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碩
【摘 要】加強繼續教育的學習,及時更新觀念,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與愛好,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那么如何改變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關鍵詞】良好;關系;健康;理念;改進;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重視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它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在過去的體育課程中,教師和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居于絕對控制和支配地位,反復練習和訓練成為主要的教學手段。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冷漠、緊張、對立,學生就不會喜歡上你的體育課。如果師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學生從內心感到自己的老師可親、可敬、要信、可愛,學生喜歡你,也就喜歡上你的體育課。反之,師生關系僵化、抵觸、緊張、對立,即使教師的水平再高,學生不買你的賬,不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一切都是枉然。教師只有和藹可親、寬容豁達,學生才有可能生動活潑起來。
二、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構建健康理念
用心去理解《新課標》。在新課改革中,我們要正確把握新課程的內涵,理解什么是《新課標》?《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程,是對原有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體育老師要認真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等。我認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只有正確理解新課標的性質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體育課。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師能從學習上把握教材及選用和開發教材。此計劃包括長期、中期、和短期的教學計劃,即水平計劃、學年計劃、學期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這些教學計劃能較好地適應課程標準及其目標體系的貫徹。上好健康理論知識課。首先,體育理論課就要多講些既含知識,又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內容,讓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又使體育和他們無聲的韻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次,理論課要與教材組合:體育理論課是由體育知識和衛生保健知識二類組成。讓學生了解體育和衛生保健知識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兩個重要方面。既要使學生了解一些基礎的個人生活衛生公共衛生和心理衛生知識,同時也要了解一些運動鍛煉的兩個重要方面。教學內容的選擇。長期以來,教師都過于注重對學生身體能力的評判,過多追求成績,致使客觀上的分數與實際能力脫鉤,扼制了學生個性的張揚。因此,在教學難易程度上有較大的變化,一是學習的難度降低,對分層學習提出了要求。
三、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健康體質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體育課常采用傳統的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一結構模式。現代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我們的任務不僅是要讓學生的身體好,重要的是把學習和鍛煉的方法教授給他們,讓他們掌握方法,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采用培養創造性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改下體育教學設計改革的方向。我們在教學中展示任何一種器材在學生面前,教師都不告訴學生怎樣玩,而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自己創編各種游戲玩法,發揮其創造性思維。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動后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情緒高漲、回味無窮。采用自主選項的教學方式。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特長,有時我采用自主選項的方式教學法,把自主選項分為限制性和完全性。所謂限制性自主選項就是給學生限定幾個項目(如限定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繩),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好的項目去練習,我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技術和練習方法指導。在限定項目時盡量考慮到同學們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滿足同學們的需要;這種教學方式滿足了學生運動、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發揮了特長,提高了興趣,張揚了個性,有利于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完善,也和利于培養學生興趣。采用“激勵”教學方式。激勵教學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加強這門教學藝術的修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效。要避免簡單的說“好”或“很好”,否則會使學生心理上得不到滿足。同時對他們微笑、點頭、豎起大拇指等非言語性動作獎勵將會給學生莫大的鼓舞。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更有利于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活動的積極性。教學方法要多樣化中學生多爭強好勝,一聽說進行比賽就躍躍欲試,所以可以運用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學的方法要多種多樣,努力克服“教師示范、講解”的單一模式。直觀教學非常重要,可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觀看錄像、光盤等音像資料,加強直觀感覺,激發學習興趣;學生練習中,提倡好幫差活動,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落到實處。
要想讓讓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體育教師還要轉變角色,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樹立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思想,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以教促學、互教互學、相互尊重,與學生一起加強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