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佳音+陳新江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高職高專院校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索了思維導圖及思維導圖軟件NovaMind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職高專;生物化學;思維導圖;NovaMind
生物化學屬于醫藥生物行業的一門專業平臺課,很多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比如醫學、藥學、生物、化學等制藥專業以及食品各專業。目前,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就生物化學課程本身來說,其知識內容龐雜,導致學生易產生畏難情緒。而高職高專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習能力弱,導致很多學生原本想學、愿學,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無從下手,花了很多時間,學習效果卻并不理想,產生不成功的消極情緒體驗而失去學習興趣,需要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興趣,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二、本校專業課程采用大班化教學,學生多、內容多、課時少,導致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交流時間較少,老師無法很好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學分離現象較為嚴重。
思維導圖目前已經在歐美、亞洲等眾多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諸多學校的教授眼中,思維導圖已經成為一種得力的教學工具[1],能夠極大地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總結,有效地幫助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它對于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也有巨大幫助[2]。在國內,思維導圖在高校、中小學,也正在被教師和學生逐漸應用到教學和學習,促進著教學模式的變革。
1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目的
1.1 培養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工具,其優勢在于將龐雜的生物化學知識有序地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并以圖像的形式呈現給大腦,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增強理解和記憶,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提高興趣。思維導圖的實質是一種可以把書“讀薄”的有效總結和歸納工具。大量龐雜的知識被濃縮成幾張導圖,一目了然,節省了大量復習時間,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1.2 培養創作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善用左右腦的功能,顏色、圖像、符號的使用,不但可以促進記憶、增強創造力的培養,而且可以讓學習更輕松、有趣,且具有個人特色及多面性[3]。思維導圖促使學生主動并積極參與到思維導圖的制作、交流、改進中。學生創作思維導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主動建構、梳理知識的過程,學生能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興趣[1]。
1.3 加強溝通交流,提升教學效果
思維導圖促使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任務,教師通過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能夠更好地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加強了教學的針對性。此外,通過集體制作思維導圖,促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加強了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減少了學生玩手機的時間,進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在交流和討論過程中,不僅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2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2.1 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
在開課之初,向學生講述多個有代表性的思維導圖應用案例,讓他們明白制作思維導圖的目的和意義,建立好感,激發興趣。然后通過教師演示,學生上機操作、練習,掌握思維導圖軟件NovaMind的使用。在課堂上,先由教師展示并講解精選的思維導圖案例,引導學生如何制作思維導圖,然后選擇合適教學內容,學生以組為單位,集體討論共同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老師在課堂上展示學生小組作品,指出不足之處。最后學生以個人為單位,獨立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引導學生最終掌握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
2.2 將思維導圖應用到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中
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畫出思維導圖。上課時,以思維導圖替代課堂筆記,對思維導圖進行修改完善,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實行“雙結合”,老師采用思維導圖制作軟件Novamind將思維導圖與PPT充分結合起來教學,發揮兩種教學工具的整體優勢。課后,學生用NovaMind軟件制作思維導圖作品,作為復習的參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3 引入獎勵機制
采取多樣化抽查方式,定期對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抽查,將抽查得到的思維導圖作品采用討論、投票等方式進行評比,由教師選取典型案例進行剖析,同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評比結果和過程記錄納入平時成績的考核中,督促每個學生認真完成自己的思維導圖,同時對優秀作品給予獎勵,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實現思維導圖的常態化教學。
3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體會
思維導圖既是一種輔助的教學工具,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工具,不僅能夠讓老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教學節奏,還能幫助學生梳理龐雜的生物化學知識,有助于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成績,但如果想要真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需要一個過程,即學習習慣的養成。
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本身學習能力比較弱,接受新方法的速度慢,采用思維導圖主動構建、梳理知識,最后用NovaMind軟件生成思維導圖,工作量還是挺大的,對于部分剛接觸這個方法的學生來說,因為不熟練,所以耗費的時間會比較多,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可能會有一些不習慣,有一些困難,所謂萬事開頭難。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的積極探索和嘗試,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認識思維導圖制作的意義和目的,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只有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才有可能克服學習困難,從而發揮出該工具真正的作用,最后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另外,要想恰如其分地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課堂,那就必須做好課前預習、知識梳理、化難為易、精練精講、分層作業[4]。需要加強思維導圖應用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使學生最終能夠輕松用好思維導圖這個學習工具,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不習慣為習慣,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鄭路.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
[2]江永南,張健泓,王林.思維導圖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07(1): 87-89.
[3]陳云輝,謝百治,趙麗生.思維導圖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6,1(20):10-12.
[4]沈建強.思維導圖在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基礎[J].浙江教育科學,2009,15(6):47-49.
[責任編輯:田吉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