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 要】近年來,隨著商業銀行股改完成及陸續上市,商業銀行貸后管理的范圍、形式和內涵都發生了比較深刻的變化,但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在貸后管理工作的管理思維、制度建設、人員配備、后臺支持等方面卻呈現滯后性,導致貸后管理工作普遍比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本文對當期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針對性的提出了若干思考。
【關鍵詞】商業銀行;貸后管理;思考
一、貸后管理釋義
貸后管理是指“從貸款發放或其他信貸業務發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結束的全過程的信貸管理”。包括貸款跟蹤檢查、信貸風險預警、本息回收、展期、不良信貸資產處置以及信貸檔案管理等諸多內容。良好的貸后管理不僅有利于對客戶風險識別和風險化解,而且對對客戶價值挖掘和客戶維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貸后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重貸輕管”思維普遍存在
受商業銀行考核壓力等因素影響,各行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將工作重心放在存、貸規模的擴張上,而對貸后管理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未能將貸后管理視作信貸業務管理的一個必要流程來對待。部分從業人員認為,只要客戶不出風險,貸后管理可有可無。還有部分從業人員甚至將貸后管理工作看作應付監管、檢查的需要,對貸后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導致 “重貸輕管”的思維邏輯普遍存在。
(二)制度建設不足
長期以來,商業銀行的貸后管理制度建設不足,在很多情況下,還停留在一般要求層面,缺乏相應的可操作性,導致客戶經理在制度的遵循性方面存在一定困難。以小企業信貸客戶貸后管理為例,一方面,小企業貸后管理在財務報表、評級授信、信貸檢查要求等方面有明顯的大中型貸后管理痕跡,要求過于死板,實際執行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部分創新產品的貸后管理與現有的貸后管理制度脫節,導致在實際造作中缺乏統一的可適用性的制度標準。
(三)人員配置不到位
當前,雖然大部分銀行都配備了貸后管理崗,并在崗位角色的兼容性設置上實現了貸后管理崗與客戶經理崗的分離,但從實際操作上來看,由于缺乏有效的專業人員配置及責任約束,導致商業銀行的貸后管理工作主要由客戶經理承擔。出于業績考慮,客戶經理在實際工作中一般將主要精力放在客戶營銷層面,因此,在與職能管理部門聯動進行貸后管理時,往往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從而致使貸后管理的作用大打折扣。
(四)后臺支持力度不夠
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推廣運用,不僅深刻改變現代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對貸后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內涵,貸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集約化、智能化、自動化是貸后管理工作的重要趨勢。而當前,不少商業銀行的貸后管理工作往往以線下為主,受人力、物力、時間、距離等因素的制約,貸后管理往往出現信息獲取不充分、整合程度不集中、渠道流轉不通暢等問題,未能有效發揮出貸后管理工作的功能。
三、改進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組織架構已經逐漸建立和完善,但在貸后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操作方面,還存在著諸多需要改善的領域和環節,還不能有效適應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要求,需要從制度設計、后臺支持等諸多方面進行多層次、全方位、多領域的改進,努力實現貸后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常態化、均衡化,切實有效發揮貸后管理工作在信貸業務管理中的風險識別、風險預防以及風險化解的功能,不斷增強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一是要轉變思維模式,正確認識貸后管理的作用
在利率市場化、融資脫媒化的大背景下,銀行各從業人員尤其是信貸管理人員應轉變觀念,積極扭轉“重貸輕管”的思維邏輯,進一步提升對貸后管理的認識,要將貸后管理工作作為信貸業務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個流程和環節去抓,努力發揮出貸后管理的預警提示和風險識別功能、客戶潛力開發和價值挖掘功能、客戶維護和客戶拓展功能、風險控制及風險化解功能,在客戶營銷與貸后管理方面努力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二是要逐步建立并完善貸后管理制度體系
各商業銀行應結合業務和地區發展實際,制定層次分明、覆蓋面廣、適用性強的貸后管理制度體系。一是要根據不同業務的具體特點,要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分別建立適用于集團客戶、小企業、個貸客戶等不同性質客戶的貸后管理制度,確保制度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對現有的貸后管理制度與各產品的貸后要求進行有效整合并及時更新,確保制度明晰可查;三是要在與客戶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將貸后管理的若干要求嵌入合同,并明確激勵約束措施,提高客戶主動配合我行貸后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要均衡貸后管理中職能部門與基層行的分工協作
貸后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系統內客戶經理、支行、職能管理部門以及后臺技術部門的密切協作,共同完成。因此,業務發展中要均衡貸后管理中職能部門與基層客戶經理的分工協作。管理職能部門一方面應對支行的貸后管理人員進行有效配置,提升其履崗能力;另一方面,則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以及不同客戶群體進行統一集中管理,協助、指導支行貸后開展管理工作。支行內部則要按照相關業務規定,嚴格執行崗位設置要求,均衡客戶經理與貸后人員的工作量,積極同管理部門進行協同聯動,從而有效提升貸后管理水平。
四是要加強后臺系統支持
強大的后臺系統支持是提升貸后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在此方面,一是要加大對統一貸后管理平臺的建設和研發。通過系統的流程設置,將貸后管理規定動作轉化為系統申報操作的必要環節,確保動作執行到位;二是要拓展數據接口。一方面,要逐步完善系統數據與工商、司法、人行征信、稅務、電力等部門的數據對接,及時獲取客戶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則要打通公私界限、區域管理界限,實現信息數據在銀行內部的高度共享;三是要強化大數據技術在貸后管理工作中的運用。通過對問題客戶的分析統計,總結提煉敏感性較強的預警指標,構建有效的客戶預警模型,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完善系統的自動觸發和主動提示功能,挖掘可疑線索,實現客戶風險的線上識別,有效提升貸后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