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珠
摘 要:如今,隨著教育改革深入,在中職學校,美術教育也迎來了新發展,作為相關的美術教師,應該重視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掌握,本文以中職美術教育課堂中的美術欣賞為研究方面,在簡明分析了美術教學過程的不足后,進一步提出了提高美術欣賞課教學效率的途徑,希望能為中職學習美術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職業學校;美術教育;美術欣賞課;教學方法
美術欣賞課教學以認識美和評價美為主要的教育特征,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一種基本手段。當前,美術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美術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對美的理解和評價,對美術作品的人文內涵進行深入的探索,以此增強學生對美的認識和運用能力。職業學校中的美術課容易被忽視,當前職業學校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決。
1當前職業學校美術欣賞課教學的不足
其一,教學內容方面的不足。當前,職業學校使用的美術教材,大多是一般師范院校使用的美術教材,或者是普通院校使用的美術欣賞教材。教材中的內容大多是結合普通美術院校的專業教學特點編寫的,并不完全適應職業學校的學生。其二,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不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點,有的學生想學習國畫,有的學生想學習素描,有的學生沒有美術基礎,只想簡單地了解美術。學生學習往往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如果教師不能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綜合的審美教育,便會導致學生僅存的一點學習興趣也消失。此外,學生往往根據自己的興趣隨性學習美術,并沒有充分考慮社會需求和自身素質,這也是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的問題。
2中職學校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教學策略
2.1中職美術欣賞課配合技能課的學習,從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中職學生審美能力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世界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過的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以及“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除美來。”美術作為一種藝術來欣賞,需要感受并體驗美術作品時運用其自身的感知、記憶和經驗等知識,也是一種通過由分析到判斷以獲得對于美術作品的感受和尋求知識的過程。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不僅陶冶了情操,也能夠提升人自身的審美情趣。相較于普通高中生而言,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可能略顯薄弱,理解能力可能也沒有普通高中生強。因此,在中職美術課的授課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時技能方面的訓練,更大程度的提高收的熟練度以及實際操作能力。與此同時,更加需要增設一些欣賞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能夠區分優劣,增強對于美術作品的辨別能力。
相比于著重讓學生“手高”,其前提是“眼高”。使學生通過一些課程的學習時能夠多欣賞、比較、觀察諸多大師及前任的名作,比如:屬于古典風格的安格爾的《泉》;巴比松畫派中的典型——農民畫家米勒的《晚鐘》以及印象派畫家雷諾阿的《包廂》等廣為流傳并為大眾所喜愛且接受的名作,讓學生在一睹大師畫作的風采的同時,也能夠體會大師創作時的激情與意圖。在向大師畫作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應該對畫作進行講解并引領學生如何欣賞畫作,其方向及內涵,比如:安格爾的畫作中,公正的線條、嚴謹的構圖、明晰的色彩以及確切的輪廓;米勒在畫作的表達中質樸、凝重的下筆,充滿著抒情的氛圍;而雷諾阿的作品中,鮮明透亮的色彩,展示出更為明亮的日光和清晰的構圖。欣賞畫作時,首先看到的時畫面中所直觀表現的內容。其次,需要關注畫家表現畫作時的方法,比如構圖、色彩及線條和筆觸,甚至總體的表現形式等。最后,有目的性的對學生審美進行引導,比如在烘托氛圍等方面,與學生一起探討推測作品的內容及含義,推測作家想要向大眾表達的意圖,深入了解畫家的內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力。
2.2幫助學生拓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造能力對于美術學科來說尤為重要,只有有了創造力,才能有通過美術來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相較于其他學科的教育功能,在美術學科中,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創造能力尤為顯著。在教授美術的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通過自己獨特的美術語言表達自己或對事物或對其他的感受,運用手中的筆將腦海中的虛幻形象變為可視形象。欣賞課則是培養學生能夠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基本的繪畫技能投入到美術創作中去。對于很多院校來說,只單純片面的追求中職美術教學的升學率,注重技藝多于培養學生審美力,引起一些弊端,會使學生的作品風格單一、千篇一律。比如,在高考前教授色彩的課程時,讓學生對于色彩的瓶瓶罐罐以及瓜果蔬菜、色調的運用,甚至畫一個水果用幾筆等都如同背數學公式一般要求死記硬背。通過死記硬背,可能會有一些短時間的效果,但最終會導致學生缺乏想象力、觀察力及創造力,沒有了自身的審美,之后很難有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與最初藝術教學的原則背道而馳。
開設欣賞課,要注重學生的個性表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主體,具有其不同的個性。比如,在講授我國老一輩著名畫家的名作時,其對傳統畫作的思維和創新,也應引入西方各流派藝術的風格及特點,進行有機結合,融合具象、抽象;或者結合西方古典繪畫和中國傳統繪畫的審美原則與方向;或引野獸派的強烈色彩于中國山水畫中;亦或在講解近代傳統中國美術的形式時,創造出現代風格與傳統國畫特點共存的現代中國畫,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的探索精神以及富有進取意識的學習精神,使學生既對大師的名作進行學習,又能培養自身獨特的個性,更好的鼓勵學生積極創新,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及創新能力,能夠在創作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并付之筆下。
3結束語
綜上,以中職學習美術欣賞課堂為教學內容,本文進行了幾方面有效分析,在此過程中相關教師更要不斷利用有效策略,積極討論與實踐,以此激發學生熱情,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參考文獻:
[1]龔雪娟.中職美術欣賞課中審美素質教育的落實[J].美術教育研究,2016,(12):125.
[2]滕競春.中職美術欣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08):137.
[3]吳博,陸淑娟.中職中專美術欣賞課程教學體會[J].藝海,2007,(04):129-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