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京華煙云》中體現的包括生態、宗教、語言、物質和社會文化在內的五個方面,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傳統的中國文化的畫卷,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
關鍵詞:中國文化;對比;再現
1《京華煙云》簡介
《京華煙云》是林語堂先生旅居巴黎時于1938—1939年間用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該小說以抗日戰爭間的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為背景,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的興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歡離合,展現了中國社會歷史的風云變幻。
2《京華煙云》中體現的五種中國傳統文化
2.1生態文化
任何一個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氣候等條件的差異構成了其獨特的生態文化。此類詞的出現必然體現其民族的地域色彩。如:表示省市的Shantung——山東;Fukien——福建;Anhwei——安徽;表示具體地點的Matajen Hutung——馬大人胡同;Yungtingmen Gate——永定門;表示著名景點的Taishan——泰山;Shanhaikwan山——海關等。
2.2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兩大支柱儒教和道教在《京華煙云》中都得以體現。林語堂用中國英語向西方讀者介紹了獨特的中國宗教文化,讓他們體會到中國宗教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異同。例如:“All things are determined from above.”(一切皆由天定)。林語堂在翻譯“天”時采用異化的手法,用“above”來代替“god”,這讓中國的宗教文化有了自己的表達方式。
2.3語言文化
民間俗語和格言:民間俗語和格言是一個民族的集體智慧。林語堂先生在翻譯此類語言時,采用的異化翻譯策略,既帶有異域風情,又符合西方讀者的閱讀審美觀。如:“killing a chicken as a warning to monkeys”(殺雞儆猴)。
中國的哲學思想和古詩、習語:在《京華煙云》中隱含了許多道家的哲學思想。如書中提到的“chi”(氣),“fuchi”(福氣),“The Celestial and Terrestrial Cyles”(天干地支)等詞,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同時,小說中出現的許多古詩和習語都具有生動形象、富于哲理的語言特征。如:“He believes that men contrive,but the gods decides”(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2.4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體現在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體現出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時代特征。例如,“tigerhead shoes”(虎頭鞋),“tsungtse”(粽子),“lapacho”(臘八粥),在用英語表達這些中國特有的物質時,林語堂會先給出簡單的音譯,并加以詳盡的解釋,有利于西方讀者了解中國豐富的物質文化,從而引起西方讀者的興趣,促進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
2.5社會文化
社會文化包括一個民族的傳統習俗、生活方式、等級觀念、習慣稱謂等等,《京華煙云》可以被看作一部社會歷史書,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動蕩時期的社會現象。
姓名、稱謂:在《京華煙云》中,林語堂先生以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創造出一系列具有鮮明特點的名字,如:Mulan(木蘭),Mochow(莫愁),Bluehaze(青霞)等,林采用直譯的方法轉換成英文,體現了中國取名藝術中的意蘊。其次,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人稱稱謂,根據血緣、尊卑、親疏關系等不同,可從中窺見中國社會等級制度的一隅。如Laoyhe(老爺),taitai(太太),shaoyeh(少爺),hsiaochieh(小姐)等等。
等級觀念:中國的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在這種社會壞境下男女、長幼、同輩、主仆之間都有一系列約定俗成的稱謂。作者將中國近代大家族成員的傳統稱謂用英文作了貼切的介紹,這種注解既通俗易懂,又便于英語讀者閱讀,同時還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
歷史事件:書中還涉及許多具體的歷史事件、人物等,因此也衍生出相應的屬于中國社會獨有的詞,如:The Boxers(義和團),“Honored Mother”(圣母),The Green Gang(青幫),Manchus(滿清)等一系列詞,都是與當時社會的歷史事件息息相關的,西方讀者也比較容易理解,增強了全書的背景性。
3《京華煙云》中的中國式的婚喪嫁娶
婚禮:《京華煙云》中描寫的婚禮各不相同,反映了當時處于變化之中的中國的真實情況。一是曼娘的婚禮,反映了封建禮教的殘忍,也顯示出中國民眾普遍的一種巫術思維方式。二是姚木蘭的婚禮,作者濃墨重彩的描寫,全景式地展現了民國年間的傳統婚俗。三是莫愁的婚禮,是中西結合的婚禮。四是孔立夫在山頂上以大樹為證為妹妹和妹夫舉行的婚禮,反應了當時年輕人激進的思想。書中關于婚禮的描寫有大量的東方詞匯,如:“cross the threshold”(過門),“disturb the bridal chamber”(鬧洞房)等。
喪禮:儒家思想影響下的中國人,把喪禮與孝道聯系在一起,強調事死如事生。《京華煙云》中喪事的描寫非常多,書中展現喪禮的傳統詞匯包括:“keeping the vigil,or guarding the,soul”(守靈);“kaitiao”(開吊)等。這些婚葬習俗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與西方的婚葬習俗有著明顯差異。
4結語
本文對《京華煙云》中描寫的內容從生態文化、宗教文化、語言文化、物質文化和社會文化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概括,向讀者展示了一副全景式的中國傳統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的風貌,便與西方讀者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傳播中國文化,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開啟了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Lin,Yutang,Moment in 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
[2]葛傳椝.漫談由漢譯英問題[J].翻譯通訊,1980.
[3]林語堂.京華煙云[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劉嫣君(1992—),女,天津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生,主要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