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林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科目,而易錯題型比較多,也是當前小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的過程中,經過總結,筆者發現學生易錯的題型主要有應用題、幾何題、分數及小數運算題等,小學數學易錯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干預政策,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這部分的知識。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易錯點;提前干預;研究;策略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相比于初高中來說雖然教學內容較為簡單,所學習的知識大部分都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關,但是,在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而數學又是一門比較抽象,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易錯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進行適當的較小干預,下面筆者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
一、小學數學易錯題型分析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易錯題型數不勝數,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差異,不同的學生易錯題型也有所不同。但是,經過長期的教學經驗總結,我發現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易錯題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應用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題一直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也是主要的易錯題型之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由于理解能力差,不能理順題目中間的因果關系,或者是讀題不清,不夠仔細,經常會在解題的時候出錯。應用題的主要類型有價格、距離、工作量、重量等,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比較緊密。
(2)反推類題目。這類題目的范圍比較廣泛,題型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涉及到四則運算、分數、不等式等知識,這部分的題型對于學生舉一反三和邏輯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較高,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思考問題習慣性的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難度大,容易出錯。
(3)幾何類題目。這一類題目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容易出錯的一類題型,在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涉及到了畫圖、面積、周長計算,學生需要記憶大量的公式,并且將圖形知識與其他的知識相結合,這樣的話,就進一步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易錯題型比較多。
(4)其他類型的易錯題。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由于學習能力、習慣和方法不同,在學習的時候,易錯題型也不盡相同,比如說,有的學生在計算的時候,由于粗心大意容易出錯,還有的學生對于分數的定義和概念不清楚也容易出錯,但是這些錯誤相對于前面所提到的幾種錯誤來說,出錯率要略微低一些。
二、小學數學易錯題型的干預策略
(一)課堂講解多側重
一般來說,小學數學對于教師來說,教學難度不大,大部分教師對于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比較的了解,知道學生在學習哪些知識的時候,錯誤率比較高。基于這樣的原因,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之前,應當先做好備課,在講解難度比較大的知識點時,要明確教學的側重點,加大講解力度,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適當的進行歸納,以幫助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此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可以適當的進行教學延伸。
比如說,在講解應用題的時候,除了傳統的如“小紅讀一本書,每天讀15頁,8天可以讀完,那么如果每天讀12頁,多少天可以讀完?”題型以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富有新意的題目,將生活中學生已有經驗與教學內容相聯系,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激發他們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生的錯誤率。
(二)易錯題型多練習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素質教育成為了教學發展的一種新理念,“教育減負”的口號,一直都是教學發展的重要方向的,但是,在教學知識的時候,適當的作業和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課后練習,能夠有效的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較為明顯的幫助,而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課后聯系也顯得尤為重要了,俗話說“熟能生巧”數學知識的內容雖然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一些易錯題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難度也比較大,但實際上萬變不離其宗,這些題型再怎么變化,實際上他們的內涵是相通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多練習,將基本知識消化了,錯誤率自然也會降低。當然,在進行易錯題型練習的時候,也不能一味地讓學生練習,而是應當在他們進行練習的時候,適當的講解一些解題的技巧,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打開學生的思路,這樣學生也不會覺得教師的講解缺乏趣味性,學習的積極性可能會增強。
(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將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并且對其的成長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教學數學知識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很聰明,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學生可能聽一次就能夠明白,在課堂上的表現比較優秀,但是一到做題的時候,不是這里出錯就是那里出錯,讓教師不知如何是好。對于這些問題,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了深刻的總結,發現大部分學生并不是對教師講解的知識不懂、不會,而是由于在解題的時候,粗心大意造成的錯誤,比如說,有的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將小數點的位置打錯,而有的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將計算公式記混,這些問題都容易導致他們在解題的時候出錯。所以,我認為在教學的時候,僅僅是講解題型和解題的技巧還是不夠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在做完教師布置的題目之后,要學會檢查,看看自己在解題的過程中有沒有不對的。
總之,小學數學易錯題型一直是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時的難點,不同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由于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不同,易錯題型的類型也不盡相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學會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學習情況,有選擇性的進行提前干預,以便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促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丹丹.追根溯源析原因因勢利導巧解題——小學數學易錯題的成因及其對策[J].文理導航,2014(06):18.
[2]李燕.小學生除法豎式計算錯誤的主要類型及錯因分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19-21.
[3]徐希萍,楊永卿.小學數學課堂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福建學習,2008(2):34-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