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鵬 欒金志 張錦



摘 要:學生干部管理是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干部在學生中扮演著精英領袖的角色,在學校和同學群體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是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得以全方位開展的重要力量。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在角色認知與自我評價、工作方法與態度、工作作風等方面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以工作作風方面尤為突出。結合調查與分析,我們提出通過進一步完善學生干部的選拔機制、定期開展理論培訓、開展全方位的素質拓展訓練、加強學生干部創新意識的培養、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的考核與監督機制等方面的對策建議來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干部 現狀調查 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2
一、樣本概況
本次問卷共發出850份,回收8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850份,有效率100%;學生干部313份,占比36.8%,普通學生537份,占比63.2%。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干部角色認知與自我評價
1.1學生干部首先是學生,其次才是干部,在學習與工作中學習是主要的,要會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調查顯示,學生干部基本上能基本能正確處理學習與工作的關系。在收到的850份調查問卷中,認為擔任學生干部基本沒有影響的占41.2%,有影響但不大的占47.1%,影響很大占11.8%。
1.2普遍認為擔任學生干部對自身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多選)。其中,認為能夠增強創新意識的占54.8%,能夠鍛煉能力的占86.7%,提升自身素質占72.8%,充實課余生活占60%,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與服務意識占76.6%,拓展人脈關系占80%。
1.3學生干部群體的凝聚力較強。凝聚力是指群體成員之間,為實現群體職責目標任務而實施團結協作的程度。調查顯示,認為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群體凝聚力很強的占23.3%,較強的占34.6%,一般的占28%,松散的占14.1%。較強和很強占比達到了57.9%。
三、學生干部的工作方法、態度方面
1.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需要進一步主動加強與普通同學的聯系,學習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調查顯示,周圍的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之間交流密切的只占44.8%,一般的占44.2%,很少交流和幾乎不交流的占10.9%。
2.工作態度認真,對于提出的意見或建議70.4%的學生干部能夠積極采納,直接忽視和表面應付轉身就忘的占比29.6%。
3.工作作風方面
3.1能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基本具備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調查顯示,在身邊的同學遇到困難時69.5%的學生干部能夠做到馬上挺身而出,只幫助關系密切的同學的占比25.8%,置之不理的僅占4.7%。53.8%的被調查者認為身邊的學生干部具備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不清楚的占30.7%,只有15.5%的被調查者認為學生干部不具備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3.2紀律觀念有待進一步加強。調查顯示,16%的被調查者認為學生干部普遍有遲到、逃課現象,36.7%的被調查者認為學生干部偶爾有遲到、曠課的現象,回答不清楚和沒有的占47.3%。這一數據表明,學生干部遲到、曠課現象有且占比還很高。
3.3宗派主義現象在學生干部群體中有一定的代表。調查顯示,19.2%的被調查者認為學生干部群體普遍存在拉幫結派,團團伙伙的的現象,25.5%的被調查者認為有這種現象但屬于少數,不清楚和認為沒有的占53.3%。
3.4學生干部個體訓在以權謀私現象。調查顯示,33.9%的被調查者認為周圍的學生干部有利用自身的職位來謀取自身利益的現象,甚至有12.8%的被調查者認為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僅有35%的被調查者認為不存在這種現象,17.5%的被調查者認為不清楚。
4.學生干部存在問題的原因及對策
4.1學生干部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多選),調查顯示,38.5%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于社會風氣,35.3%的被調查者認為根本原因在于選拔不當,57.2%的被調查者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干部自身因素,34的被調查認為根本原因在培訓不夠,50%的被調查者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對學生干部的管理不到位。
4.2如何提高學生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多選)。調查顯示,39.4%的被調查者認為可以通過學生干部之間的傳幫帶來提高,66.7%的被調查者認為要定期組織學生干部培訓,63.9%的被調查者認為要通過學生干部的自我鍛煉,72.2%的被調查者認為要學生干部要定期反省總結。
三、結論與建議
1.研究結論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在角色認知與自我評價,工作方法與態度以及工作作風方面,總體上是健康、積極向上的,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負面問題。這些負面問題又主要集中的工作作風上。
2.建議
為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強化學生干部在學生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推進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健康持續發展,對于學生干部的管理者,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進一步完善學生干部的選拔機制
2.2定期開展理論培訓。從德育、黨的基本理論政策教育以及業務能力教育三個方面展開對學生干部的培訓。同時,要注意培訓形式的多樣化,可以采取理論培訓與經驗介紹相結合等方式完善培訓的形式、豐富培訓的內容。
德育:主要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廉潔自律教育兩個方面進行。
黨的基本理論政策教育:主要從黨和國家的重要政策理論、統一戰線理論、基本法律法規教育等方面。
業務教育 :熟悉學校的辦事流程、掌握公文寫作技巧、掌握公共演講技巧、具備組織策劃能力、面試技巧等方面。
2.3開展全方位的素質拓展訓練。
2.4加強學生干部創新意識的培養
2.5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的考核與監督機制
完善學生干部考核內容,提高學生干部的學習成績在綜合測評成績中的比重。對有成績不及格或有重大違法違紀行為的學生尕布實行一票否決制。
研究組織高職院校學生干部職業能力大賽。大賽內容既包括筆試考核,也有面試答辯環節,主要考查學生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論水平業務技能、心理健康水平及創新能力等,并將技能大賽結果作為學生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標和評選優秀學生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7
完善學生干部的監督機制。健全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選拔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措施,將監督嵌入推薦、考察、公示、決定等選拔任用的各個環節,形成覆蓋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選拔任用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堅持強化預防、及時發現、嚴肅查處并舉,明確各級監督職責,形成將監督貫穿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教育、考察考核、日常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經常性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