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華
摘 要 微課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方便快捷的教育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具有較大的價值,可以實現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調動、以及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為此,本文從微課的設計與制作環節出發,對微課在小學數學基礎知識以及邏輯思維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并總結了幾點注意事項。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微課 設計 制作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作為新生事物已經漸漸深入到教育課堂,為革新學習方式開啟了新的篇章。微課是一種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的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學過程。由于其短小精悍且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因此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因此,在這個背景下,研究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的諸多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微課在小學數學基礎知識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學習數學基礎知識是重要的教學內容,目前很多教師用微課形式來進行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給他們打下一個堅實的學習基礎,對他們更高層次的學習有所益處。但是,有許多教師對如何進行微課教學還存在一定的誤解,還沒有對微課的真實內涵真正理解。微課是以小視頻的形式來教學的,但不等同于一節數學課由多個小視頻組合而成。沒有了教師的詳細講解,沒有了學生的思考思索時間,就沒有師生的互動。因此,在微課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1.1微課的設計環節
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是自己制作微課。在講授小學數學基礎知識時,教師應把握好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著重圍繞這些來設計制作微課。在設計過程中,還應當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層次不同,制作的微課也應當分成層次,這樣可以讓學生有選擇地觀看學習。并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素材的選擇,可以利用圖片、生活物品,也可以利用語言文字,還可以搭配上適合的音樂等,更多的還是要開發和利用新的素材,給學生不一樣的視聽感受,刺激他們的感官,調動學習興趣。此外,教師一定要注意控制微課視頻的數量,不能貪多,適可而止,要合理分配課堂時間,必須要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
1.2微課的制作環節
制作環節關鍵在于錄制過程。教師準備好所有的錄制素材,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錄像機來記錄微課內容。微課雖然短小,但它比較講究內容的精細,因此,教師在錄制過程中要注意表達語言文字組織和圖片的利用,將微課的制作做到近似完美。
如在教學正方體時,教師可以在生活中搜索一些正方體的物體,像魔方、紙箱子等,為了讓學生可以直觀地認識它的結構,教師可以找來剪刀,將紙箱現場剪開。同時多準備一些正方體放在課堂上,在觀看完微課后,讓學生也動手剪開一個正方體。微課制作完成后,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看,之后可以上傳到班級的公共郵箱,告知學生家長可以自行下載觀看,便于協助學生在課下時間復習。
2微課在小學數學邏輯思維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數學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理解能力,能夠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去思考問題。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和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利用微課教學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擁有這種思維能力。
2.1微課的設計
在設計過程中,教師不可以安于現狀,僅僅使用現有的微課資源,因為再有趣的東西,如果一直看它也會失去興趣。很多數學教師把精力放在制作新的微課形式的新穎上,使課堂成為教師個人技術的展覽,設計的小視頻雖然很炫很美,但是內容卻很空洞,沒有達到教學的意義。
因此,在進行設計時,教師要認真分析數學邏輯思維課程的結構是什么樣的,做一個設計框架,然后將自己的知識填充進去。首先設計出一個總體的頁面,讓學生看到這個頁面后能夠輕松地了解自己需掌握學習的內容,這樣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這個頁面設計時應當利用色彩的搭配,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但在微課視頻中要避免使用過多的文字描述,而是多用圖片和變形字體交叉使用,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在設計的最后,教師也可以提出一個問題,之后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討論交流,做一個很好的互動。
2.2微課的制作
制作中最主要的還是素材,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開發學生邏輯思維的數學題,利用制圖軟件將這些內容制作成有趣的模塊。而小學數學課本中的一些找規律的課程和題目,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具有一定的益處,并且這些找規律題目的解答會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可以在網上尋找現成的資源,在現成資源中挑選一些適合自己教授班級的東西,也可以利用作圖軟件再制作微課,放到小視頻中,引導學生去思考,然后進行講解,最后可以出一些類似的題目留給學生練習。
比如在教學數字的課程時,可以拍攝一(下轉第100頁)(上接第85頁)些多種顏色的鮮花,還可以記錄一下動物園的小動物,這些都是學生關注和喜歡的事物。觀看完小視頻后,教師帶領學生去數一數視頻中的紅色花朵和黃色花朵各有多少,小雞和小鴨各有多少,還可以比較一下他們的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微課教學考驗的是師生兩者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師擁有超高的設計和制作能力。因為課程的設計和制作對于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是課程開展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擁有過硬的信息素質,將微課的設計原理和方法牢固掌握,這樣才可以使教學開展得順利。另一方面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學的開展。
3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運用中需注意的問題
微課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有益補充,但是并非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清微課的作用,不能為了使用微課而用微課,而應該根據實際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運用。但是在當前的教學中存在微課運用過濫和微課運用不夠兩個方向的極端。endprint
第一種極端情況:一些教師盲目推崇微課,凡教學都采用微課進行,只注重課堂氣氛的融洽,并沒有考慮到微課是不是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使得課堂上一些學生只是注意到微課表面上帶來的一些直觀印象,并沒有關注到微課所傳授的知識點。
第二種極端情況:另一些教師則對微課這種方式嗤之以鼻,認為只是一些教學的“花架子”,根本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從而對微課產生一種排斥的心理,從不愿意接受和使用這一新鮮事物。這一心理在一些老教師中尤甚。
因此,微課在小學數學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教師要規避以上兩種極端情況,適時使用微課,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效率。以下提出兩點建議:
(1)適時使用微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微課的使用時機,在進行課程引入時以及重點與難點講解時,可以通過微課這種生動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微課的運用一定要在恰當的時機,對于一些深度內容,還是要靠教師的講解。另外,教師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觀察學生的反應,因為小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在他們注意力有所分散的時候適時地使用微課,能夠重新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而如果不合時宜地使用,反倒會弄巧成拙。
(2)適度使用微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使用微課,但是不能過多過頻繁運用,而要注意度。微課對于教學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但是并不是微課用得越多越好。正常來講,微課的使用一節課最好不要超過3次,不能夠不加思考地頻繁運用,如果運用得過于泛濫,很可能將學生的關注點集中在微課的圖形聲像的有趣上,而忽視了對微課所傳授的知識的關注。
4結語
總而言之,微課的引入,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創新和發展。它能夠促進和開發學生的思維,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給教師提供了一個提升自我能力的機會,進而帶動了數學教學的進步與發展。但是,微課作為教育領域的一個新生事物,在應用實踐研究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充分認清微課的作用,堅持適時適度的原則,結合實際恰到好處地運用微課;同時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嘗試和應用,使得微課充分發揮其作用與優勢,從而切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謝海.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6(11X).
[2] 劉軍.微課應用于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2016(4):00164-00164.
[3] 趙道洪.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2016(11):00057-000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