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進步,互聯網金融服務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展現出聯網金融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美好前景。面對金融市場的多重壓力,城市商業銀行應該將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引入企業管理、商業運行和營銷模式之中,不斷提高業務創新能力,完善互聯網金融服務,緊跟互聯網+時代技術發展步伐。如此才能在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中具有主動權。
關鍵詞:互聯網+;城市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
一、互聯網金融已成為當下金融市場的主要趨勢
近年來“互聯網+”成為人們熱議的高頻詞匯,所謂“互聯網+”即:完整而健全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部分及領域的相互結合、滲透應用的過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但互聯網+時代對于傳統產業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給傳統產業帶來了危機和焦慮,另一方面也能讓傳統產業獲得勃勃生機”。這種變化在金融市場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1.網絡貸款業務異軍突起
近年來P2P貸款勢頭迅猛,P2P貸款受到用戶的歡迎是因為它的廣泛性、效率性和靈活性。較比銀行繁瑣的借貸審核流程,P2P貸款使借貸雙方通過網絡實現互聯,只需要借貸人的信用合格并符合平臺的流程就可以快速滿足借貸雙方的要求。而且P2P平臺的低廉成本和高額收益對于投資方來說具有十分強的誘惑力。除了P2P貸款之外,網絡小額貸款也成為當下年輕人比較歡迎的網絡金融模式,比如由阿里巴巴公司推出的“螞蟻花唄”,由京東金融推出的“京東白條”都是網絡小貸中比較成功的案例。
2.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蓬勃發展
第三方支付平臺應該是大眾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網絡金融服務,它可以讓人們隨時隨地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或服務,方便快捷的付款方式可以節約許多由購物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截止到2013年8月我國就有25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獲得牌照,其中可提供網絡支付的公司有97家。如今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已不僅僅是銀行之間的橋梁,這些公司都在不斷推出更加快捷新穎的支付方式,(例如二維碼技術)實現不通過銀行就可完成支付,如此就有可能撼動銀行在支付市場的地位。
3.網絡理財以小搏大
余額寶的首次出現刷新了人們對理財的認識,網絡理財沒有額度限制一些理財產品1元就可以購買,也沒有周期限制隨時購買隨時贖回,并且年收益率高于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網絡定期理財的年收益率同樣高于銀行定期非保本理財的年收益率,而且網絡定期理財的贖回方式有很多種,比銀行定期理財靈活許多。就算不具備相關的金融知識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方便、靈活、門檻低及產品豐富成為網絡理財的主要優勢。網絡理財正在與銀行理財之間進行一場博弈,網絡理財以銀行理財無法具備的新型優勢,沖擊著銀行理財在金融市場中的傳統優勢。
綜上所述,互聯網與金融市場的融合日趨成熟,互聯網金融在不斷搶占金融市場,“銀行體量和盤子雖然很大,但如果固有業務模式被逐漸蠶食,慢慢會影響到大客戶的業務模式,影響到銀行的核心利潤來源。”
二、完善互聯網金融服務是城市商業銀行尋求發展的重要路徑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立足地方金融市場,服務地方經濟。如今城市商業銀行在同國有銀行和國內外資銀行搶占金融市場的同時,還要與互聯網金融展開博弈。互聯網金融的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現實參考,在改進傳統業務的同時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服務,對于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至關重要。
1.網上銀行是基礎
網上銀行是城市商業銀行開發最早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并且能夠保障用戶網上交易的安全性,控制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目前各城市商業銀行推出的網上銀行服務基本上包含了七項:查詢、對賬、轉賬、投資理財、繳費服務、信用卡還款、代發工資等傳統服務項目,這些項目可以滿足用戶的基本需要。網上銀行是城市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技術基礎。同其他互聯網金融服務相比較,網上銀行的優勢在于其安全性和穩定性高于其他互聯網金融服務;其劣勢在于網上銀行的操作相對復雜,使用戶無法體驗到與其他互聯網金融服務相同的快捷感,網上銀行的服務項目也略顯單一。
2.手機銀行是延伸
