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佰霖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直播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愛,其真實性和直觀性吸引了大批網友的關注。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直播也逐漸被大學生所喜愛和接受。針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創新,直播給教育者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觀念。如何利用好網絡直播方法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關鍵詞:網絡直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遇;挑戰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尤其對于大學生來說,利用網絡生活學習已然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綜合2016年整個網絡大環境下,網絡直播成了2016年的熱詞,因此也出現了很多直播的app,例如:映客、花椒等。也出現了一批批網紅,其中大學生網紅更是占領了大多數。網絡的信息化使得直播中出現了許多新名詞、新觀念,在網絡直播中,冗雜的信息充斥著大學生的思維和觀念,一定程度上在潛移默化影響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這些直播軟件的興起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如何利用網絡直播的優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加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從而在信息化時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網絡直播
(一)網絡直播的概念
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被各大高校所采用并在逐步提升使用力度。網絡直播從字面理解就是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實現網上直播。網絡直播采用視頻和音頻相結合的形式,給人以真實感和直接感,觀眾可以通過選擇自己喜愛的內容觀看直播,和直播電視相比,網絡直播更加平民化和生活化。對主播要求也沒有那么高,直播的內容只要不觸犯法律,不違反相關規定,便可以實時進行直播。
(二)網絡直播的特點
可視性強。直播區別于微信和QQ的熟人之間的交往,網絡直播主要依賴的人群是陌生群體,在大多數情況下,網絡主播和觀眾是不認識的,通過觀看直播建立起一定的關系。由于不用真實姓名,雙方都可以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交流的壓力。
互動性強。網絡直播是主播用語音加視頻的方式展示表演的內容,而觀眾可通過為主播刷禮物、打字評論方式和主播形成互動,這樣的交流方式使得觀眾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參與度高。在網絡信息化時代,人人都可以表達自我、張揚個性。網絡主播沒有門檻,只要實名制下載軟件,即可開通直播。任何人想要表達自我都會有展示的平臺。在信息化時代,公眾參與度不僅能創造一定的經濟利益,也可以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利用網絡直播還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張揚個性,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三)網絡直播在大學生中的應用現狀
手機、電腦已成為大學生必備的工具,且大學生對其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網絡直播的特點吸引了大批觀眾尤其是大學生的關注。直播帶來的巨大利潤吸引著人們,大學生的年輕與活力更是直播所需要的,而且大學生中的一部分已然成為直播的主力軍,并涌現出一大批的網紅。
二、網絡直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網絡直播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
網絡直播的發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了一定的機遇,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直播的特點,轉變教育方式。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高校的教師開通直播賬號,以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直播的方式和學生形成互動。和微博等相比,減少了一定的工作量。可以真正地實現零距離溝通,并且學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和教師形成互動。由于直播的匿名性,在直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說出心聲。
網絡直播相比較慕課等新型教學方式的優勢在于,互動性強,可真正實現遠程教育。在遠程教育的過程中,能及時地了解學生動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因此更具有靈活性。學生可當時提出問題,教師的教學效果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在直播結束后,學生也可通過回放來觀看,實現了資源共享。
網絡直播的主要教育方式就是說服教育,通過直播,教育者可以樹立典型和榜樣人物,和學生形成互動,增加了真實性和可信度。網絡直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在課下利用直播的方式可以強調和再講解,為學生考慮。
