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
【摘 要】藝術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差,而數學是連貫性太強的一門學科,在學習活動中,他們常會表現出自卑感強,自信心差,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覺得自己難以應付課堂學習任務;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棄,害怕學習不好并由此產生高度焦慮或其他消極情緒;行為上逃避學習。
【關鍵詞】藝體特長生;因材施教;熟能生巧
大同市第一職業中學是音、體、美小專業特色學校,生源素質較差,而藝術班的生源素質更差,是普通中學淘汰下來的學生。這樣的學生不僅要拿畢業證,而且還要考大學,可事實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的數學水平連初中的水平都達不到,這樣的學生怎樣才能高考過關呢?如何提高藝術生的文化成績,是我校每名教師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下面我就提高藝術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來談一談我的具體策略。
一、數學學科是藝術生高考的“短板”
1.學生自身的特點
由于大部分藝術生對數學缺乏熱情,數學基礎參差不齊,更有甚者幾乎是零基礎,再加上之前將過多的時間都用在了專業課的學習和考試上,因此,大部分藝術生對文化課信心不足,特別是在最后的沖刺階段,有的甚至產生聽天有命、自暴自棄的心理。
2.數學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
對藝術生而言,語文、文綜等其他學科在高考成績中與其他學生相比,成績差別不會太大,而數學學好后能夠與其他學生在高考的總成績上拉開檔次,這樣數學就成為藝術生的“短板”,所以能否學好數學,直接影響到高考的總成績。
二、提高藝術生數學成績策略
1.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就是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過程中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使得學生自覺地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索,即使遇到困難也能自覺鉆研,加以克服。這樣教和學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克服學生的自卑心理
藝術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差,而數學是連貫性太強的一門學科,在學習活動中,他們常會表現出自卑感強,自信心差,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覺得自己難以應付課堂學習任務;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棄,害怕學習不好并由此產生高度焦慮或其他消極情緒;行為上逃避學習。針對藝術生特點,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錯誤從不立即打斷、批評或挑剔,而是以鼓勵為主,適當補充和完善答案的內容。只有教師在課堂上多鼓勵,多表揚,才能變課堂“死水”為“活水”。在講課時凡是涉及初中重要,高中常用的知識,都做專題復習,如二次函數、不等式、三角函數等,這樣,學生不但夯實了高中基礎知識,也慢慢將初中知識撿起來,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不要有怕的心理,遇到以前講過但不會的地方,現在又講一遍,讓學生體會到,不管以前基礎怎樣,只要好好學,一樣可以學好數學。
3.對藝術生的數學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原則,只有深入了解藝術生特有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增強有效性。藝術生在學習上有如下明顯特點:①學習基礎普遍低于同屆普高生,存在明顯的先天不足。②對藝術課學習情有獨鐘,緊抓不舍,但對文化課熱情偏淡,平日只看教材,不愛做題。③形象思維活躍,但邏輯思維能力不強。④學習無計劃,很少預習和復習,聽課走神,抓不住中心,不會做筆記,學習需要督促,主動性不強。針對上述特點,就要確立學生為本的思想,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為照顧到每個學生,應該把教學活動設計得具有層次,有容易的,有較難的題目,使班級內的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想法,逐漸培養他們學習興趣。對藝術生的教學要抓基礎,讓學生自己列出學習計劃,并針對每一名學生的自身特點完善他的學習計劃。爭取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
4.熟能生巧,練能生智,持之以恒
只聽課不做題是藝術生普遍存在的現象。他們聽課能聽懂,就是自己不會做題,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太懶,做題太少,甚至根本就不做題。一個學生,無論他智力如何,只要他不做題不訓練就不會有什么數學思維能力。有些學生,只滿足于理解記熟基本的公式、定理、定義,而不愿意做題訓練。當然,掌握基本知識是做技巧題、難度題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要想能夠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去解答巧題難題,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才行。要知道,只有持之以恒做題訓練,才能加深對基本公式、定理、定義的理解和記憶,而單純地去反復講解公式、定理、定義會顯得枯燥乏味。
總之,藝術類學生的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教師認真細致的研究,需要教師全身心的投入,我相信只要我們的教師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有一種歷史賦予的使命感,就一定能把藝術生的數學教學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