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妤
摘 要:快速作文就是在課堂上寫作文,從“快”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和寫作素質。文章從實施課堂快速作文的益處、以“快”為主的課堂快速作文實踐、完善課堂快速作文的評價體系三方面對課堂快速作文教學進行探索。
關鍵詞:語文教學;快速作文;課堂同步;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2-0065-01
作文教學是目前語文教學中的“難題”。作文課堂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不理想,與傳統作文教學方式有關。傳統作文教學分為“命題指導”“學生寫作”和“批改講評”三個環節,這本身是非常完整的教學程序,無可厚非,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會出現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教師指導比較籠統,學生不知道從哪里開始下筆,學生的思維處于抑制狀態,完全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寫作。評改以教師為主,學生往往重視作文分數,而對教師的評語卻很少關注。因此,有必要對快速作文教學進行探索。
一、實施課堂快速作文的益處
首先,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素質。有滾動訓練的制度做保障,學生可以快速大膽地寫文章,甚至可以“胡寫”。因為后面的修改會保證他們不再胡寫,而是逐步按照作文要求來寫,以達到創新的目標。這樣,從“快”切入,從“胡寫”“有話可寫”到“按要求寫”“寫出好文章”,學生的寫作素質逐漸得到了提高。其次,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在素質。腦科學研究表明,人腦的潛能是巨大的,在一定外力的影響和刺激下,未開發部分的潛能可以被喚醒和激發。經過課堂快速作文訓練后,學生的寫作速度可達每分鐘30字到50字,甚至更快,思維的敏捷度也會得到提高。也可以說,開展課堂快速作文訓練是素質教育在語文教學領域中的具體體現。
二、以“快”為主的課堂快速作文實踐
(1)挖掘范文的訓練點,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課堂快速作文訓練一般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指導,第二課時寫作。教師應挖掘課文中蘊含的寫作訓練點,并根據班級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適時、靈活地進行分層教學,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寫起來。例如,教完《黃山奇松》一文后,教師可依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挖掘課后訓練點——黃山奇松的命運。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它們遇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教師點撥之后,絕大部分學生能迅速動起筆來。有一位作文基礎較差的同學遲遲難以下筆,于是教師適時降低要求,該生丟掉思想包袱,終于暢所欲言。
(2)指導過程采取“放大細節,全息解剖”的方式,提高實效。課堂快速作文包含的因素和環節很多,問題往往出在一些并不被關注卻十分重要的細節之中。因此,教師需要將這些細節放大,讓學生在“放大鏡”下進行全息解剖,發現問題,以使學生看得更清楚,認識更到位。
(3)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寫作活動中去,實現對作文的有效指導。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寫作活動中去,一邊巡視學生寫作情況,一邊提醒寫字姿勢。有些學生缺乏持久的注意力,很快就會忘記正確的寫字姿勢。他們有的背脊歪著寫,有的斜著寫,有的趴著寫,這既不利于身體健康,又影響寫字質量。教師要及時加以糾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學生在謄寫作文時,有些字不會寫,教師可以教他們寫;有些詞語使用模糊,教師可以進行個別輔導,和學生一起推敲。特別是那些寫作中的“弱勢群體”,出現遣詞造句上拿不準的情況時,教師應該耐心地點撥、引導,幫助他們體會用詞的精妙,從而增強寫好作文的信心。在學生謄寫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多多交流,能彌補批閱作文的缺陷,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師生同作文,能實現教學相長。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寫作文,學生用一節課,教師可用15分鐘,并當堂朗讀,然后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進行講解和指導。要講清楚為什么這樣寫,曾經想怎樣寫,為什么不那樣寫,還可以怎樣寫。這樣的指導,比空講理論有用得多,實效性更強。
三、完善課堂快速作文的評價體系
學生對作文有沒有興趣,這和教師的評價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對學生快速成文的作文,教師一定少打80分以下的分數。每一次習作,都要選出優秀的學生和進步比較大的學生進行表揚。對于優秀的作文,不僅要在班級進行展示,還要推薦到報刊進行發表。這樣的激勵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要切實取得課堂快速作文評價的實效,多批少改、重在講評是一條快捷高效的途徑。包括多做多批,略批為主,盡量少改;當堂點評,分層批改,盡量面批;批語個性化,講評有重點,提倡習作自改。具體而言,批語應有針對性,盡量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既要表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也要指出不足。在講評時,一定要面向全體同學,指出共同的進步,加以表揚和鼓勵,還要用委婉的語言說出學生存在的不足,讓學生進行改進。教師應把自改提高到重寫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修改完善看成是更高的起點,使學生作文越寫越快、越寫越好。
四、結束語
經過兩年多的強化訓練,85%的學生可以在35分鐘左右的時間寫出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達到了教學目標。盡管課堂快速作文的實踐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個別學生因快而字跡模糊,少數學生對寫作仍相當吃力,多數學生還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這些都是要強化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榮維東.我國寫作教學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
[2]陸彩萍.基于生態理念的小學作文教學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