成分得分較為靠前,表明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態勢良好,但其他方面相對落后。
11.宣城。各主成分得分均為尚可,相對中庸,但由于宣城處在滬寧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線上,是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和資本轉移的前沿陣地,故投資環境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12.六安。六安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第二、三主成分得分較高,但第一、四主成分得分較低,表明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外商投資總額等指標相對較低,但社會服務等方面較有優勢。
13.淮北。淮北作為運河故里、能源之都,第一、四主成分得分排名中等,第二、三主成分得分相對較低,由此看出淮北市社會服務環境方面稍顯劣勢,高校學生數等指標不占優勢,人才資源相對不足。
14.池州。第三、四主成分得分相對較高,主要是由于池州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其旅游業相對發達,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推動力。
15.宿州。宿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華東重要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是安徽省距離出??谧罱某鞘?。其第二主成分得分較高,但其他主成分得分相對較低,使得其整體綜合實力排名相對靠后。
16.滁州。滁州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第二主成分得分相當得高,但其他主成分排名較為落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等指標優勢明顯,但人均生產總值、外商投資總額等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綜合得分的排名[5]。
五、對策建議
根據模型結果以及上述綜合評價結論,可以看出安徽省區域經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區域之間差異較大,因此提出以下建議:
1.針對排名靠前的城市,如合肥、蕪湖等,可以使其發揮效應,加強地區聯系,帶動周邊城市經濟,使安徽省整體投資環境有所提高;此外,安徽省也應改善優惠政策的區域差異,促進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2.針對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的城市,如黃山、安慶、池州等,可以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充分利用區域內的旅游資源優勢,在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維護好生態環境,提高城市投資環境的吸引力[6]。
3.針對具有地理位置優勢的城市,如阜陽、蚌埠、宿州等,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優勢,借助于長三角經濟圈的輻射效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自身投資環境水平的提高。
4.針對工業城市,如馬鞍山、銅陵等,可以發揮能源優勢,完善城市的產業結構,結合生態環境治理來優化城市的投資環境。
5.針對各方面實力都不突出的城市,可以借助周邊城市的發展輻射效應,利用自身各項資源,構造特色的小城市招牌,增強經濟實力[7]。
[參考文獻]
[1]吳亞燕,楊晉超. 基于AHP下的江蘇城市投資環境的評價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6(1):68-70.
[2]朱相平.山東省城市投資環境綜合評價及發展對策研究[A].決策與管理研究(2007-2008)——山東省軟科學計劃優秀成果匯編(第七冊·下)[C].2009(6).
[3]黃茂珂. 投資環境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研究[J]. 江蘇科技信息,2016 (9):24-25.
[4]《安徽省統計年鑒2016》.
[5]周愛前,郭冬,顧紅春.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蘇省城市投資環境綜合評價[J]. 商業時代,2010 (6):131-133.
[6]趙少平.安徽省城市投資環境的實證研究[J].商業時代,2008 (13):95-97.
[7]馬榮,張杏梅.山西省城市投資環境評價與分析[J].山西農經,2016(10):4-5.
(責任編輯:顧曉濱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