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銳梅
摘要: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低年級小學生的樂趣,活躍,求新、求異的心理較強,這就要求我們每個班級都有新的想法,新鮮的東西,或刺激學生形成角度,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提出了達到教學內容指南的目標,教師和學校周圍,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實現課程目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去工作,在這廣闊的創造空間,使我們的課堂更貼近學生的需要。
關鍵詞:多樣化;創新;豐富教學手段
一、追求開放多樣的教學內容
1、做到教學內容多樣化。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積極、有趣,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應該多樣化,一般不少于三個項目,每個項目進度不應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甚至相同的內容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在。例如,在50米跑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變換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種姿勢的起跑、搶物跑、折線跑、過障礙跑等,豐富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學內容游戲化。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內容相對簡單,沒有更難的技術,可以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轉變教學內容的游戲,讓學生體驗樂趣,同時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進行游戲化改造,學大雁排隊、推火車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做到教學內容循環化。單一重復的教學內容有助于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術,也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我們可以對于某個循環的多個內容,每個類可以從不同的點切入,每個類的入口點都有一定的連接提高。這樣,每課都滲透著一點新的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改善。
4、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許多的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一方面我們的教學內容設計的主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足尖跳;盤山道走——曲線行進。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引用學生日常玩耍中對教學內容有幫助的活動,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堅持教學方法的創新完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必須安排和改變他們的教學方法,合理、創新的教學組織從兩個方面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多種形式的教學,教師、學生、教材三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采用多種活潑生動,使學生有強烈的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例如,分組輪換、小組合作、競爭與互動,討論節目,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教學主題要多角度。低年級學生尤其喜歡童話,對于這種情境教學,學生在第一次思考的過程中融入了孩子如果心情和教學內容可以使枯燥的學習變得充滿聲音和色彩。主題也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動作圖片,電影,生活中的場景。
2、教師言行要有魅力。老師的形象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通過一門課,學生就能判斷老師是否喜歡而教師形象主要體現在自己的行為上,教師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語言”的功能,即運用“手勢指揮、眼神表達、語言動機”。在實踐中我們必須善于總結挖掘內涵,使學生言行更貼近學生,增強課堂教學魅力。
三、豐富教學手段以激發興趣
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就像道具在舞臺上的表演所起的作用一樣,參與各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視覺的刺激。畫面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它具有真實性、形象性、形象性、新奇性等特點,多變的畫面不斷給學生一種新的感受,激發學生的活動欲望。我們也可以在紙上安排活動,幫助小學生理解教學意圖。
2、多媒體的運用。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要,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這一個課件可以涉及到技能學習,或體育知識,也可以是體育欣賞,代表圖片,美麗的藝術風格,簡潔的文字顯示與生動的語言解釋總是給學生深刻觸動。
3、聽覺的變換。除了哨子,通過音樂、小號、鼓來激發學生。如學習動作,播放點節奏音樂,會讓學生清新,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比賽中,可以用音樂渲染氣氛,用喇叭和鼓大聲喝彩,除了所有學生身心的愉悅外,在空間和設備上也需要工作,注重設計的發展,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四、結語
總之,只有掌握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要讓他們真正喜歡體育課,就要把握新課程的本質,才能達到“健康第一”的目標標準,我們的體育教育,因而也永恒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陳鳳祥.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J].學周刊,2012,(16):90.
[2] 印麗梅.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對學生興趣的影響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7):60+62.
[3] 魏偉.小學體育教師如何提高學生運動興趣[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31):146.
[4] 李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小學體育激趣教學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5,(35):93
[5] 趙忠義.小學體育教學過程里學生的興趣培養初探[J].黑龍江科學,2013,(11):1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