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黎
摘 要:隨著人們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初中體育教學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以初中體育學科中的田徑教學為例,采用目標教學模式對其進行實踐教學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體育學科;目標教學;體質健康
一、引言
隨著體育考試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考試方式使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中考體育考試的加入,使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事先制訂詳細而周全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認識到體育成績的重要性,進而更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為了使體育教學的效果更加顯著,體育教師開始嘗試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其中目標教學法受到初中體育教師的重視和歡迎。
相對于傳統的體育學科教學模式,目標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教學目標的設置方面,目標教學法使體育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對內容有引領作用;在教學要求方面,目標教學法能夠使教學過程可量化定制,強調知識、技能與態度同等重要;在教學方法層面,目標教學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引導作用,實現多種教學方法并行;在教學步驟方面,目標教學法更加精細;在教學評價上,目標教學模式能夠實現隨時反饋評價與階段形成性測試,進而保障教師可以準確、隨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初中體育目標教學模式的教學實驗構建
1.教學實驗目標及對象
在本文的教學實驗研究中,以目標教學模式為教學方法,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則引導整個教學過程,使教學的重心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進而說明目標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隨機選取我校初中二年級兩個班級作為教學實驗對象,其中一個班級設為對照班,采用傳統體育教學方法,另一班級設為實驗班,采用目標教學模式,以一個學期為教學實驗周期,教學實驗開始與結束時,分別對學生進行體育成績統計與分析。
2.教學實驗方法
在設計教學實驗時,首先采用文獻分析法,將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為本文研究的理論基礎,并通過文獻研究成果來拓寬研究思路。之后對初中體育教學專家或高級教師進行訪談,確定教學實驗中所涉及的主要研究指標。在教學實驗開始之前,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對200米短跑的認識、身體素質情況、對體育教學的意見等。
3.教學實驗設計及實施
(1)教學設計
首先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分為教學總目標與教學子目標。總目標為: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增強體質,體驗運動快樂與成功,養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子目標分為一級目標與二級目標,其中一級目標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二級目標則是對一級目標的詳細分解。教學中按照學生性別、體質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并通過目標導入來創造學習情境。教學的程序設定為:制訂合理目標→目標定位→提出課題并闡明目標→實施目標→強化目標→教學反饋及矯正→評價與總結。教學評價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
(2)教學實施
首先,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教學實驗前的測試,測試內容包括身體發育情況、立定跳遠、肺活量、握力、臺階測試、200短跑等,并將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其次,以一個學期的田徑教學為例進行教學實施,按照對照性實驗的方法,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班采用目標教學法。以200米短跑中的彎道跑為例,具體教學實施步驟如下:第一,制訂目標,并制訂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預防與糾正措施,先對目標進行定位,包括彎道跑中需要掌握的運動技能,如起跑切線助跑、途中跑身體內傾及擺臀、接近直線跑道時身體姿態調整;第二,按照目標對每個子目標進行詳細的說明,體育教師做出示范,并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實施;第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并結合學情特點和彎道跑技術要求設計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小組競賽、團隊競賽等;第四,對學生練習中的情況進行觀察,并及時矯正出現的問題;第五,在每節課完成之后進行評價和總結,肯定和鼓勵學生的學習成果,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4.教學實驗結果及分析
在完成教學實驗之后,分別對實驗班學生和對照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成績測試。200米短跑的測試結果顯示,無論是對照班還是實驗班學生,教學實驗后成績均好于教學實驗前,實驗班男生與對照班男生200米短跑的進步幅度分別為1.83秒和1.14秒,實驗班女生與對照班女生200米短跑的進步幅度分別為1.39秒和1.07秒。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實驗班學生在200米短跑成績的提升上明顯好于對照班,這說明目標教學模式對體育教學來說具有明顯的實效性。
此外,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采用目標教學法的實驗班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參與度、體育知識的掌握情況等方面也明顯好于對照班,這說明目標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陳曉琴.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目標教學模式應用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