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紹麗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完善,文明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素質的培養,而高素質的體現必須要有正常的心理狀態,但是目前狀況來看心理問題普遍存在于小學生人群,這是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大問題。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成長發展的過程,如果從小就有著心理上的扭曲勢必會影響長大后的各種觀念和認知。學生從入學開始在校時間相對較長,而語文作為主課之一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如果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也一定會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閱讀;滲透;心理健康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接觸知識新鮮事物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語文教師如果能在閱讀教學中合理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健康的心理建設,也會側面提升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此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根據這些問題要做出的改進做了簡要闡明。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教授閱讀知識的時候沒有明確的滲透心理健康教學的意識,或者是滲透方法過于單一,小學正是學生心理發育的時期,教師的教育方法根本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導致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對于閱讀的學習感到厭倦。再者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能有效的找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點,使得在閱讀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滲透工作不能順利進行下去,也導致了學生對于語文的閱讀學習失去了興趣。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沒有很好的也讀評價體系,或者只是語文教師作為評價系統的主導地位,學生不能參與其中,導致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很難集中精力。這其中有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問題存在,使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創設閱讀情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在閱讀教學前一定要把文章的內容仔細閱讀,投入感情親自進行情感體驗,對文章的人物性格,故事情節,思想感情深入的去體會,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創建有效的閱讀情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心理上的體驗,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產生共鳴,這樣也避免了學生對閱讀學習的厭倦和懈怠。
例如,我們在學習《十里長街送周總理》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文章的中心思想去創設一種閱讀情景,使學生對閱讀更加投入,那就是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哀樂,渲染悲傷的氣氛,或者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播放周總理生前的經歷以及送葬的畫面。這樣學生在于都課文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投入感情,感受文中人們對周總理離去的不舍和悲傷。
2.在閱讀分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體會感悟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對于美好風景的語句,教師加以講解,讓學生去感受文章中字里行間的美感;對于人物特征的描寫,教師要學會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去引導學生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思想,教師要合理適宜的抓住文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
例如,我們在學習《了不起的女孩》這篇課文時,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后對文章的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主人公雖是身患絕癥的孩子,但是她頑強的毅力,勇敢的精神狀態使得自己在學習上并不落后于其他正常的孩子,者相比于現在的小學生的膽小懦弱,嬌生慣養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在此就可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勇于面對困難挫折,培養學生剛毅的性格,頑強的成長。
3.在閱讀延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
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如果僅僅只是集中精力,一字一句的去感受文章內容的故事情節,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對文章的理解認識也不會太深刻,教師要學會在閱讀延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能夠換位思考,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感受此時的情感變化,以及之后的內心活動,和時態的發展情況,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閱讀中的感情得到升華。
例如,我們在學習《驚弓之鳥》這一課時,現在來講驚弓之鳥是一個成語,看表面的意思它是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勝,現以“驚弓之鳥”來形容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借此教師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正面的教育學生,擺脫心里的陰影,預防學生因某件事而對內心深處造成的心理傷害。
總而言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只是單純的教授學生簡單的閱讀,一定要合理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閱讀過程中創設相關情景使學生能夠融入到文章中去,能夠深入的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適當的增加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學生只有有感情,投入的閱讀才會真的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情節的變化,體會作者的意圖,云紋教師加以正確的指導,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有了健康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陳家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與操作.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鐘啟泉,崔允,張華主編.《基礎教育課程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