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青
【摘要】鄉鎮綜合文化站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開展農村文化工作的最前沿陣地,如何發揮其承上啟下、覆蓋基層、保障農民基本文化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作用,值得探討。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前沿陣地;作用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文化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日顯突出。鄉鎮文化站作為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重點和難點,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充分發揮好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前沿陣地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家園。
一、提升人員素質,發揮鄉鎮文化站陣地作用
鄉鎮文化站能否發揮作用,發揮怎樣的作用,與文化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直接的聯系。優化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做好鄉鎮文化站工作的重要保證。因此,一是要把好文化站人員“準入關”。給鄉鎮文化站選配一些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的專職人員,是做好文化站工作的基礎。文化站本身編制人員少,而且業務包羅萬象。如果沒有一些具有專業技術全面、敢于擔當做事的人才是做不好文化站工作的。二是要加強培訓。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文化站人員的業務知識、業務技能也在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對鄉鎮文化站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基層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業務素質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做好文化站工作的前提。三是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文化站各個功能室的建設,努力改善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使他們有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確實解決好“無米之炊”的問題。
二、借助文化站陣地,發揮基層戰斗堡壘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精神生活期望值的提高,鄉鎮文化站在基層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過去基層群眾熱衷于看看電視、打打麻將、搓搓牌九等等一些低俗的活動已不受群眾的喜愛。現在許多農村都在追求優秀的文化享受,如跳廣場舞、看看歌舞演出、上網聊天、數字電視等現代文化享受。因此,要加強鄉鎮文化站在基層的戰斗堡壘作用,就是要讓文化站積極搭建最有效的移風易俗文化平臺,讓兩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載體。使鄉鎮文化站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真正把鄉鎮文化站建成一個黨面向群眾的窗口,一個黨與農民群眾交流學習的平臺,使鄉鎮文化站充分發揮前沿堡壘作用。
三、不斷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的管理
加強文化站的管理是做好文化站服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縣級文化主管部門要按照國家對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管理的相關規定,不斷探索文化站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科學的管理模式。一是完善考核制度。按照“公開透明,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原則,每年組織1次文化站互評的考核制度。通過常態化監管,不斷完善和提高鄉鎮綜合文化站的管理運行效能、社會服務指標、資金使用效率和群眾滿意度等方面,增強文化站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文化站服務質量。二是要加強檢查督促。縣級文化主管部門要不定期地到各個文化站檢查指導工作,及時對文化站的工作進行指導。同時,發現問題也及時給予糾正,確保文化站正常運行。三是完善文化站內部各項管理制度。文化站是公益性服務單位,在認真做好免費開放的同時,也應該落實制度管理。如各個功能室都制定了《管理制度》牌,群眾到文化站在得到享受文化權益的同時,也應該自覺地服從文化站的各項制度。如愛護公物、注意文明、物歸原處、不準隨地吐痰、不準亂丟垃圾等等。讓群眾人人敬畏制度,這樣有效地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圍。
四、積極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
為適應基層群眾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鄉鎮文化站作為農村基層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載體,應該充分發揮前沿陣地的作用。一是積極為基層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和發展基層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權益。為了解決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單調匱乏的問題,文化站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條件,主動為群眾提供上網服務、看電視、圖書閱覽,以及開展各種培訓,不斷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基層文化設施較為落后,尤其是農村,現代文化設施相對缺乏,現有的只是籃球場、文體器材等。個別村有乒乓球臺、桌球臺等。針對基層文化設施落后的現狀,文化站要主動出擊,主動把各種文化活動搞到基層、搞到農村去。一方面充分利用本站文化志愿者隊伍,或組織廣場舞隊到各個村莊義務演出。另一方面可以與縣文化館溝通,組織一些節目送戲下鄉。與縣圖書館溝通,組織流動圖書車送書下鄉等,通過多種形式組織文化活動,不斷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
五、因地制宜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要改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缺乏活力的局面,必須結合本地資源和民族特色,找準需求結合點。首先是要以特色文化為抓手,樹文化品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傳統文化和傳統節日為突破口,緊緊抓住群眾的喜歡和愛好,編排一些群眾喜聞樂見、貼近生活的文化節目,積極為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如雷州半島鬧元宵活動最為廣泛,最受群眾喜歡。活動規模大,覆蓋面廣,參與群眾多,觀眾數以萬計。但由于群眾組織經驗不足,畢竟存在許多不足。因此,文化站要主動發揮作用,主動參與到鬧元宵活動中去。
尤其是要把群眾喜愛的廣場舞容融進游行隊伍中,提高游行隊伍的藝術性,增強觀眾的欣賞感。同時要將雷州半島的醒獅、儺舞、飄色等傳統文化節目融進游行隊伍中,這樣既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本土文化又得到繼承和發揚。其次是以特殊人群為重點,努力實施文化均等化服務。現在農村留守人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過去農村留守人員有老、中、青、少、幼,而現在只是老、少,而且婦女居多。因此,文化站的工作要結合農村的實際,因地制宜,多組織一些適合農村留守人員的文化活動。如組織送電影下鄉、送歌舞下鄉、送雷歌雷劇下鄉等,滿足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需求,真正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文化站要定期舉辦村級文體協管員進行演奏、繪畫、書法、雷歌以及廣場舞等方面業務培訓,讓每個村的文體協管員具備群眾文化服務的基本素質,以便指導轄區內中、老年群眾在閑時參與文化生活,讓他們老有所樂、幼有所玩。以保障基本服務項目為根本,確保群眾基本文化需求。
鄉鎮文化站作為最基層、最前沿的文化陣地,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架起黨群、干群關系等方面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鄉鎮文化站在組織、引導基層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在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的社會背景下,鄉鎮文化站的作用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我們文化站的工作人員要不負重托,牢記使命,銳意進取,迎難而上。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基層兩個文明建設等方面,要敢于擔當,勇當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