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智健 沈漪文
[提要] 科技人才是科技和人才的組合,科技人才創業發展對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有鑒于此,本文通過對浙江省科技人才創業現狀進行分析,可以大致看出:浙江省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綜合實力穩步上升,科技人才和后備人才實力較為雄厚,科技人才創業得到浙江省的政策和相應平臺的支持,創業環境不斷完善。
關鍵詞:浙江省;科技人才創業;現狀
基金項目:浙江省軟科學研究計劃資助項目(編號:2014C35054);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研究課題成果(編號:2013N125;2015N136);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資助(編號:Y201432040)
中圖分類號:C9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6月24日
創業活動不僅可以推動經濟增長和市場創新,還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并提高就業水平(Shane & Venkataraman,2007)。在網絡科技時代,科技創新和創業人才凸顯了其在各國社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創業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科技人才創業的意義則更為重要。實踐表明,創業型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穩定和發展的主要力量,高水平的技術人才也是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最重要資源。科技人才創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科技人才創業對促進科技創新具有推動作用;科技人才創業有利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規模產業化;科技人才創業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需要。以下對浙江省科技人才創業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綜合實力穩步上升
通過實施“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省特級專家、領軍型團隊引進培育計劃等重大人才項目,大大加快了緊缺人才的培養開發。截至2015年,浙江省已累計引進“千人計劃”人才1,418人。創新型人才占“千人計劃”的比重高:451人在全國“千計劃”人才中,創業人才的數量達到105人,居全國第二位。省“千人計劃”中企業創業人才330人,占23%,企業創新人才584人,占41%;由“千人計劃”人才創辦的企業中6家已上市,28家已啟動上市,95家擬于近3年啟動上市。
至“十一五”期末,浙江省科學發展水平居全國第4位,科技進步水平居全國第7位,區域創新能力為全國第5位,知識獲取能力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分別位居全國第7位和第2位。2010年,浙江省科技人力資源指數達80.29,比“十五”期末上升20.86,由全國第13位躍居全國第6位;R&D人員每年達到22.3萬人,比“十五”期末增長178.95%;每萬人專業技術人員數、R&D科學家和工程師數分別為302.91人和14.77人,較“十五”分別增長了18.50%和51.95%;全省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設計專利授權量分別為6,410項、47,614項和60,616項,較“十五”期末分別增長4.77、6.03、4.43倍,浙江省專利申請與授權量一直排名全國前三位;浙江省SCI論文數量、國際被引論文數居全國第4位,基礎研究領域的創新水平已進入全國前列。
二、科技人才和后備人才現狀
(一)科技人才的總量與密度。研究與發展(R&D)人員是指單位內部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類活動的人員。包括直接參加上述三類項目活動的人員以及這三類項目的管理人員和直接服務人員,該指標衡量了一個地區的科技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本文通過R&D人員全時當量這個指標來對浙江省科技人才的數量進行衡量。
2015年浙江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為364,710人,較2014年增長7.78%,較2010年增長63.2%。由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總量這一數據看,浙江省科技人才的總量持續增長。(表1)
從科技人才的分布密度來看,浙江省科技人才的密度逐年增長,如圖1所示:2015年浙江省每1萬個從業人員中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為97.7人,而2000年該指標僅為10.5人,這15年中科技人才的密度增長了近9倍。(圖1,注:科技人才密度=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人)/從業人員總數(萬人))
(二)高技術產業中科技人才的總量和密度。高技術產業是高技術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產業,可以對相關產業產生較大而有效的影響。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
浙江省高技術產業R&D人員全時當量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2015年浙江省高技術產業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為69,707人/年,僅次于廣東省和江蘇省,在全國排第3位。(圖2)
從高技術產業科技人才的分布情況來看,浙江省高技術產業中科技人才占比最高的是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2015年該行業R&D人員全時當量占高技術產業R&D從業人員全時當量的56.4%。R&D人員數量上升最快的是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圖3)
三、政策及平臺支持
(一)在政策上,浙江省政府在2006年召開全省自主創新大會后,對“兩創”總戰略進行全面實施。“十一五”以來,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強人才的創新和創業活動,如《關于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的若干意見》、《浙江省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關于大力實施海外優秀創業創新人才引進計劃的意見》、《浙江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等。
(二)為科技人才創業搭建平臺。依托產業集聚區、高新園區、高校院所和重點企業,推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基地建設。杭州余杭的“夢想小鎮”至2015年3月開建以來,已吸引了500多個創業項目和4,400余名創業人才。2011年啟動的浙江杭州未來科技城(浙江海外高級人才創新園)第三批國家級高層次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余姚、嘉善、義烏先后完成省級“千人計劃”產業園;樂清、德清等地積極規劃產業園區建設;臨平新城的時尚、電商、產業互聯網三大“生態圈”正逐漸成形,五大電商園區的發展極大地為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增添動力,2015年完成有效投資21.3億元,初步形成總長度達1,700米的時尚文化街區。
(三)加強保障體系建設。“十一五”以來,浙江更加重視專利開發和保護工作。修訂和完善了《浙江省專利保護條例》等系列地方法規,出臺了《知識產權發展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確保企業自主創新。充分利用金融工具促進創新創業。如“數銀在線”開通了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信息服務。
四、創業環境不斷完善
從技術進步統計監測指標看,浙江省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在全國排名第6位(居上海、北京、天津、江蘇、廣東之后);環境不斷完善,科技進步環境指數、科技活動投入、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等指數在全國的排名不斷上升,說明浙江省在人才強省戰略的推動下,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但是與浙江省的持續上升的科技投入相比,相應的科技活動產出在全國的排名雖然在近幾年也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明顯。2015年,浙江省科技活動投入在全國排名第3位,相應的科技活動產出在全國排名第11位。(表2)
從上述對浙江省科技人才創業的現狀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綜合實力穩步上升,科技人才和后備人才實力均較為雄厚,科技人才創業得到浙江省的政策和相應平臺的支持,創業環境不斷完善。
主要參考文獻:
[1]P.H.內諾波洛斯,G.西里利,N.塔納卡.前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歐盟統計局.弗拉斯卡蒂叢書:科技人力資源手冊(中文版)[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2]杜謙,宋衛國,高昌林.建立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統計和建議[J].統計研究,2004.3.
[3]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2[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4]孔寒冰,陳勁.科技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沈漪文,孔寒冰.科技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概念與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
[6]沈漪文.基于能力框架的HRST能力建設研究——以ICT專業為例[D].浙江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