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林
摘 要:對于高校的發展而言,必須注重提升高校知名度。提高高校知名度,能夠提高大學招生和就業質量,能夠提升高校的文化水平,有效增強高校的教學科研水平。而知名度的形成,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教學科研水平、教育管理理念、高校形象、校企之間的合作交往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高校要重視宣傳工作,加強校企聯系,要注重教師隊伍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文化傳承和革新,注重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
關鍵詞:高校管理;知名度;軟實力;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0;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2-0018-02
一、前言
高校的實力主要通過兩個方面體現,對于內部而言,就是高校的文化建設,也就是多年來的文化沉淀,對于外部而言,主要是指高校的形象、美譽度以及管理水平等。高校的知名度,是指高校的品牌影響力,它對于高校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知名度,是每所高校都非常重視的一個現實問題。本文研究高校知名度的提升策略。
二、提升高校知名度的必要性
對于高校的發展而言,必須注重提升高校知名度。提高高校知名度,能夠提高大學招生和就業質量,能夠提升高校的文化水平,有效增強高校的教學科研水平。
1. 能夠提高大學招生和就業質量
高校數量的增多,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機會。很多學生關心大學的知名度,因此,知名度越高的大學,其生源越優。而知名度高的大學,與其他院校相比能夠獲得更多的錄取主動權。這樣,知名度高的大學就會擁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加上自身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質量、一流的辦學條件、一流的管理水平,因此,有利于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社會認同感高,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就會受到廣泛歡迎,這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就業,提升就業質量。
2. 能夠提升高校的文化水平
大學文化是高校存在與發展的靈魂,大學文化對內可以提高高校自身的素質,提高高校的內部競爭力,對外可以從高校形象、高校信譽以及高校的發展空間等方面提高外部競爭力。而知名度的提升,能夠有效推進大學文化的發展與進步,繁榮的大學文化又可以推進大學向更高水平發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3. 有效增強高校的教學科研水平
提高高校知名度,不僅能夠帶來國家充足的經費保障,而且有利于教學科研人才的儲備。充足的財力,是引進與培養優秀人才的堅強后盾。梅貽琦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充足的財力,是引進與培養大師級人才、增強高校師資力量的堅強后盾,是提升高校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知名度的提升,使高校有信心進一步發展自己,不斷拓展教育視野,不斷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為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知名度的提升,也讓高校教師對高校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并且以一種正面積極的心態去完成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高校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徑
高校知名度的形成,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教學科研水平、教育管理理念、高校形象、校企之間的合作交往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可以通過重視宣傳工作,加強校企聯系,注重教師隊伍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文化傳承和革新,注重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等來提升知名度。
1. 重視宣傳工作,加強校企聯系
高校應明確樹立品牌意識,重視向社會宣傳自己的辦學宗旨、教學理念以及優勢學科,展示教育教學方面的優秀成績,擴大品牌影響力。例如,可以借助網絡、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報道。要使文化品牌能夠“走出去”,增強對外開展文化溝通的能力,提高社會的認可度。
作為應用型大學,還要重視加強校企聯系,與企業合作辦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突出展示優秀企業的文化,將企業的先進文化理念以及道德標準與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相互融合。應用型高校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應將理論知識與企業實際操作要求有機結合,把教學環境與企業文化氛圍相融合,打造具有職業特色的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加入職業素養教育,讓大學生感受職場氛圍,接受職業素養的熏陶。要尊重大學生的個性,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大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培養受企業歡迎的高素質人才。
2. 注重教師隊伍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質量的教學水平與教師隊伍建設有著緊密聯系,提高教師隊伍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提升高校知名度的重要方法。高校要注重營造創新的氛圍,從教師的個人能力以及工作方式出發,有效滲透創新觀念,促進教師潛力的發揮。首先,高校要給教師提供創新的空間。高校的發展呈現多樣化格局,而教師的工作方式也不能一成不變,要支持教師創新工作方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其次,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在高校文化建設中,要將創新意識放在首位,要注意促進基層教師與管理層的交流,轉變教師的思維方式,推動教師發散性思維的形成。最后,高校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足,必須培養教師的學習精神與探索意識。要讓教師從多個層次及方面進行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開闊人生視野,拓展創新思維。
3. 注重文化傳承和革新
大學文化是高校存在與發展的靈魂,高校要注重文化的傳承與革新,潛移默化地影響廣大師生,有效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從而促進高校健康發展。高校文化建設的全部工作,都應根據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緊緊圍繞課堂教學、課程開發,不能局限在突擊性、表面性、短期化與形式化的文化活動上。課程文化建設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關鍵部分,要充分重視日常教學工作,把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工作目標。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即為高校培養目標與辦學理念,因此,課程文化建設需要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進行研究。在建設大學文化時,單純依賴于傳承是不夠的,還需要對既有的課程文化進行拓展與完善,使得學校價值、教育理念不斷更新,從而豐富學校文化內涵,推動高校長遠發展。
4. 注重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
隨著高校的擴建,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得到很大的改善,辦學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教學設備也越來越完善。但是,還缺乏良好的校園風氣,影響高校知名度的進一步提高。因此,高校要更新教育觀念,變革教學方式,注重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大學生的文化修養,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斷推動高校進步和發展。要注重吸收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校園風氣,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大批高素質人才。
四、結束語
是否擁有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高校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要重視宣傳工作,加強校企聯系,注重創新發展規劃理念,注重文化傳承和革新,注重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創新人才,進一步提高知名度。
參考文獻:
[1]郭叢斌,孫啟明.中國建設世界高水平大學的問題與對策——基于《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名中亞洲五校的對比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4(12).
[2]蔣小軍,竇強.高校品牌塑造的公共關系傳播模式[J].中國成人教育育,2014(09).
[3]詹姆斯·費爾韋瑟,李康.論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學知名度、學術研究及大學教學的相互關系[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01).
[4]吳移謀,肖建華,譚立志.突出學科特色提高一般大學的知名度[J].醫學教育探索,2007(07).
[5]聶西文,陳卓艷.重視籃球文化品牌培育促進提高高校知名度[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6]曹紅梅.精編職教新聞:提升職業學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徑[J].職業教育研究,2012(06).
[7]張東嬌,李桂英.知名度、美譽度、定位度:學校形象的評價指標[J].教育科學,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