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 (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小學部,277000)
教學實踐
水平二(三年級)《原地側向持沙包擲遠》教案
孫毅 (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小學部,277000)
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精神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和鍛煉,充分體現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注重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相聯系,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合理地開發、創新、使用器材,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努力使每位學生都能掌握一定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
投擲是小學三年級體育與健康教學的重要內容,包括滾、拋、推、投、擲等多種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擲遠和投準。擲遠的特點是出手的投擲物要高于肩,在教學時應從自然投擲向用合理的投擲方式過渡,應多采用原地肩上屈肘和側向背后過肩的投擲方法,其重點是學會肩上屈肘、背后過肩、前上揮臂的動作方法,可以結合游戲開展教學,主要用于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身體協調用力的能力。投擲教學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為降低安全隱患,本課選用沙包作為練習器材,采用雙向外擲的組織練習形式,用“擲-撿”的信號指揮學生練習,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本課設計遵循教學技能的發展規律,逐步達成學習目標。
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易集中更易分散,自我約束能力還不夠強,但其表現欲和模仿能力較強,已經具備和同伴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過高的教學會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學生比較喜歡較直觀、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維的體育課,學習興趣較高。為此,本課教學將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采用模仿練習、合作學習、與游戲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在小學低年級已經學習過持輕物擲遠、看誰投得準、小沙包投準、持輕物投過一定高度的橫繩等自然投擲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能儲備。本課為單元的第2次課,在第1次課回顧各種自然投擲方法的基礎上,開始逐步進入肩上屈肘,背后過肩,前上揮臂的合理、規范投擲動作的學習。

水平段:水平二 學生人數:40人 授課教師:孫毅 課時:2/4
熱身游戲“揪尾巴”→繩操→誘導練習:甩“響炮”、擲“飛機”、擲紙團→持沙包擲遠練習:雙人拉肩、牽拉手臂、劃出彩虹、飛越彩帶、強化練習、超越紙球→游戲:“廢物換寶”→放松→總結。

誘導練習1.甩“響炮”。練習目標:體驗快速揮臂的鞭打動作。2.擲“飛機”。練習目標:感受出手角度。3.擲紙團。練習目標:體驗完整動作教師根據練習需要,帶領學生用A4紙依次疊“響炮”、折“飛機”、擲“飛機”、揉紙團,指揮學生練習認真聽教師講解,根據練習內容積極動手折疊投擲物,按教師要求有序練習組織形式:10 10 1′1′10 1′要求:按分組有序進行練習,統一信號撿拾器材,培養規則意識,加強安全防范持沙包擲遠練習1.雙人拉肩。練習目標:體驗背后過肩、肩上翻肘動作。教師找2名學生協助示范,講解雙人拉肩的練習方法,組織學生2人1組練習學生觀察示范,聆聽講解,明確練習方法,前后2人1組合作練習組織形式:2名學生1進行練習;要求:有序練習,注意投擲安全10 2′2.牽拉手臂。練習目標:感受出手力度。學生將彩帶的另一端系在手腕上,進行投沙包練習組織形式:10 2′引導學生將連有沙包的彩帶的另一端系在投擲臂的手腕處,進行投沙包練習,體驗快速出手動作要求:拉大每排的間隔,注意安全3.劃出彩虹。練習目標:增加視覺效果,清晰觀察飛行路線。要求學生將彩帶從手腕上解下來,并將學生分為2組背向站立,依次向外側進行投沙包練習,通過沙包上連接的彩帶紙,直觀地感受沙包飛行劃出的弧線學生從手腕上解下彩帶,按分組有序練習,感受沙包飛行路線,查找投擲角度是否合理6 2′基本部分(28′)組織形式:第1和第2排為1組,第3和第4排為1組,背向站立進行練習;要求:小組合作,分工明確,遵守規則,防止發生身體碰撞4.飛越彩帶。練習目標:規范出手角度。前排學生持彩帶舉過頭頂,后排學生將沙包從上面投擲向前學生按分組聽信號,依次從前排學生高舉的彩帶上方向前投出6 2′組織形式:第1和第2排為1組,第3和第4排為1組,背向站立進行練習;要求:注意安全5.強化練習。練習目標:鞏固動作。組織學生反復練習強化動作兩排一組反方向循環依次練習組織形式:第1和第2排為1組,第3和第4排為1組,背向站立進行練習;要求:注意安全8 2′6.超越紙球。練習目標:自我檢測,超越自定目標要求學生將之前使用的小紙球作為目標物,擺放在自己設定的投擲距離上,組織學生進行投過自定目標練習自定投擲距離,擺放目標物,有序練習,進行自我學習檢測組織形式:第1和第2排為1組,第3和第4排為1組,背向站立進行練習;要求:注意安全4 2′游戲:“廢物換寶”。學生站在正方形的4角,將彩帶放在地上,同時拿出剛才練習用的紙團,游戲開始后,小隊當中的任何1名學生快速跑到其他小組用紙團換對方的一條彩帶,最后以一定時間內換彩帶的多少決定名次教師將學生分成男女組,各4個小隊,分別站在半塊籃球場的4個角內,以男生組為例講解游戲方法和規則,組織學生分兩個場地進行游戲按教師要求快速分組,站到指定位置,認真觀察演示,了解方法和規則,男女生分2塊場地進行,快速開展游戲比賽組織形式:3組2′要求:注意安全

1.拉伸放松聽音樂,隨教師進行拉伸放松組織形式:4×8拍2′結束部分(4′)2.小結與評價3.下課在舒緩音樂的伴奏下,帶領學生學生進行上下肢及腹背拉伸放松練習小結本節課的優缺點,引導學生回顧目標的達成度安排值日生回收器材;布置課后作業;師生再見聽教師的小結與評價,回顧目標的達成情況值日小組送還器材;課余時間進行擲沙包游戲;師生再見要求:積極放松;認真聽講;主動完成課后作業教學場地籃球場1塊預計練習密度約65%器材教具沙包41個、A4紙41張、彩帶41條、音樂播放設備1套預計生理曲線教學反思本課充分體現了“一物多用”和“物盡其用”。一張A4紙的疊“響炮”、擲“飛機”、揉紙球;一條彩帶的揪“尾巴”、拉手臂、舉橫線、劃“彩虹”,巧妙地助力技術學習,突破重難點。在基本部分“課課練”環節,合理地安排了“廢物換寶”游戲,既提高了運動負荷,促進學生身體全面發展,又使技術學以致用得到鞏固提升,還培養學生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習慣,有效落實體育課“育體育心”的功能和價值
孫毅,中小學一級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棗莊市骨干教師,第六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