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國威
摘 要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正處于建立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相當關鍵的任務,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視。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現狀,并從實際出發,提出了小學德育工作的創新方法,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 德育工作 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關于教育公平性、全面性、創新性等問題獲得了廣泛關注,教師不能僅僅是教育的施行者,還應當是教育發展方向的引導者。對此,各小學應及時革新教學理念,在工作中全面貫徹德育教育,推動小學生實現文化、體育、藝術等多方面發展,同時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
1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現狀分析
1.1缺少創新意識
從當前情況看,不少小學所實施的德育工作都滯留于表面,并沒有對學生展開深入的探究。德育屬于一門非獨立性課程,教師需要從整體入手,將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構建起相對穩定的教育系統。但是不少教師對此仍然缺乏相應的認知,依舊在課堂上采用空泛的理論展開教學,其目的性不夠明確,同時也不具備創新精神。比如,有的學校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將重點放在德育活動的表面規模上,然而在具體的操作中卻沒有收獲到應有的效果。這便是由于活動組織者思維趨于傳統,沒有站在創新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應當將其和學校的特色銜接起來,把德育教育同藝術教育相整合。比如某學校開展文化建設,在校內設置道德文化墻,打造濃郁的道德文化氛圍等。
1.2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
目前,還有的教師難以從之前的教學模式中轉換過來,仍然以自己的課程為主。在這些教師眼中,還是認為學生的文化課程是最重要的,甚至以學生的最終文化成績來評判學生的自身素養。而當前小學的學習任務也越來越重,學生幾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極少有時間再接受德育教育,因此德育工作在現實中很難真正落實。即便教師開展了德育教育,學生也沒有時間真切體會,使德育教育促進自己的素質提升。這便使得德育教育的本質變得抽象,因此也就更容易讓教育工作者忽視,形成死循環模式,難以得到創新。并且有的教育工作者對小學德育教育認識不足,忽視其重要性,認為這是班主任或思品教師的工作,導致德育效果不理想。
1.3缺少指導與實踐
雖然我國已經在廣泛弘揚德育教育,但是由于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實際過程中很難找到確切的理論和實踐指導,使得不少教師不清楚怎樣發掘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有的教師單純在課堂上進行德育知識灌輸,沒有注重實踐的融入。就德育教育本身而言,其是一種和個人性格關系緊密的學科。假如沒有重視創新,而是一概而論,采取文化課的教學方式,就很難體現出新課標的教學意義。對此,教師必須要找到科學的方法,解決眼下面對的困境,以實現德育工作開展的初衷,強化對小學生的德育指導。
2小學德育工作的創新方法
2.1創新并豐富德育教育的內涵
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明顯的效果,就必須體現出時代特色,并且與時俱進。對此,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宏觀角度思考問題,改革德育工作內容,并對其內涵進行豐富和創新。例如,教師可以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以及社會道德教育作為基礎,幫助學生養成無私奉獻、獨立自強、奮勇拼搏的精神。學校可以組織一些相關活動,如“校園文化月”、“道德品質月”等,對德育工作進行宣傳。這樣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讓學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另外,教師也可以積極組織一些主題班會活動,開展生命主題教育,使小學生養成樂觀、積極、健康的思想品德,確保其能夠全面發展。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與德育實踐,比如幫助父母做家務、拾金不昧等,將這些小事融入德育教育中,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德育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導入一些案例,比如社會熱點、經濟發展趨勢等,以這類創新的題材制定德育教育計劃,豐富教育的內涵。
2.2尊重并關愛生命
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命的個體,而小學則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培養學生自尊、自愛的品質,并結合學生的現實需求,對學生加以引導,尊重、理解、關心學生。教師要適時給予學生幫助,使其能夠較好地處理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從而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學生獲得尊重與關愛后,能夠建立起較為清晰的是非觀,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一旦學生覺得自己的想法與行為能夠獲得教師的理解與支持,其自信心就會得以提升,并對教師建立起信任,從而更加愿意傾聽教師對自己提出的建議。這時教師就應當把握好機會,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做人的道理及原則,幫助學生的人格健康成長。所以,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更多表現機會,讓其享受到被尊重與關愛的感覺。
3結束語
在小學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其主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并掌握德育的相關知識。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宏觀的角度,對德育工作進行調控。要創新并豐富德育教育的內涵,尊重并關愛生命,同時把“愛”和“嚴”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把握好德育工作的發展方向,在校內營造出理想的德育氛圍,從而達成德育教育的最初目標,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麗萍.淺談新時期小學德育工作創新的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339.
[2] 馬慶先.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創新[N].發展導報,2015-04-03028.
[3] 鹿金蘭.創新小學德育工作方式,促進學生和諧發展[N].發展導報,2015-11 -13028.
[4] 勾華.對小學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3(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