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廣受各方主體關注。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符合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多個方面的現實意義。初中生經過小學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進入初中之后學習數學知識相對來說適應性更強,能比較快的適應初中數學教學的節奏。初中數學老師要豐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對于學生數學成績水平的提高和教學質量的改變都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
一、豐富教學方式,認同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教育改革近年來的寬度和深度都在不斷的拓展,同時也給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方式帶來了非常深刻的變化。作為教學地位較高的數學科目,對其進行改革也是必然要做的并且需要加大力度去做的改革。新課程教學改革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既要能夠看到此次教育改革帶來的機遇,也要看到教育改革帶來的挑戰。因此,當前時期老師要著眼于自身教學能力的改善,提升教學能力的自我修養和自身的教學水平。創建出更加輕松和諧的氛圍,促使學生保持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態度,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主動。老師可以學習并且引進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的瓶頸,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最為恰當的教學方式。比如老師在課堂上教初中生做應用題時,可以考慮通過多媒體的形式設計與題目主旨相關的生動的畫面,學生對這種教學形式會更加容易接受,不會產生抵觸情緒,也更加喜歡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更愿意去思考。然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按照動畫的展示列出對應的算式進行解答,如果學生列不出來,老師可以對題目進行分解,進行更為細致的解答。
此外,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認清作為老師,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哪些事情,要鼓勵學生做什么事情等。老師一定要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活動,不應該超出這個范圍,要認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出科學的教學方案。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此基礎上致力于提供初中生的數學成績水平。
二、從學習最需要的部分著手解決
初中數學更加偏向于對數學知識的具體運用。在課堂上學習數學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解答應用題。因此,初中生最需要最渴望要懂得知識就是如何利用課本上的知識去解答遇到的應用題。通常情況下,初中學生對于一些應用題的題干部分不能完全理解,對題干中的隱含條件也挖掘不出來,這就需要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的初期對應用題的講解盡可能做到細致,對題干的意思和隱含的條件進行講述,教會學生挖掘學生一般在題干中不會注意到的信息的方法。老師在對應用題的解答過程進行講解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明確講解的目的不是告訴學生題目的答案而是教會學生解題的方法與技巧。讓學生理清解決應用題問題的思路,從而掌握解決應用題最為有效的方法,起到對同一類應用題舉一反三的效果,學生遇到同一類題目時也能夠輕車熟路,輕松的進行解答。老師要注意每講完一道題時,都要安排同一類型的題目,讓學生運用所教的方法試著去解答,以達到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如果學生依然不會解答,那么老師要去思考講解過程中是不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及時的進行調節和梳理,然后再講解一遍或者換種教學方式去演示一遍,形成重復記憶的效果,促使解題方法在學生的印象里更加深刻,同時理解程度也更深。
三、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
教學生活化是新時期從事教學工作應該要做到的教學任務。所謂的教學生活化本質上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能夠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也能夠促進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知識和鞏固知識。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要多進行生活化的運用,多考慮所帶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生活化教學來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要對自己過往的教學方式加以優化改進,擯棄傳統落后的教育理念,培養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具有進步性的教學理念。初中數學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不僅僅是形式上參與,而是學習態度、學習心理等多方面的參與。
初中數學老師在課堂上具體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時,教師要注意語言的選擇和使用一定要符合生活化教學的特點,提問問題的方式和問題的設置也要更加符合生活化的特征,課后布置的作業也要符合生活化的形式。但是當前時期,生活化運用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起到的教學效果并不好。雖然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很多數學教師都引入了相關的教學素材,采用了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但是這些素材多來源于網絡或者其他途徑,也不富有生活化教學所需要的素材的層次感,并且與現階段初中生的生活經驗并不相符,也沒有結合初中生的特點。學生在課堂聽課的過程中就很難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和個人的特點相結合,無法獲得對數學知識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不能從生活經驗的角度去思考數學知識。另一方面一些初中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味的追求生活化也讓老師忽視了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其他教學方法共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導致教學效果越來越差,與生活化的目的背道而馳。從根本上說,老師運用教學生活化方法的不合理違背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理念的初衷,使得課堂教學效果越來越差。
四、結語
新時期的數學教學方法非常的豐富,初中數學老師要抓住教育改革帶來的機遇不斷的學習和豐富教學方式,多個途徑同時進行。筆者認為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科學的方法就是要從老師著手。雖然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之后,從根本上否定了老師在傳統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但是老師的作用和功能依然不可忽略。只有老師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學習不同的教學模式,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才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好的表現,實現高質量的教學。
參考文獻:
[1]俞劍波.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J].中學數學雜志:初中版,2007(4):1-6.
[2]朱桂敏.試述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中學版,2009(9):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