(二)網絡直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網絡直播冗雜性充斥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網絡直播可以對新聞、美景美食、生活學習、娛樂等各個方面進行直播,可以對正在進行的事情進行直播,這種信息的全面性易對大學生造成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例如:窺視,娛樂等。大學期間,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辨別能力還不夠強大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陷阱。而網絡直播的使用門檻低也使得許多惡意炒作,淫穢色情的傳播。例如斗魚的性愛直播,還有快手的吃仙人球等等。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賺得更高的利潤,一部分主播不惜出賣自己的廉恥。而且部分商家也打擦邊球,故意制造噱頭進行炒作。尤其是女大學生主播,穿著暴露吸引觀眾更是屢見不鮮。這些信息都極易對大學生產生負面影響,使其思想觀念偏頗,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造成沖擊。
網絡直播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壓力。網絡直播要求教育者要全面地掌握知識,除在課堂上需要對學生進行關心和幫助,在直播時也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發展。但是由于匿名性,教師在交談的過程中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來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對號入座。網絡直播需要學校的技術部門及領導部門的相互配合,在直播的過程中教師要恪守原則,在直播的過程中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直播宣揚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話題和視頻。教師需要像“明星”一樣包裝自我,展示自我,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壓力和負擔。
網絡直播信息的豐富性挑戰教師的權威。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理論為主,難以對學生產生吸引力。直播具有開放性,只要下載軟件,便可進行直播,傳遞信息,滿足學生的自我滿足感和好奇心。豐富的信息量充斥著學生的思想觀念,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挑戰。
三、網絡直播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一)加強校園網絡管理
網絡直播要求學校要加大網絡安全的管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用學校的網絡來瀏覽直播。建立健全網絡管理制度,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的內容的直播和傳播。在教師直播的同時,防止黑客入侵,傳播不良信息。在學生觀看直播時,設置投訴信號,大學生可以及時反饋。尤其是大學生做主播,學校要完善各項教學規定。建立一整套機制,降低建設成本,優化校園配置。保證系統用戶的安全,最主要要注意校園網的吞吐量,要保證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各系統都能夠安全有序的運轉。
(二)建立培訓考核制度
網絡直播雖然對主播的要求較低,但是作為教育者,必須要有較高的素質。網絡直播不同于現場教學,帶有表演性。因此,學校要培養教師的感染力和親和力,使學生能夠愿意觀看直播,并且吐露心聲。許多教師還比較缺乏網絡直播教學的經驗,學校應開展這類的培訓和交流,使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時間,直播時采取問答形式和重難點講解形式來側重某一類型來直播。并且利用直播可以做課前預習和課后輔導,節省時間,讓直播更加緊湊。
針對教師的直播內容和效果,建立考核制度。由學校和學生及家長三方面進行打分。學校通過觀看人數,提問次數來評價教師的講解內容,學生通過和教師的互動以及點贊送小禮物功能來評價教師的受歡迎程度;家長通過旁聽及和孩子交流來評價教師的教學風格及效果。三者形成合力,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利用直播平臺來傳授教育內容,給學生“正能量”教育。
(三)轉變教育教學方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開始嘗試利用新媒體技術來迎合受廣大學生喜愛的教育教學方式。單項的教育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和取代,雙向溝通互動是能達到最佳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要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平等地位,教師應利用直播,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狀態,增加學生的話語權。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在展示自我的同時傳遞正能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結合社會實際發展狀況,鼓勵學生敢于創造,敢于表達,展現自我;在冗雜的信息環境中,辨別是非對錯;利用新媒體的發展,轉變教學觀念。教師作為教育者要引導學生適度消費,在直播時刷小禮物“西瓜”“蘭博基尼”等虛擬物品時要理性消費,這些小禮物需要現金購買,要樹立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在直播的內容上,可以加入新的元素,例如請學生做客直播,師生一起互動直播等。直播的內容不拘泥于課本,可以實踐教學等。還可以在同級中塑造榜樣人物,通過榜樣的分享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參考文獻:[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 2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王竹立.碎片與重構:互聯網思維重塑大教育[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3]陳曉強.挑戰與對策:互聯網環境與大學生網民社會化[J].教育發展研究,2002.[4]吳鵬澤.網絡直播課堂應用策略[J].網絡教育,2007,(171).[5]繆藝.手機直播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機遇與挑戰[J].改革與開放,2017,03.[6]及旭兵.利用在線直播形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研究[J].科技風,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