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夏
【摘要】分清主次,先急后緩,由表及里,內外發力,嚴實結合,創新督查,提高督辦效率。
【關鍵詞】創新;督查;提升;高效
政府辦公室督查室作為承上啟下、協調左右的部門,要努力保證政令暢通、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實踐中,鹽城市政府督查室堅持用辯證思維來推進督查工作開展,做到主與次、急與緩、表與里、內與外、嚴與實的辯證統一,切實樹立“大督查”理念,當好高效督辦員,力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方向把握上分清主次,明確督查重點
督查工作面廣量大、任務繁重,如果平均用力,不分主次地亂抓一氣,只會勞而無功。新形勢下,只有把督查工作的重點放在推進“五位一體”建設上,實施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才能大力提高督查事項的落實率、督辦率、辦結率。
(一)圍繞全局督大事。每年初,就要在廣泛座談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政府全年“一主線三支點”的政府督查工作重點。“一主線”即以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各項任務的落實為督查工作的主線;“三支點”即圍繞全年主線的月度重點工作、上級督辦事項以及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交辦件三個著力點。
(二)直擊矛盾督難事。解決難題的比例、速度、效率、覆蓋面是衡量督查工作的重要標準。要敢于在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動真碰硬;要勇于抓住難以解決,特別是容易反復的節點開展督查;要善于找準堵點,打通關節,促進全局性工作的落實。
(三)緊盯民生督實事。政府民生實事工程為百姓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但某些部分仍存在土地、資金、規劃等矛盾和障礙。這就要求督查隊伍深入利益沖突多、推進阻撓大、工作進展慢的一線,妥善解決矛盾焦點,切實把為民辦實事項目辦成長效工程、滿意工程。
二、在時序安排上先急后緩,優化督查時效
督查事項主要分常規性、階段性、突發性三大類,政府辦公室在開展督查工作時既要有延續性,也要注重時效。
(一)常規督查抓籌劃。常規性督查事項的布置時間相對靠前,對領導批示、交辦的事項要有“馬上就辦”的效率,切實提高對決策部署的執行效率和落實速度。
(二)階段督查抓重點。對防洪防汛、植樹造林、秸稈禁燒等階段性重點工作,隨部署隨立項,實行限期辦結,并對辦理情況進行滾動督查,以周報、旬報的方式,通報工程進展,直至全部辦結為止。
(三)突發督查抓時效。某些突發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對所有有督查交辦事項的單位,政府辦主動溝通,明確要求,刻不容緩,有效落實。鹽城“6·23”特大自然災害發生后,第一時間組織搶險救援隊伍奔赴受災地區,開展救援工作。在當時的情況下,政務督查的重點就是救援力量、救援物資是否及時到位。
三、在問題剖析上由表及里,提高督查質量
督查工作既要注重任務分解交辦的科學性,也要注重督查反饋的真實性,必須把實事求是作為第一原則。
(一)走進基層,排查督查工作中常見的問題現象。在督查工作開展中,有些人習慣用簡單詢問法了解情況,根據有關部門的匯報確定解決途徑,因此督查事項分解下去,有的石沉大海,沒有回音;有的一催一報,不催不報;有的簡單應付,不符實情。只觸其表,未及其里。必須沉下身子,深入現場,掌握實情。
(二)深入分析,各個剖析協調解決。督查工作既要了解真實情況,又要分析形成原因;既要指出存在不足,又要幫助協調問題。著力推動督查工作關口前移,認真查找項目“落地難”“開工慢”的原因,一般問題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提請領導簽批、會辦解決,努力實現由“發現問題,匯報情況”向“發現問題,協調解決問題”轉變。
四、在組織推進上內外發力,凝聚督查合力
就政府內部而言,督查工作與信息、調研、信訪、監察等職能部門是普遍聯系的。從社會角度來講,督查工作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抓督查工作,必須優化整合資源,改變以往單一突擊式督查為多維深入式督查。
(一)創新督查理念,建立健全督查網絡。要形成領導帶動、整體聯動、上下互動、公眾推動的“大督查”格局。建立重點工作督查的聯動機制,整合政府相關部門督查力量,實現督查工作的互聯互動,既增強督查權威,又避免了多頭督查。
(二)推動建立聯系制度,開辟拓展督查途徑。督促各部門、縣(市、區)督查人員及時溝通聯系,拓寬督查渠道,提高督查工作效率。比如,在督查為民辦實事工程進展情況時,政府廣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界群眾,深入考察,了解民意,調整工作方案,推動民生實事工程順利開展。
五、在成果運用上嚴實結合,突出督查實效
嚴格的督查機制是開展督查工作的基礎,實際的情況分析是把握督查進展的尺度。在督查過程中,既要有動真碰硬、不打和牌的決心,也要堅持督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理念,因事制宜。
(一)建立定期通報機制。對各家責任單位的重要政策落實情況,定期呈報主要領導,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必要時在主流媒體上公開,讓先進的有自豪感、榮譽感,再接再厲;讓落后的有壓力感、羞愧感,知恥后勇。
(二)建立聯動問責機制。問責追責不夠,就難以產生威懾力,督查工作也就難免流于形式。聯合組織、紀檢部門,盯住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運用好紀律和組織“雙處理”手段推動工作落實,確保督查手段更加嚴厲有效。
(三)建立督查正向激勵機制。對部分工作做得好、落實政策成效明顯以及整改有力的單位部門予以通報表揚,并酌情實行“免督查”,同時在資金、指標等方面向黨委、政府建議給予優先支持,督促形成競相發力、破障前行的工作勁頭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