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麗
【內容摘要】《課標》指出:生物學科要重視和時代發展、社會變革的有機融合。高中生物教師必須立足學生生活實際,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讓課堂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這樣不但可以延伸和拓展課堂教學空間,又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本文就生活化教學理念實施的途徑和策略進行有益地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生物學科 課堂教學 生活化模式 實施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不斷發展,高中生物學科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同時《課標》也要求課堂教學與時代發展相融合,走“生活化”教學模式之路。所謂“生活化”,就是教學行為要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做好學情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學生的知識儲備、生活狀態、學習現狀,并據此合理選擇和建構教學內容,有效植入生活素材,拓展課堂教學空間,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課堂教學效益,繼而形成學生自己的個性生物情感,培植自己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改進教學方法,有效利用生活資源
生活是一切知識的本源。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時,必須扭轉自己的教學理念,更新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要有效利用身邊的各種教學資源,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生物問題,進而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課堂融合生活。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實踐活動、觀察日記、園地種植、網上沖浪、刊物閱讀、視頻欣賞、空間瀏覽等形式,引導學生從海量的生物信息中收集有用信息為課堂教學所用,增進學生的知識儲備,“生活化”生物課堂教學。例如,教學“亞硝酸鹽”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完成“網上沖浪”作業,讓學生利用網絡收集以下知識:亞硝酸鹽究竟是什么?生活中它有哪些應用,有什么作用?它有哪些危害,我們該怎么預防才是最科學的做法?課中,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網絡信息進行交流,可以全面的認識亞硝酸鹽的用途和危害。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亞硝酸鹽的廣泛應用。學生結合課件可以直觀地了解相關知識,形成對亞硝酸鹽的正確認識。
二、優化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高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已經日趨完備,加之中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渴求從各種生物知識以及生物現象中獲取線索,滿足自己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日常生物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滿足學生學習欲望,在選擇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的教學內容的同時,還應當注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的運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興趣,讓其主動自愿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以促進“生活化”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
三、重組生活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時代發展的不斷加快,許多新的生物技術逐步走進公眾視野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這些也為生物學科課堂教學提供了新鮮素材。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大膽取舍,選編重組生活中的現代生物技術的有關知識,為學生打開視野引進新知,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培養生物學科的學習欲望,改變傳統的生物意識,努力營造積極和諧輕松直觀的教學環境,力爭全面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益水平。例如:教學“現代生物技術”時,為了讓學生能直觀地感知到現代技術的發達和進步,教師設計了“現代生物技術早知道”環節,通過課件和視頻展示出現代生物技術在現實中的廣泛應用:白血病的治療、骨髓移植、生物農藥、生物武器、轉基因食品等等,并通過交流研討相關內容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在此基礎上教師相機導入新課教學,引出概念,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從而進一步提升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課后延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高中生物教學的目的除了提高升學率以外,還在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師應當多組織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能夠知道生物教學與我們生活實踐密切,感受到生物知識的無處不在,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拓寬學生知識面,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補充生物課堂教學的不足。例如,在教學“過敏反應”一節時,由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會有一部分同學對某種事物過敏,如花粉、海鮮等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那些容易過敏的同學簡要闡述一下其過敏時的癥狀以及消除這種過敏現狀的方法,由于學生有過切身的感受,能夠生動形象的將其描繪出來,同時,也知道具體的解決策略,如此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高漲,有效性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建立也能夠得以實現。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學科應該合理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益。生物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生活以及學習情況,不斷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要有效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身所學的生物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鞏固學生生物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從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黃巍. 讓教學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淺談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幾點策略[J]. 中學生物學,2010,26(8):33-34.
[2] 謝建中.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J]. 生物學教學,2006,31 (01):15-16.
[3] 牟麗紅.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有效性的探究[J]. 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S4):83-84+89.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州永靖縣移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