手機銀行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網上銀行服務的空白,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中國手機用戶規模已達12.86億;2014年四季度手機銀行客戶端交易金額達9.26萬億元,2014年手機交易規模為32.8億元。”可見移動金融擁有者大量的用戶群。同時,手機銀行的成本低于網上銀行,而且手機銀行使用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比網上銀行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可將手機銀行看做是網上銀行的技術延伸。可見,城市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以網上銀行為技術基礎,以手機銀行為技術延伸的情況下,引入新的技術,在業務允許的范圍內,不斷創新出符合客戶要求,且具有競爭力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3.通過合作引入新技術創新互聯網服務
城市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應當以雙方的合作為前提,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不僅可以作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切入,而且也為自身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在合作過程中需要注意:首先,合作應基于雙方的商業模式,商業理念和企業文化,尋找適合的合作伙伴;其次合作不要流于表面,城商行要通過合作挖掘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深度了解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運行模式,并從商品營銷合作上升到商業模式化運作;最后,建立合作聯盟,城商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確定戰略伙伴關系,通過聯盟將雙方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推向新的高度。于此同時,城市商業銀行應不斷引入新技術,加快自身互聯網服務的創新速度。如: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和認識計算等。
三、遼陽銀行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向
遼陽銀行從2010年更名至今,截至2015年末,全行資產規模突破900億元,各項存款余額696.38億元,實現凈利潤7.29億元。作為一個三線城市的地方商業銀行,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績是不易的,這也直接證明了遼陽銀行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理念的成功。
在互聯網+時代日新月異的技術爆炸,遼陽銀行為了順應互聯網+時代的客戶需求,開展了具有自身特點的網上銀行服務和手機銀行服務,并在此基礎上與支付寶、京東支付兩大支付平臺展開合作。雖然遼陽銀行已經開展了互聯網金融服務,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著問題:一是遼陽銀行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的服務項目基本相同,并沒有根據自身的商業特點打造自己獨有的服務項目,這沒有發揮出手機銀行的優勢;二是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不夠深入,遼陽銀行與支付寶的合作并不完整,用戶只能將遼陽銀行借記卡綁定支付寶后,只能將其中的資金轉入支付寶,卻不能講支付寶中的資金提出到遼陽銀行借記卡中,這大大影響了用戶的體驗;三是遼陽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創新速度較緩慢,這將使遼陽銀行失去搶占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先機,在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戰場中陷入被對手拖著走的困境。
面對當前的問題,遼陽銀行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尋找解決途徑。首先,以服務對象對依托,打造適合中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例如為中小微企業量身打造互聯網融資服務,使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在三農中推廣手機銀行服務,深度挖掘欠發達地區移動金融的發展潛力;其次,尋求具有未來前景的小規模金融科技公司開展深入合作,互聯網是開發不完的資源,其中有著無盡的財富等待開創者,尋找當下并不成熟卻具有未來市場潛力的項目展開合作,這樣即節約了雙方合作的成本,又能率先占有未開發的互聯網金融市場;最后,引入互聯網+理念,改變傳統商業模式和營銷模式,提供創新土壤和機制,培養創新人才,吸納創新思維,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遼陽銀行在互聯網+時代下遇到的新問題。
總之,城市商業銀行的創新首先要面對思維和意識如何改變的問題,只有在銀行將“戰略、人員、流程、組織、文化、技術這幾個方面的改變整合”之后,銀行才真正走上創新之路,銀行的創新才能具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吉斌,彭盾.《互聯網+》.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前言、序.
[2]趙亮.“互聯網+”時代下的銀行創新之道[J].銀行家,2016(1):p117-118.
[3]劉斌.欠發達地區移動金融發展之路還長[J].銀行家,2016(1):p119-120.
作者簡介:韓曉陽(1989- ),男,畢業于遼寧大學,哲學碩士,現在遼陽銀行沈陽分零售銀行部行從事客戶經理工作,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服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