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摘 要:體育教學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一直以來都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然而由于受到我國中小學校體育教學的實效性較低的影響,高校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鍛煉興趣、學習體育技能、養成終身體育意識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隨著將微課程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實現了對傳統現場教學的補充與拓展,有效地提升了高校體育教學效果。因此,文章將結合筆者工作經驗,對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微課程設計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校體育 微課程 設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8-0-01
微課程是一種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讓學生能夠在線或移動進行實施學習的教學手段,其能夠詳細的講述課程的內容,加深學生對所學學科知識的領悟。教師也可通過微課程教學去展現自己的創新思維,與學生進行友好互動,所以微課程也有得到了越來越多師生的共同喜愛。在體育教學當中引入微課程教學,能夠有效減少體育動作演示有可能帶給學生的傷害,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1]。教師在運用微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與體育教學實際相結合,為學生創設真實性的教學場所,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
一、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將技術動作細致展現
在過去傳統的體育教學當中,學生的體育技術技能都是通過教師的“教”所得到的,但是不同教師的示范與講授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并且也無法確保所有學生通過相同的講授能夠完全理解體育技術動作的要領,將微課程引入高校體育教學則剛好填補這一空白。由于微課能夠將技術動作細致分化,并且有真人演示、動畫演示、慢動作回放、細節定格放大等手段將技術動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現出來,并且配有旁白解釋,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與記憶,利用視覺沖擊力去促進學生正確動作的形成,學生可以對微課內容進行反復多次觀看,進而有效降低教學差異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2.降低學習難度
微課程的教學時長短小,但內容精悍,針對于一些難以掌握的技術動作可單獨設計微課,結合聲效、動畫、動作分解、旁白解讀、語音提示等手段,對重難點技術動作進行示范與分解,一層層由簡入繁,逐步提高難度,充分展現出技術動作的獨立性與完整性。比如,在講解籃球“三步上籃”動作要領時,教師可按照“一大步、二小步、三高跳”的技術動作的分解要領去設計微課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放下畏懼心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體育鍛煉當中,提升學生的自信。
3.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在過去的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教師僅僅是利用講授或示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技術動作,但實際上學生出現錯誤動作的概率非常高,且錯誤各有不同。而將微課程引入到體育教學之中,將動作糾錯視頻、正確與錯誤對比動畫設計到微課程當中,讓學生將自己的錯誤動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改正學習,找準學習的方向,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二、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利用不同形式的微課程設計,促進學生掌握
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形式可分為三種:自主在線學習形式、室內教學插入形式以及課后鍛煉鞏固形式[2]。體育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會凸顯出很多優點,不但能夠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資源去深刻學生對體育內容的理解、豐富學生的健康知識,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在線學習,逐漸提升自己的體育文化修養。室內教學插入形式一般都運用在進行體育項目規則講解和裁判方法的課堂當中,教師可在講解的同時插入視頻、圖片或者漫畫,從而讓學生加深對規則的理解,從不同感官理解運動的樂趣所在。教師可利用教學課件讓學生在課后對知識點進行鞏固,比如將教學中的重難點總結,制作成視頻,長傳到微課平臺,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與動作進行課后鍛煉鞏固。
2.通過不同類型的微課程設計,豐富教學手段
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主要應用類型可分為四種:講解型、演示型、練習型以及表演型[3]。講解型是當前微課程教學設計中運用最多的類型,同傳統教學方法類似,教師主要是通過口頭表達,向學生講解體育運動中的動作要點、動作原理、訓練最佳方式以及手段等,學生只需要聽取理解教師的講解。演示型教學是一種感知類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對講解型教學進行補充性的輔助說明。練習型教學主要運用在部分無法用言語準確表達的體預動作與訓練方式的教學房中,這時需要教師親自對動作進行練習展示,讓學生在觀看中掌握動作要點,當然,聽多看多更需要練習多,學生需要在實際的練習當中去加深領悟。表演型教學具備一定的觀賞性,又可分為教師的動作示范表演和學生自我表演兩種形式,教師可設計部分教學內容的表演,讓學生進行復習,進而提升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表演欲望,有效提高了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3.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特色與實際情況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微課程,一定從實際出發。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微課程設計是為了對體育常規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進一步地補充和碩,所以引入微課程教學不可對常規的教學進程造成干擾,更不能完全拋棄常規教學而過分依賴微課程教學。其次,尊重不同學生的體育教學理念與特色,結合實際情況去設計微課程。最后,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掌握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愛好,然后去選擇與設計微課程,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引入微課程設計是對傳統教育手段的突破與創新,不但能夠有效地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所以,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當前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積極正視并加以改正,極力擴大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范圍,發揮出微課程的最大實效,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晶.高校體育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16,(01):70-72.
[2]薛飛娟.高校體育教學中微課程設計研究[D].吉首大學,2015.
[3]陸艷瓊.高校體育教學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分析[J].運動,2013,(2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