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明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數學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要做到預習過程的生活化,數學知識引入形式的生活化,知識講解方法的生活化,知識內容實際運用的生活化,切實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新程改;生活化;小學數學;效率;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2-0081-01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該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當前,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產生了厭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不能把握好學生的心理,一味地將課程強加給學生,就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預習過程的生活化
對于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來說,有效的預習都能為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奠定基礎。想要學好數學,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必須進行預習。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比較抽象,對于初學數學的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會比較困難,教師應該想辦法予以解決。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教材編寫者在編撰教材的過程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做到了盡可能地將數學知識融入實際生活之中,這也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便利。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數學課程的學習,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各種“道具”,對新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比如,在西師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第一課“克、千克、噸”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回到家,利用家中的彈簧秤或電子秤,稱量出課本、書包、文具盒等物體的質量,并準確進行記錄,在課上與其他同學的稱量結果進行對比。另外,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應該嘗試將這些質量換算成其他質量單位。比如通常情況下,家用電子秤的單位是千克,學生應該嘗試將以千克為單位的測量結果換算成克。學生完成測量工作后,教師在課堂上應對學生的預習作業進行仔細的檢查,并做出點評。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又能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印象。這樣的預習方式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它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預習過程,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數學知識引入形式的生活化
對于數學教學而言,課堂上知識的引入方式非常重要。教師如果能夠出色地完成知識的引入,就能夠在課程開始之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初,可以先舉一個與當堂課所學知識有關的生活例子,將生活與所學數學知識聯系起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西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課“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講一個關于自己買東西的實際例子,之后再拿出不同幣值的人民幣讓學生辨識。首先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考查一下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情況,如幣值的大小和人民幣的作用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踴躍回答,把生活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開始本節課的教學,教會學生正確地認識和使用人民幣。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課堂教學更為輕松、有趣。
三、知識講解方法的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的很多知識都是可以直接應用于實際生活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通過課本進行講解,就無法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感到困難。如果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接受起來就會相對容易些。比如,在西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課“認識鐘表”的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運用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告訴學生指針在什么地方,表示什么時間,學生接受起來就會比較困難。教師如果利用鐘表,通過實際演示進行教學,學生接受起來就容易了。新課完成后,再利用鐘表進行鞏固練習,這樣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四、知識內容實際運用的生活化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數學知識的服務對象。教師要明確數學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做到學以致用。學生如果只是懂得用學習的數學知識解題,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不懂得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那么學生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書呆子”。數學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可以列舉一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問題的例子,讓學生領悟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并學會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可以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自然就會提高。
五、結束語
總之,數學教學要實現生活化,就要做到預習過程的生活化,數學知識引入形式的生活化,知識講解方法的生活化,知識內容實際運用的生活化。教師要讓學生更加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騰達.聯系生活進行數學教學有感[J].華夏教師,2013(06).
[2]李滿倉.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