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學物理學作為醫學中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任何一個生命的過程都與物理過程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目前我們人類對生命科學的研究,已然上升到了分子水平的研究,而其中許多理論的建立則是建立在精確的物理學基礎上的。本文先對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微課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并對微課在醫學物理學中具體應用的情況進行了可性的探討。
關鍵詞:微課 醫學物理學 可行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R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8-0-01
一、前言
醫學物理學的教學目標重在培養學生能夠有效的運用所學的知識,有效的解決醫學問題。如何能夠在醫學物理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主動學習成為了有待解決的問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應用于醫學物理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醫學物理學教學效果。
二、 微課的優勢及發展實踐情況
1.微課的優勢
微課因其眾多的優點而被廣泛的應用于教學當中,例如微課具有時間短而內容精簡、短小精悍、使用非常的方便、資源多樣化與情境真實等優點,同時微課以短小精簡的內容還能夠有效的突出主題與教學目標。微課被廣泛的應用于教學中,無論是對于老師的成長還是具體的教學情況,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進行微課的制作時,老師是根據實際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思考與解決的過程進行了錄制,非常的簡短而又實用。因此,微課制作的過程本身也是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過程,非常有助于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時由于微課是以視頻的形式進行播放,隨著互聯網信息的快速發展,非常有助于師生之間進行資源的分享與交流,有效的提高了老師對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力。
2.微課的發展實踐情況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微課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早在1960年美國的阿依華大學附屬學校中就已經提出了微型課程,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教育理論的提出,微課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目前在我國的很多學校對微課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與實踐,特別是在醫學物理學中的研究。由于微課主要是以視頻的方式進行播放,老師根據某個知識重點或者教學環節,所開展的簡短而又完整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的資源整合,最后形成短小精悍而又設計精準的微課,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有效性非常的有幫助。
三、微課在醫學物理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由于微課具有資源豐富、趣味性強以及目標突出、內容短小精悍特點,具體應用于醫學物理學中,以視頻的方式播放,不僅節省時間,而且非常便于觀看。因此,微課應用于醫學物理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實際教學中,醫學物理學的課時往往安排的比較少而內容多,并且每一章之間保持相互獨立而又有聯系,例如在醫學物理學中的物理概念類的有振動、波動、光學、激光以及核磁共振等不同的章節,內容多而零碎,通過微課教學,可以實現對這些內容的有效重組與概念的講解,非常有利于學生進行全面而又深入的學習。與此同時,對于醫學物理學中比較復雜而又抽象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微課把知識轉化的更加形象具體化??傊?,通過微課在醫學物理學中的應用,無論是在課程的設計方面,還是教學方法上都具有很大的變化,不僅易于把知識變得更加生動與直觀,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還促進了醫學物理學研究方法與科學思維的展現,非常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領悟。
例如在醫學物理學中講到有關連續性方程的內容時,借助于微課對教學課程進行了如下的設計。首先設計內容的第一部分在進行課程的導入時,先通過引導學生對河流流動的實際現象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與思考,想象出抽象化的幾何模型,然后在課件設計時借助于多媒體軟件中的動畫對形狀可以自定義的功能,對流管由細到粗、由低到高的狀態進行自定義,從而有效的實現流線不同密度的變化。由于流線變化的密度不僅與流速快慢有關,而且還能夠反映出流速與流管橫截面積大小之間的內在關系。根據這幾個因素之間的關系能夠有效的推導出連續性方程的公式,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學習到質量流量、體積流量等這些基本的概念知識,又能夠掌握連續性方程的內在規律與質量守恒定律。當老師制作完相關知識點的課件時,就可以進行微課視頻的錄制,當然在錄制過程中需要融入老師的講解;其次,在之前的基礎之上,介紹此規律在人體醫學中的應用,例如人體血流速度分布,從圖中可以觀察得出:對于主動脈而言,總截面積最小,但平均流速卻最大,對于人體內部的毛細血管,總截面積最大而平均流速卻最小,其中腔靜脈的總截面積與流速處于主動脈與毛細血管之間,如果采用連續性方程來解釋這種醫學現象,可以借助于微課來實現。在進行微課的設計與錄制時,可以設計出人體血管橫截面積與流速之間的動態變化,從而有助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思考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最后是對建立血液循環理論醫學史的回顧,當學生在學習有關連續性方程的整個過程時,通過觀察、實驗、分析與思考,以及建立理論模型等不同的學習環節,能夠有效的了解到從具體實踐到理論知識,然后再到具體實踐的醫學物理學科的研究方法與科學思維,通過在醫學物理學中有效的應用微課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創新的意識與能力,同時也能夠把醫學與物理學這兩門學科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并通過相互之間的促進發展關系,讓學生對知識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
四、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信息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微課的完善與發展,通過在醫學物理學中有效的應用微課,有助于把醫學物理學中抽象、復雜的問題變得更加直觀與具體形象化,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觀察分析與理解,同時也能夠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內化與轉化。有助于學生通過微課實現對醫學物理學知識的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趙曉艷,秦任甲.試論醫學物理學這一概念的內涵[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13(04).
[2]邵江華.高職醫學物理學教材建設現狀及改革思路[J].衛生職業教育.2012(12).
[3]劉嵐.醫學物理學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醫療前沿. 2012(17).
作者簡介:唐燕妮,女,(1980.11-),籍貫湖南永州,就職于長沙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