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雯怡
摘要:演奏鍵盤類樂器,最基本的步驟是手指訓練,手指訓練包括手指獨立性和手指的快速跑動。本文著筆于演奏指法的合理編排,強調指法運用的簡易性,對稱性(規律性)、和諧性,對提高演奏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學中,有理有序的實踐上述觀點進行簡析。
關鍵詞:指法 科學編排 B系統自由低音巴揚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J6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4-0060-04
俄羅斯巴揚藝術,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一百多年來,俄羅斯巴揚教育已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科學體系,這個體系涵蓋巴揚制造、作品創作、演奏方法技巧、比賽評定標準以及演奏鑒賞和藝術教育等。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著名巴揚大師尤里希什金來到中國,在北京奏響B系統自由低音巴揚,讓中國的手風琴人大開眼界,從此巴揚在中國蔓延,并陸續進入中國十大音樂院校(包括附中)成為手風琴專業主流樂器。音樂院校的巴揚演奏專業學生幾乎都有十年左右鍵盤手風琴學習經歷,其中大部分是從高中甚至大學才開始改學自由低音巴揚,他們對鍵盤的指法根深蒂固,因此在學巴揚初期,學生很容易先入為主使用鍵盤化的指法,從而走進誤區。 B系統自由低音巴揚有其很強的規律性,左右鍵扭均為半音階排列,演奏者應與樂器本身的特點高度切合,遵循它的規則,用最佳路勁編配指法,而非用鍵盤指法生搬硬套,力求在演奏中與樂器合二為一,從而更自然的表達音樂。本文將由淺入深,從基礎的音階琶音等演奏指法上研究,編排出符合B系統巴揚排列規律的最佳指法,并參照俄羅斯原創作品以及改編其他樂器不同時期作品的譜例進行指法編排,總結出科學編排指法對于提高演奏技術的重要性,并落實到教學實踐,供B系統自由低音巴揚學習者參考。
一、科學的指法對提升演奏技術的意義
(一)提升手指速度
為提高十指的跑動速度和各個手指的獨立性,需制定一套科學的手指訓練方法。在此且稱手指的跑動為運動。運動需講究協調性,首先要擺對手型,好的手型是設計指法的前提。在B系統巴揚琴上,左右手鍵紐的是按半音階順序進行排列的:
如圖可見,手掌與琴的邊沿呈45度角(在鍵盤琴上是90度),方可達到舒適的彈奏狀態。
在正確的手型擺放好后,用234指演奏半音階。這三根手指長度相近,演奏起來更易達到均勻。掌握B系統巴揚最初步的演奏規律即是半音階演奏,半音階演奏的手型及指法,是巴揚演奏手法的技術基礎。
依據右手鍵鈕與左手自由低音的排列規律,音階的演奏是在半音階的基礎上提列的,因此指法也是基于半音階的指法排列的:
右手
C major:24343242 35454353 a minor:24243452 35353453
G major:32424323 43535434 e minor:32324234 43435345
F major: 43232434 54343545 d minor:43432345 5454345③(○代表輔助排)
左手
C 42323424 a 42424324
G 34242343 e 34342432
F 23434232 d 23234321
從上列指法中可見:沒有使用大拇指。
大拇指對于鍵盤樂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演奏音階琶音時,它有連接的功能;演奏和弦時,它是支撐點。但對于B系統自由低音巴揚則不然。
如下圖,巴揚演奏家大多將大拇指放在后面,或藏在手掌里面,或輕松的擺放在一旁,總的來說,大拇指不起支撐作用。再觀察音階的演奏指法,沒有穿指跨指的技術要求,因此大拇指的連接作用在鍵紐琴上也極少用到。
不僅如此,對于輔助兩排鍵紐的謹慎運用,也有助于提升手指的速度。最原始的巴揚,右手只有三排鍵(上圖可見),隨著曲目的擴大以及巴揚在各類音樂表演形式上的拓寬,制琴技術也隨之成熟,右手鍵紐從三排拓寬到五排,新增的兩排音是復制第一二排音。多了兩排鍵紐的巴揚為演奏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但也容易混淆演奏者視線,把最簡便的指法復雜化——在演奏音階時隨意上到里面兩排輔助鍵。而在輔助鍵上演奏,需要將手伸到接近變音器的位置,手掌容易碰到外面不相干的音,增加了演奏中失誤的概率;其次,從觀眾欣賞演奏的角度來說,在基礎外三排鍵紐上演奏,更清晰更美觀。
(二)提高音質
