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妮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也在不斷的革新和變化,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引領下,高中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和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過去傳統高中英語教學都是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教師掌握課堂節奏,學生在課堂下被動聽講,無法很好的參與到課堂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低下,不能很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并不只是為了簡單的應付高考,而是通過學習英語能夠達到順利交流的目的。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8-00-01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直接體現,也是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過程。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進一步得到發展,概括能力和抽象性想象能力進一步提高,并且在英語學習中積累大量詞匯短語,具備英語表達的能力。重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培養高中閱讀能力和交流能力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自從新課程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特別重視通過閱讀提高學生提煉信息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將教學重心向著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轉變,提高高中生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一、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術語死板,缺乏啟發和引導
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并不會對課程進行引導,一上課就對學生說:Now, turn on the textbook on page 203 and read the new words in this lesson.學生閱讀完單詞后,教師緊接著說:Then, turn to the textbook page 22, look at the textbook to read the article title, from the subject you can get those information,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is topic?很顯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引導,所提出的問題也比較模糊,不具體,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造成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教師和學生缺少互動性
在高中英語教學進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較差,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是注重正確答案的核對,并不能對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講解,也沒有讓學生對問題答案進行思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都會猜測答案,有時即便是答對了也不知道為何是這個答案,教師只有通過對學生進行追問,才能掌握學生對這篇閱讀理解的掌握情況,才可以更好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
二、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1.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摒棄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師生之間互動性差的情況,建議高中語文教師強化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積極應用互動教學模式,保證高中生語言能力和非語言能力不斷提升。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性,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互動教學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例如進行《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教師在課前引導過程中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討論英語對現階段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小組成員進行口語表達,然后每一個小組排出一名成員進行總結表達,有小組成員就說“English as a common language in the world, i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re used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 Since the new century, as China's foreign development continues to increase, China and the world exchanges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 our daily life often encounter a lot of foreigners, learning good English to communicate smoothly.”
2.強化對學生閱讀策略的引導和訓練
首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要求學生逐漸摒棄過去逐字逐句閱讀、默讀習慣,按照段略大意和信息點進行閱讀,要堅持對學生進行限時閱讀,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在日常教學中要預留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快速閱讀,然后結合閱讀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其次,教會學生學習有效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新課程改革制定了全新的教材,教材中的內容題材廣泛,題材呈現多樣化。因此就需要高中英語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對不同題材的語篇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學會從整體上分析文章內容,從整體上對文章進行閱讀理解。教師要指導學生針對不同題材和特點進行略讀、跳讀和精讀,找出文章中的主題句、主題思想,從而更加準確的把握整篇文章的信息,讓學生學會從字里行間推斷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和觀點;最后,強化實際的閱讀訓練。學生只有在實際的閱讀情景和閱讀環境下,才能切身體會到閱讀策略的存在,在具體實踐中才能對閱讀策略進行運用。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置相應的閱讀任務,逐漸增加其閱讀量,讓學生在閱讀獲取閱讀體驗,從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麗娜,李紅梅.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理論觀察. 2017(04)
[2]劉麗平.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0(06)
[3]裴勤雯.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 2017(01)
[4]鐘紅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策略探究[J].科教導刊(下旬). 2017(03)
[5]丁潔.基于文本解讀的高中英語閱讀活動設計的教學反思——以A father and a son閱讀課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 2017(04)
[6]劉之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