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宇
摘 要:本文簡介數字化、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數字大氣。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了數字,隨著科技進步,數字走向數字化,通過信息、互聯網,使各領域走向數字時代。自然給予人類生存,也帶給人類智慧啟示,智能化會使人類更加和諧幸福。
關鍵詞:信息 網絡 數字 數字經濟 城市
中圖分類號:TP7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1
一、數字化
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于是數字計算就產生了。
數字是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它由0~9十個數字組成。數字不單包括計數,還有豐富的哲學內涵。
不同記數系統可以使用相同的數字,比如十進制和二進制都會用到數字“0”和“1”。
數字化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成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適當的數字模型,把它們轉變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這就是數字化的基本過程。
數字化將任何連續變化的輸入,如圖畫的線條或聲音信號轉化為一串分離的單元,在計算機中用0和1表示,通常用模數轉變器執行這個轉換。隨著通信、網絡、大數據、云計算的不斷發展,數字化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廣。其中有數字經濟,數字(智慧)城市,數字醫學(特別是數字中醫),數字防災減災、數字控制大氣等等。
二、數字經濟
1.內涵
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的有效作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活動。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突破和融合發展促進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數字經濟中的“數字”,根據數字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信息數字化、業務數字化、數字轉型。數字轉型是目前數字化發展的新階段,指數字化不僅能擴展新的經濟發展空間,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而且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整個社會轉型發展。
2.基礎
超前布局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是夯實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潮流的先手棋。《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第三代移動通信(3G),第四代移動通信(4G),網絡覆蓋城市,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研發和標準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得到及時應用,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信息網絡,實現寬帶網絡無縫覆蓋。
3.定律
數字經濟受到三大定律支配。
第一個定律是梅特卡夫法則:網絡的價值等于節點數的平方,所以網絡上聯網的計算
機越多,每臺電腦的價值就越大,增值以指數關系不斷變大。
第二個定律是摩爾定律:計算芯片的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翻一翻,而價格以減半數下降。
第三個定律是達維多定律:進入市場的第一代產品能夠自動獲得50%的市場份額,所以任何企業在本產業中必須第一個淘汰自己的產品。實際上達維多定律體現的是網絡經濟中的馬太效應。
這三大定律決定了數字經濟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3.1數字經濟快捷性:使整個世界緊密聯系起來,把地球變成為一個“村落”;經濟往來可以在更小的時間速度上進行;數字經濟以接近于實時的速度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節奏大大加快。
3.2數字經濟高滲適性:使信息服務業迅速地向第一、第二產業擴散,使三大產業之間的界限模糊,出現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相互融合的趨勢。
3.3數字經濟自我膨脹性:數字經濟的價值等于網絡節點數的平方,這說明數字經濟的效益將會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而呈現指數形式增長;由于人們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慣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將會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贏家通吃”的壟斷局面。
3.4數字經濟邊際效應遞增性:一是數字經濟邊際成本遞減;二是數字經濟具有累積增值性。
3.5數字經濟外部經濟性:用戶人數越多每個用戶得到的效用就越高。
3.6數字經濟可持續性:數字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杜絕傳統工業生產對有形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造成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危害,實現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3.7數字經濟直接性:處于網絡端點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可直接聯系,而降低了傳統的中間商層次存在的必要性,從而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4.數字經濟驅動未來
4.1數字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數字經濟被視為撬動全球經濟的新杠桿。據分析,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長0.5%~0.62%;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經濟總值的一半來自于數字經濟。
4.2以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強勢崛起
截止2016年底,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中,有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五家屬于數字經濟范疇,并且互聯網公司囊括了前三名。前20名有9家屬于數字經濟。
4.3數字經濟是創業創新的熱點領域
在互聯網普及應用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動下,我國正在數字經濟領域形成新一波創業創新浪朝,創業企業、創業投資、創業平臺爆炸式增長。這一波創業最大特點是以“互聯網+”為鮮明特征,大多初創企業都集中在“互聯網+”領域。
中國的創新越來越贏得外界認可。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足以對抗美國企業,且開始主導新興經濟體的互聯網市場。
4.4數字經濟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以互聯網跨界融合應用為特征的數字經濟發展,全面促進了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不僅帶來技術創新方面的正向整合,而且可能導致商業模式的重塑或重構,在制造業掀起數字化革命,這方面的例子已不少,如通用電氣公司的通用電氣數字部門;青島紅領集團開創了服裝大規模定制生產的先河;青島軟控通過生產軟硬一體的橡膠生產設備,取得了領先優勢并改變了橡膠生產業的競爭格局。
4.5數字經濟改善民生,增進社會福址
數字經濟的發展對于改善民生,增進社會福址作用巨大。數字化程度提高10個點,能夠促使世界經濟合作組織的幸福指數上升約1.3點。
發展020服務模式,使餐飲、家政、物流、教育、醫療、旅游、酒店、停車、社區等多領域合作,形成智慧解決方案。
三、數字(智慧)城市
1.內涵
智慧城市是我們所追求的,智慧城市就是讓城市更聰明,本質上是讓城市的主人翁更聰明。目前,我國的城市信息化建設大部分還不停留在數字化、網絡化階段,而一旦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成熟,積累大量數據,勢必就會產生進一步的信息化需求,這就是智慧化。
通過互聯網把無處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體的智能化傳感器連接起來形成物聯網,實現對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計算等技術,對感知信息進行智能處理和分析,實現網上“數字城市”與物聯網的融合,并發出指令,對包括政務、民生、環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活動等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化響應和智慧化決策支持。
2.特性
數字城市的特征有:透徹感知;全面互聯;深度整合;資源共享;協同運作;智能服務;激勵創新。
四、數字大氣
天氣預報早已數字化,隨著大數據,天氣預報起來越準確,預報日期越來越長,自然給于我們災難,大自然也給予我們人類智慧,我們地球人是能保護我們地球的。有關厄爾尼諾現象,世界上有不少科學家提出各種設想。我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已在思考此問題,近來思路越來越明確,只要我們在海上進行實驗,收集大數據,今后就有辦法解決厄爾尼諾現象,使大氣變得溫和一些,避免一些大風暴、洪水及旱災!
五、展望
人類在勞動、生活中學會數字,從十進制數字等走向二進制數字……,自進入信息時代,才到了大數據、云計算的時代,數字化在人類社會的各方面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直到智慧時代。我們將從世界各國重視的數字經濟走向更多的數字化領域,將使我們地球更美、更和諧,使人類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和享受。
參考文獻
[1]數字經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第一財經日報(上海)2016.11.13
[2]盛玉雷 數字經濟,邁向經濟發展新藍海,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6.10.11
[3]騰訊研究院,重磅獨家 數字經濟強勢崛起,萬字長文讀懂經濟增長新藍海2017.3.7
[4]工信部電子情報所,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東航專機今日起航,來源中華網2017.4.19
[5]馬化騰:“互聯網+”是手段 數字經濟是結果 中國經濟網 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