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裝表演藝術不僅僅是服裝文化的傳播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門集多種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涉及了服裝藝術、表演藝術、舞臺美術、燈光、音樂、化妝等多個藝術領域。秀場編導作為一個負責整體策劃及制作的幕后功臣,是一場服裝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秀場編導既與廣告美學有關,又與服裝藝術、表演藝術、舞臺美術、燈光、音樂、化妝及文學等多個藝術領域密切的聯系著,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創作。
關鍵詞:秀場編導;服裝表演;職業素養
一、服裝表演的發展情況
服裝表演出現至今已約有150年的歷史,從1845年英國人沃斯讓女店員在其店內來回走動開始,到之后美國服裝企業開始舉辦商業性時裝表演,再到1928年美國紐約誕生第一家模特經紀公司。服裝表演行業越來越規范化,并且日趨商業化。服裝表演的形勢和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它幾乎包含了所有的藝術形式,使得多樣化的藝術在服裝表演的舞臺上和諧地融為一體。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觀眾的欣賞品味也在不斷提升。勢必要求秀場編導也要與時俱進,編導出一場滿足各方面要求的成功服裝表演秀。
二、前期編導
前期編導是指在形成一場服裝表演之前,編導的構思、準備過程。首先要對演出進行類別分析,一般包括商業性、文化性、廣告行、學術性、內部發布性和競賽性等服裝表演類型,編導必須針對不同類型的演出給出恰當的策劃方案。確定演出類別后,編導要根據演出要求構思以確定的表演主題,進行結構布局和音樂的選編。確定表演的主題是一場服裝表演成功與否的關鍵,其他的各項工作要以此為中心展開。確定表演主題的原則可以概括為:主題鮮明,立場明確、聯想豐富、高度概括、便于記憶。主題要以服裝的風格為主,不同的服裝風格要營造出不同的表演氛圍,并且依據主題對表演的主要流程進行規劃,這些規劃不僅要使服裝表演有序地進行,還要使表演引人入勝,編排順序要考慮觀眾的視覺感受、聽覺環境和心理流程,以確保服裝表演的質量和藝術水準。
三、中期編導
中期編導階段是進行舞臺表演設計,指導模特排練并進行舞臺合成階段,是編導者構思的表演方案付諸實踐的過程。中期編導的工作內容有:分配、試穿服裝;進行表演設計并指導模特排練;對舞臺裝置和燈光提出要求;對音響和解說詞提出要求。作為編導來說,應該從整場演出的風格定位和服裝特色出發,明確要求模特的走姿和前臺造型。并把服裝進行排序,模特也應該按身高和三圍尺寸及氣質特點作排序。試穿過程中編導與設計師溝通根據模特的試穿效果對服裝做出及時的修改和調整。編導還要把握綜合舞臺的整體效果;對舞臺設計、燈光和音樂的選擇以統籌管理,確保舞臺的整體效果能符合主題和服裝的風格。整臺服裝表演是一個整體,表演應具有連續性。為了更好的體現連續性,精心挑選和制作的音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將音樂與服裝相互統一起來,才能讓表演更具有感染力。服裝表演的舞臺布局和舞臺美術設計是指舞臺背景、臺面、周圍環境的裝飾與舞臺造型設計。在整體設計時要以突出服裝風格為原則。具有吸引力的舞美設計不僅可以突出表現服裝主題,還可以起到提升演出場所形象的作用。
四、后期編導階段
后期編導階段是檢驗編導構思和排練成果的階段。這時,編導的主要任務是監督演出,也就是說,要督促各個部門保質保量地完成所交付的任務。在演出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做隨機處理。在一場表演結束后,還要對演出中的不足之處做修改,以提高質量。秀場編導的工作事無巨細、紛繁復雜,可以說是整臺表演的負責人,直接影響正常秀的效果。
五、編導的職業素養
秀場編導是優秀的復合型人才。編導的工作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作,是一場服裝表演的核心領導人物,直接決定了服裝表演的演出效果的成敗,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編導應該既會“編”又能“導”,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復合型人才。
(一)“編”的能力
“編”的能力是表演編導在前期編導階段、中期編導階段、后期編導階段中體現出來的。編的主要工作是在表演之前進行藝術 構思和準備的過程中,但在中期和后期也有在編排的工作。它包括:選擇服裝大類、確定表演、舞美框架設計、音樂的挑選及主要演職人員的確定等。
生活的本身就是創作的源泉。作為編導,應該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不斷追求和創新的思想意識、新穎獨特的創意和構思能力,應該能夠把對生活的感悟和對藝術的追求,化作創作的靈感,加以提煉、升華后,再用自己獨特的藝術技巧將靜止的服裝變成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展現給觀眾。
(二)“導”的能力
這是編導的中期和后期工作。光有了好的設想還遠遠不夠,作為編導還應具有將這種抽象的藝術構想轉化為具象的現實的能力。這種能力具體表現在舞美的設計、表演的指導和排練以及合成演出當中。
很多的編導都身兼多職,既是編導,又是舞美設計、音響師,還要指導模特的表演,等各個部分都就緒之后,還要指揮總體合成、修改復排和演出,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須具有“導”的能力。
(三)通曉多種藝術
服裝表演是一門復合型的藝術表現形式,其無法脫離眾多的姊妹藝術而獨立存在,必須與她們融為一體。編導必須通曉這些姊妹藝術,如音樂、舞蹈、電影、繪畫、雕塑等。使姊妹藝術與服裝表演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才能是一場完美的服裝表演。另外通曉姊妹藝術也能更好的實現與其他團隊的溝通協作能力,為最大化實現自己的藝術構思鋪平道路。
(四)組織能力
“編”的目的是為了“導”,而“導”的過程是多工種,多人員共同行動的過程。所以,一臺服裝表演的創作過程,應該以編導為中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創作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整個的過程中都離不開編導的組織和領導作用。編導應該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組織各方面的人員共同努力,把“編”的內容變成演職員們的實踐活動,才能將構想變為現實。
(五)社交能力
一個成功的秀場編導,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與社會隔離。一場優秀的服裝表演不是獨有一身才華就能完成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一同努力。因此編導要在政府、企業、演員、場工、觀眾間獲得支持,社交能力不可或缺。另外,宣傳造勢、部門協調、團隊協作、社會認可這都需要高超的社交能力和技巧。
作者簡介:袁潔(1993.02-),女,漢,河北邯鄲人,碩士學位,天津工業大學,研究方向:服裝設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