好的指法安排,能有效提高音的質量。好的音質具有發音均勻、清晰等特點。
第一種編排大拇指在降b音上穿指;第二種避開了大拇指,將降b和c音用5指和3指連接,保持了手指運動方向的一致,減少了“彎路”,能有效提高音符的準確和清晰度。
(三)提高樂句的流暢性
如譜例2所示:第一種編排,演奏者需要轉換兩次手腕角度演奏;第二種手腕一直順著與琴沿的45度角。顯然第二種編排更簡易協調,有助于快速跑動能達到均勻的效果。
(四)提高大幅跳動的準確度
如譜例3可見,第一組四十六的節奏型,是在E大調主和弦上進行相隔一個八度的跳動,都用234指可保持手掌力度的一致性;第二組四十六是在gbd的第二轉位和弦上進行一個八度的跳動,考慮到最低的d和最高位置的b都在最外排,用1指到5指能更輕松精準的完成大跳,因此用123和345來演奏兩個把位的和弦;第三組可用1234指演奏。
(五)更好的展示音響層次
如譜例4所示,高聲部單音呈現旋律,用4 5指將旋律連接;中聲部用2 3指演奏音程,作為背景,鋪蓋在整段織體當中,2 3 指力度均勻,有助于整齊均勻清晰的演奏音程,均勻的指法有效減免了參差不齊的音響聽覺,更突出旋律音。
(六)有助于更好地表現音樂中的Articulation①
三個A音連續出現,第一個A是音階推上去,時值最長;第二個A支撐情緒;第三個A開啟樂句下行。三個A在此樂句中意義不同,用2 3 2指交替演奏更能體現每個A音不同的情緒,之后的G F E三個音分別連續出現兩次,采用同音換指能增強斷與連兩種不同發音法的效果。
二、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掌握科學指法
在巴揚教學中,首先應強調24個音階琶音和弦轉位的練習。無論是對從小就直接練習鍵紐手風琴的學生,還是鍵盤轉鍵紐的學生都至關重要。如同練毛筆字,都是從一橫一豎的練習開始的。通過反復的基礎訓練,學生能堅固的掌握指法規律,養成規范的指法運用模式,特別對于鍵盤轉過來的學生,能讓其避免出現生搬硬套的鍵盤指法。
對于初學巴揚的學生,練習曲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練習曲是針對各項演奏技術的提煉,能集中且高效地加深學生對合理指法運用的意識。手風琴練習曲可使用車爾尼,伊萬諾夫練習曲六首,以及柴金的音樂會練習曲等。練習曲的選擇要有對各種技術的針對性,包括單音跑動、音程連接、和弦連接、八度練習等。
這是一首針對16分音符快速跑動的輪指練習。在鍵鈕琴上輪指一般采用2 3指,指法簡便,發力均勻,能清晰快速的演奏同音多次交替。
這是一首針對音程快速斷奏交替演奏的練習曲。音程是半音進行,上文提到過大拇指在B系統鍵鈕琴上的作用力不大,在一般情況下不輕易使用,除了最外一列鍵鈕排。如譜例7所示指法,D.F.這些在最外一排的音可用大拇指,可與#C.#D.E這些在第二和第三排的使用2指的音交替演奏。
這是一首針對三度與八度音程快速交替演奏的練習曲,音型交替的練習當然配上交替的指法。如譜例8所示,B和D兩個音是在鍵鈕的最外排,而E在第二排,若在基本三排演奏,可使用34與25指交替,這樣的指法對45指要求甚高。譜例8所列出的指法,B和D音使用了第四排輔助鍵,E音的純八度音程用15指,避開了大多數人4 5指力量小的弱點,使音程的交替演奏更均勻。
左手自由低音的學習也從半音階、音階琶音和弦等練習開始。音階指法前文已列出。
琶音指法都是5432(上文有圖片展示),左手熟練掌握基本練習之后,可加入短小型復調作品練習。
通過這類小型復調練習,可以提高演奏者對左手自由低音指法的熟練程度,為之后演奏多聲部復調作品打下基礎。(如巴赫,亨德爾、斯卡拉蒂、庫普蘭,拉莫等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的作品)。
三、結語
自由低音巴揚的鍵紐排列復雜緊密,對演奏者手指的精準度要求很高??茖W合理的編排指法,能提升手指速度和手指觸鍵的音質;有助于提升樂句的流暢性和大幅跳動的準確度;且能更好地展現多聲部音樂的層次,并有助于表達音樂的Articulation。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始至終貫徹合理編排指法的教學理念,從基礎練習的24個大小調音階琶音到車爾尼針對各項技術由淺入深的練習曲,以及自由低音左右手的復調練習,整套訓練都需要教師細心觀察學生的指法,以幫助學生盡快掌握運用指法的規律,從而更好地為表現音樂服務。
注釋:
①Aticulation:指音的連斷處理;運音法.
參考文獻:
[1][波]耶日·奧熱霍夫斯基.手風琴車爾尼練習曲集[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2]自由低音練習曲集.作品信息不詳.
[3]徐達維.中國手風琴藝術的流傳與嬗變[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